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卷圓裝置,包括主輪軸、套筒座和保護架;所述主輪軸的一端用于與拆柱機的調心卡盤連接,另一端套設在所述套筒座內,所述套筒座用于與拆柱機的夾緊裝置連接;所述保護架包括底座板和防護板,所述底座板用于與拆柱機連接,所述防護板垂直設置在所述底座板上且平行于所述主輪軸,所述防護板設置在所述主輪軸的一側,所述防護板上部用于搭載待卷圓工件。當拆柱機的調心卡盤轉動時,將帶動與調心卡盤連接的主輪軸轉動,位于主輪軸一側的防護板上部搭載的待卷圓工件與轉動的主輪軸接觸,則待卷圓工件便隨著主輪軸的轉動而完成卷圓工作,實現(xiàn)機械式卷圓,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卷圓作業(yè)的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卷圓裝置
本技術涉及機械裝置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卷圓裝置。
技術介紹
在一些工業(yè)、礦業(yè)企業(yè)的現(xiàn)實工作中,會在日常維修方面需要具有開口的金屬環(huán)狀結構材料。然而當前缺少具有開口的金屬環(huán)狀結構材料的供應商,出現(xiàn)供貨短缺及供貨周期長的缺點,嚴重影響日常維修的進度與效率。現(xiàn)有技術主要是通過人工卷圓的方式來供應日常維修方面的需求,但人工卷圓因待卷圓工件的硬度大增加了卷圓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人工卷圓效率低,不能滿足當前生產維修的需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卷圓裝置,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工人勞動強度大,卷圓效率低的問題。本技術提供的卷圓裝置,包括主輪軸、套筒座和保護架;所述主輪軸的一端用于與拆柱機的調心卡盤連接·,另一端套設在所述套筒座內,所述套筒座用于與拆柱機的夾緊裝置連接;所述保護架包括底座板和防護板,所述底座板用于與拆柱機連接,所述防護板垂直設置在所述底座板上且平行于所述主輪軸,所述防護板設置在所述主輪軸的一側,所述防護板上部用于搭載待卷圓工件。如上所述的卷圓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保護架還包括滑桿、滑套和待卷圓工件導向套,所述滑桿水平設置在所述防護板上部且平行于所述主輪軸,所述滑套套設在滑桿上,所述待卷圓工件導向套設置在所述滑套上且垂直于所述滑套的軸線。如上所述的卷圓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主輪軸與所述套筒座連接的一端具有用于卡設待卷圓工件頭部的斜凹槽。如上所述的卷圓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防護板上部的兩側設置有側護板。如上所述的卷圓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套筒座包括圓筒和圓盤,所述圓筒與所述圓盤的一端連接,所述圓盤用于與拆柱機的夾緊裝置連接。如上所述的卷圓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主輪軸與所述調心卡盤連接的一端設置有輪盤,所述輪盤用于與拆柱機的調心卡盤連接。本技術提供的卷圓裝置,通過拆柱機與卷圓裝置的配合,主輪軸與拆柱機的調心卡盤連接,另一端通過套筒座與拆柱機的夾緊裝置連接,保護架的底座板固定于拆柱機上,保護架上的防護板垂直設置在保護架的底座板上,并且防護板平行于主輪軸,防護板上部搭載待卷圓工件,當拆柱機的調心卡盤轉動時,將帶動與調心卡盤連接的主輪軸轉動, 位于主輪軸一側的防護板上部搭載的待卷圓工件與轉動的主輪軸接觸,則待卷圓工件便隨著主輪軸的轉動而完成卷圓工作,實現(xiàn)機械式卷圓,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卷圓作業(yè)的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中的主輪軸與套筒座的裝配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中保護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與卷圓裝置配合使用的拆柱機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中的主輪軸與套筒座的裝配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中保護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與卷圓裝置配合使用的拆柱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廣圖3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包括主輪軸I、套筒座2和保護架3 ;主輪軸I的一端用于與拆柱機4的調心卡盤41連接,另一端套設在套筒座2內,套筒座2用于與拆柱機4的夾緊裝置42連接。保護架3包括底座板31和防護板32,底座板 31用于與拆柱機4連接,防護板32垂直設置在底座板31上且平行于主輪軸1,防護板32 設置在主輪軸I的一側,防護板32上部用于搭載待卷圓工件。在實際應用中,上述卷圓裝置中的主輪軸I可以是一個柱狀輪軸,也可以是外表面為柱形的管狀的其他輪軸。防護架3的防護板32可以是矩形鋼板,也可以是其他形狀的鋼板,其中防護板32的上部用于搭載待卷圓工件,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搭載待卷圓工件,具體地,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在防護板32的上側挖去部分面積,形成搭載卷圓工件的滑道,也可以直接搭載在防護板32上。在具體的卷圓過程中,主輪軸I與拆柱機4的調心卡盤41連接,套筒座2與拆柱機 4的夾緊裝置42連接,保護架3的底座板31固定于拆柱機4上,并且保護架3的防護板32 垂直設置在底座板31上且平行于主輪軸1,待卷圓工件搭載在保護架3的防護板32上,, 待卷圓工件垂直穿過防護板32與主輪軸I接觸,當拆柱機啟動時,調心卡盤便隨著轉動,而主輪軸也隨調心卡盤轉動,從而與主輪軸I接觸的待卷圓工件在拆柱機4的轉動力的作用下纏繞在主輪軸上,從而實現(xiàn)機械卷圓。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通過拆柱機4與卷圓裝置的配合,主輪軸I與拆柱機4的調心卡盤41連接,另一端通過套筒座2與拆柱機4的夾緊裝置42連接,保護架 3的底座板31固定于拆柱機4上,保護架3上的防護板32垂直設置在保護架3的底座板 31上,并且防護板32平行于主輪軸1,防護板32上部搭載待卷圓工件,當拆柱機4的調心卡盤41轉動時,將帶動與調心卡盤41連接的主輪軸I轉動,位于主輪軸I 一側的防護板32 上部搭載的待卷圓工件與轉動的主輪軸I接觸,則待卷圓工件便隨著主輪軸I的轉動而完成卷圓工作,實現(xiàn)機械式卷圓,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卷圓作業(yè)的效率。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具體地,保護架3還包括滑桿33、滑套34和待卷圓工件導向套35,滑桿33水平設置在防護板32上部且平行于主輪軸1,滑套34套設在滑桿33上, 待卷圓工件導向套35設置在滑套34上且垂直于滑套34的軸線。在實際應用中,保護架3的滑桿33與滑套34配合在滑桿33上滑動,滑桿33可以是圓柱形也可以是方柱形,但與滑桿33配合的滑套34 —定要與滑桿33的形狀相適應。導向套35設置在滑套中上且垂直于滑套的軸線,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有多種,可以焊接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連接。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通過滑套34在滑桿33上滑動,從而連接在滑套34上的待卷圓工件導向套34也是可以滑動的,實現(xiàn)了在卷圓過程中工件在滑桿33上的定向移動,而且減少了工件與滑桿的摩擦,而設置在滑套34上的導向套34起到導向的作用,同時也對有一定彎曲程度的工件有矯正作用。優(yōu)選地,在本技術實施例中,主輪軸I與套筒座2連接的一端具有用于卡設待卷圓工件頭部的斜凹槽11。在實際應用中,卡設待卷圓工件頭部的為斜凹槽11結構,上述斜凹槽11結構還可以為任意形狀的凹槽結構,例如矩形凹槽。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通過將主輪軸I的一端設有斜凹槽11,可用于卡設待卷圓工件頭部,另外,在完成卷圓工作后,斜凹槽11結構還能方便在主輪軸I上取下已完成卷圓的工件。具體地,在本技術實施例中,防護板32上部的兩側設置有側護板36。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通過防護板32上部的側護板36防止工件滑出滑桿33,同時對于卷圓裝置也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在本技術提供的卷圓裝置中,套筒座2包括圓筒21和圓盤22,圓筒21與圓盤 22的一端連接,圓盤22用于與拆柱機4的夾緊裝置42連接。在實際應用中,套筒座2中的圓筒21與圓盤22為固定連接,其中圓盤22與拆柱機4的夾緊裝置42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焊接或螺紋連接,本技術在此不作特別限制。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卷圓裝置,通過套筒座2中的圓盤22與拆柱機4的夾緊裝置42連接,用于固定套筒座2,加強卷圓裝置的穩(wěn)定性。在本技術提供的卷圓裝置中,主輪軸I與調心卡盤41連接的一端設置有輪盤 12,輪盤12用于與拆柱機4的調心卡盤41連接。在具體實現(xiàn)過程中,主輪軸I 一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卷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輪軸、套筒座和保護架;所述主輪軸的一端用于與拆柱機的調心卡盤連接,另一端套設在所述套筒座內,所述套筒座用于與拆柱機的夾緊裝置連接;所述保護架包括底座板和防護板,所述底座板用于與拆柱機連接,所述防護板垂直設置在所述底座板上且平行于所述主輪軸,所述防護板設置在所述主輪軸的一側,所述防護板上部用于搭載待卷圓工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坤倫,宋禮梅,李光,段永繼,
申請(專利權)人:淮南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