8字筋構件加工機,包括底座、龍門架和液壓組,底座頂部開設矩形下壓孔,底座上安裝龍門架,矩形下壓孔的長邊兩側分別安裝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矩形下壓孔的短邊兩側分別安裝導向液壓千斤頂,每個導向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上安裝連接板,連接板下端安裝板狀的承載板,承載板上部安裝擋塊,龍門架頂部中央安裝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一次性由矩形坯件彎折成型,簡化操作步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占據空間小,生產過程所需放置面積要求低,便于在8字筋使用的一線進行直接生產,增加工作效率,節約工作成本;8字型形坯件成型后,無需移動位置即可進行下不工作,有效避免因搬運和從新放置所帶來的不準確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一種機械加工裝置,具體的說是8字筋構件加工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8字筋構件的方法是,先將鋼條彎折成矩形坯件,將成型的再矩形坯件通 過一臺機器使矩形坯件中部受力彎折成8字型形坯件,再通過另一臺機器使8字型形坯件中心受力彎折成V型。在矩形坯件壓制成型過程中,需要兩臺機器至少兩步進行彎折,彎折成型復雜。兩臺機器占用空間較大,大約需要18平方米,生產過程需要大面積放置設備;力口工好的8字型形坯件再進入第二臺機器時位置需要調整已達到最佳彎折效果,向第二臺機器放置過程耗時耗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8字筋構件加工機,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8字筋構件加工機,包括底座、龍門架和液壓組,底座頂部開設矩形下壓孔,底座上安裝龍門架,矩形下壓孔的長邊兩側分別安裝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的缸體固定在底座上,兩個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相對,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上安裝橫向形變夾具,矩形下壓孔的短邊兩側分別安裝導向液壓千斤頂,導向液壓千斤頂的缸體固定在底座上,兩個導向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相對,每個導向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上安裝連接板,連接板垂直于導向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連接板下端安裝板狀的承載板,承載板上部安裝擋塊,龍門架頂部中央安裝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的缸體固定安裝在龍門架上,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垂直向下,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上安裝縱向夾具,液壓站通過路由與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導向液壓千斤頂、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連接。為了進一步實現本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的龍門架頂部安裝兩個限位液壓千斤頂,限位液壓千斤頂在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的兩側,限位液壓千斤頂的缸體固定安裝在龍門架上,限位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垂直向下,每個限位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上安裝蓋板。所述的每個橫向形變夾具壓緊面上開設水平凹槽。所述的縱向夾具的底面開設橫向凹槽。所述的矩形下壓孔的長邊兩側設置導向槽,承載板側邊與導向槽相配合。所述的液壓組包括控制箱、油泵和液壓分配器,控制箱安裝在龍門架的側面,油泵安裝在底座的底部,液壓分配器安裝在底座的角上。本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本技術能夠一次性由矩形坯件彎折成型,簡化操作步驟,一個工人即可獨立操作完成;本技術占據空間小,生產過程所需放置面積要求低,僅需要4平方米,便于在8字筋使用的一線進行直接生產,生產的8字筋第一時間使用,減少運輸過程的時間和費用,增加工作效率,節約工作成本;8字型形坯件成型后,無需移動位置即可進行下不工作,有效避免因搬運和從新放置所帶來的不準確的問題;在矩形坯件彎折過程中,通過導向液壓千斤頂能夠精確定位壓縮過程的矩形坯件兩邊行程,實現加工成型的8字筋形狀統ー,規格一致。本技術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簡便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示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沿圖2A-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沿圖2B-B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龍門架2蓋板3導向液壓千斤頂4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5限位液 壓千斤頂6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7橫向凹槽8縱向夾具9連接板10液壓分配器11矩形下壓孔12擋塊13導向槽14底座15油泵16控制箱17橫向形變夾具18水平凹槽19承載板。具體實施方式8字筋構件加工機,如圖I所示,包括底座14、龍門架I和液壓組,如圖3、圖4和圖5所示,底座14頂部開設矩形下壓孔11,底座14上安裝龍門架I。如圖I和圖2所示,矩形下壓孔11的長邊兩側分別安裝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缸體固定在底座14上,兩個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活塞桿相對,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活塞桿上安裝橫向形變夾具17。如圖4所示,所述的每個橫向形變夾具17壓緊面上開設水平凹槽18,矩形坯件的短邊卡在水平凹槽18內,避免彎折過程中上下滑動。如圖2和圖3所示,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同步壓緊或松開,能夠實現將矩形坯件壓制成8字型形坯件。矩形下壓孔11的短邊兩側分別安裝導向液壓千斤頂3,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缸體固定在底座14上,兩個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相対,每個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上安裝連接板9,連接板9垂直于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連接板9下端安裝板狀的承載板19,承載板19上部安裝擋塊12。兩個承載板19上放置矩形坯件,在壓制過程起到支撐作用。如圖5所示,所述的矩形下壓孔11的長邊兩側設置導向槽13,承載板19側邊與導向槽13相配合,承載板19能夠沿導向槽13水平滑動,承載板19的睡著方向的受カ分散至底座14上,有效減小導向液壓千斤頂3活塞桿的受力,能夠提高導向液壓千斤頂3使用壽命。龍門架I頂部中央安裝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缸體固定安裝在龍門架I上,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活塞桿垂直向下,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活塞桿上安裝縱向夾具8。如圖4所示,所述的縱向夾具8的底面開設橫向凹槽7,8字型形坯件的中心被開在橫向凹槽7內,防止8字型形坯件前后滑動??v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將8字型形坯件壓折成V型。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的龍門架I頂部安裝兩個限位液壓千斤頂5,限位液壓千斤頂5在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兩側,限位液壓千斤頂5的缸體固定安裝在龍門架I上,限位液壓千斤頂5的活塞桿垂直向下,每個限位液壓千斤頂5的活塞桿上安裝蓋板2。液壓站通過路由與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導向液壓千斤頂3、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限位液壓千斤頂5連接。通過蓋板2將加工エ件緊緊地固定在承載板19上,能夠保證彎折過程的順利進行。如圖所示,所述的液壓組包括控制箱16、油泵15和液壓分配器10,控制箱16安裝在龍門架I的側面,控制箱16的高度與人體的胸ロ的高度持平,便于人們操作;油泵15安裝在底座14的底部,不僅能有效利用空間,油泵的重量降低本技術的重心,保證使用過程更加穩定;液壓分配器10安裝在底座14的角上,在這個位置不僅不影響工作,而且距離各個液壓千斤頂的位置較近,分配油的過程反應快,實現即時控制。本技術的運行過程為首先將已經加工好的矩形坯件放置在兩個承載板19上。再通過兩個限位液壓千斤頂5將蓋板2下降,直至將矩形坯件壓??;啟動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使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活塞桿同時相對運動,同時通過導向液壓千斤頂3啟動,使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也同時相對運動,矩形坯件收到水平的前后的力,在擋塊12的阻擋下,矩形坯件發生形變成8字型形坯件。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收回,啟動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活塞桿向下運動,將8字型形坯件中心壓入矩形下壓孔11內,8字型形坯件被彎折成V型,制成8字筋構件。通過本技術能夠一次性由矩形坯件彎折成型,簡化操作步驟,一個工人即可獨立操作完成;本技術占據空間 小,僅需要4平方米,生產過程所需放置面積要求低,便于在8字筋使用的一線進行直接生產,生產的8字筋第一時間使用,減少運輸過程的時間和費用,增加工作效率,節約工作成本;8字型形坯件成型后,無需移動位置即可進行下不工作,有效避免因搬運和從新放置所帶來的不準確的問題;在矩形坯件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8字筋構件加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龍門架(1)和液壓組,底座(14)頂部開設矩形下壓孔(11),底座(14)上安裝龍門架(1),矩形下壓孔(11)的長邊兩側分別安裝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缸體固定在底座(14)上,兩個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活塞桿相對,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活塞桿上安裝橫向形變夾具(17),矩形下壓孔(11)的短邊兩側分別安裝導向液壓千斤頂(3),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缸體固定在底座(14)上,兩個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相對,每個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上安裝連接板(9),連接板(9)垂直于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連接板(9)下端安裝板狀的承載板(19),承載板(19)上部安裝擋塊(12),龍門架(1)頂部中央安裝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缸體固定安裝在龍門架(1)上,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活塞桿垂直向下,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活塞桿上安裝縱向夾具(8),液壓站通過路由與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導向液壓千斤頂(3)、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8字筋構件加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龍門架(I)和液壓組,底座(14)頂部開設矩形下壓孔(11),底座(14)上安裝龍門架(1),矩形下壓孔(11)的長邊兩側分別安裝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 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缸體固定在底座(14)上,兩個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活塞桿相對,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的活塞桿上安裝橫向形變夾具(17),矩形下壓孔(11)的短邊兩側分別安裝導向液壓千斤頂(3),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缸體固定在底座(14)上,兩個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相対,每個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上安裝連接板(9),連接板(9)垂 直于導向液壓千斤頂(3)的活塞桿,連接板(9)下端安裝板狀的承載板(19),承載板(19)上部安裝擋塊(12),龍門架(I)頂部中央安裝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缸體固定安裝在龍門架(I)上,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活塞桿垂直向下,縱向形變液壓千斤頂(6)的活塞桿上安裝縱向夾具(8),液壓站通過路由與橫向形變液壓千斤頂(4)、導向液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登玉,李濤,涂俊柱,郭紀華,王志遠,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四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