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噴粉裝置及玻璃噴粉機,只能通過高壓氣流攜載粉料不能進行混粉的不足,提供一種噴粉裝置及設置有該噴粉裝置的玻璃噴粉機,該噴粉裝置包括噴粉罐本體及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上設置有噴粉罐進粉口和噴粉罐出粉口,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最少為兩個,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為多個,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和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錯列設置,由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采用本結構,無需專門的混粉裝置,簡化了設備的結構,提高了噴粉的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噴粉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玻璃噴粉機。
技術介紹
玻璃生產中為避免玻璃表面發霉,采用玻璃噴粉機對玻璃表面進行噴粉。現有的玻璃噴粉機,如專利號為200820218263. X、名稱為玻璃噴粉機的中國技術,其噴粉裝置由連接空壓機的文丘里管和連接噴嘴的分配器組成,采用此種結構的噴粉裝置,文丘里管的作用是利用空壓機發出的高壓氣流攜載防霉粉,使防霉粉形成帶有一定壓力的氣流進入到分配器中,由分配器通過噴嘴將粉料噴在玻璃表面,所以需要有專門的調粉裝置進行調粉,使得設備結構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噴粉裝置只能通過高壓氣流攜載粉料不能進行混粉的不足,提供一種不僅能使粉料形成具有一定壓力的氣流且能將粉料混合均勻的噴粉裝置及玻璃噴粉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第一種,提供一種噴粉裝置,包括噴粉罐本體及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上設置有噴粉罐進粉口和噴粉罐出粉口,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最少為兩個,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為多個,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和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錯列設置,由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由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與噴粉管相連通;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由高壓氣流源、文丘里管及細管組成,所述的細管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筒端蓋上并與所述的高壓氣流源的出氣管道相連通,調粉器入口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筒段,所述的細管的另一端超出所述的調粉器入口設置,調粉器出粉管與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錐形擴散段相連通,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通過所述的調粉器出粉管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所述的細管與所述的文丘里管同軸設置,所述的調粉器入口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筒的筒頂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的容積大于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容積;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一字型排列設置在所述噴粉罐本體的底部,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設置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的頂部或兩端。第二種方案是,提供一種玻璃噴粉機,包括粉料定量供給裝置、控制給粉的電控系統及噴粉裝置,所述的噴粉裝置包括噴粉罐本體及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上設置有噴粉罐進粉口和噴粉罐出粉口,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最少為兩個,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為多個,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和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錯列設置,由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由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與噴粉管相連通,所述的調粉器入口與所述的粉料定量供給裝置的出粉口相連通;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由高壓氣流源、文丘里管及細管組成,所述的細管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筒端蓋上并與所述的高壓氣流源的出氣管道相連通,調粉器入口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筒段,所述的細管的另一端超出所述的調粉器入口設置,調粉器出粉管與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錐形擴散段相連通,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通過所述的調粉器出粉管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所述的粉料定量供給裝置包括兩端密封的筒體、同軸設置在筒體內的主軸及帶動所述主軸轉動的動力裝置,所述的筒體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主軸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的進料口和所述的出料口均設置在所述筒體的與所述的外螺紋相對應的部位,所述外螺紋的外圓周表面與所述的筒體的內圓周表面設置有間隙S,所述的間隙S小于等于1_,所述的動力裝置的電機為步進電機;所述的細管與所述的文丘里管同軸設置,所述的調粉器入口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圓筒的筒頂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的容積大于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容積,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一字型排列設置在所述噴粉罐本體的底部,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設置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的頂部或兩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術的噴粉裝置的粉料進口成對設置在噴粉裝置的噴粉罐本體上,粉料出口與粉料進口錯開設置,所以帶有一定壓力的粉料氣流進入到噴粉罐罐體中時產生對流效應,對流的氣流將粉料混合均勻,所以無需專門的混粉裝置,簡化了設備的結構,提高了噴粉的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噴粉裝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玻璃噴粉機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向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粉料桶2-電機3-主軸4-出料口 5-筒體6-進料口 7_粉料輸送管道10-調粉器入口 11-分界面12-調粉器出粉管13-細管14-圓筒端蓋15-負壓區16-文丘里管 17-圓筒段 18-細管出口 19-圓錐形擴散段 20-細管進口21-壓縮空氣22-粉料23-噴粉罐本體24-噴粉管25-噴粉罐進粉口 26-噴粉罐出粉口 40-粉料定量供給裝置50-調粉器60-噴粉裝置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如圖1-3所示,本技術的噴粉裝置包括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噴粉罐本體23和與噴粉罐本體相連通的噴粉管24,在噴粉罐本體23上設置至少兩個噴粉罐進粉口 25,與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的出料口相連通。在噴粉罐本體23上還設置有若干噴粉罐出粉口 26,分別與噴粉管24相連通。噴粉罐進粉口 25要分散設置在噴粉罐本體23上,以便使進入噴粉罐本體23內的氣體形成對流,使粉料22在噴粉罐本體內進行充分混合。設計時避免噴粉罐出粉口 26和噴粉罐入粉口 25正對設置,防止粉料直接從與噴粉罐入粉口 25相對的噴粉罐出粉口 26噴出,造成粉料氣流不能形成對流,影響混粉的均勻性,或者使得粉料直接從噴粉罐入粉口經噴粉罐出粉口噴粉,造成噴粉不均勻。為了使得噴出的粉料更為均勻地噴在玻璃表面,噴粉罐出粉口 26—字型設置在噴粉罐本體上,且間距相等。本技術優選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是由高壓氣流供給裝置、文丘里管16及設置在文丘里管16內的細管13組成的調粉器50,在調粉器50內粉料進行初步混合并形成高壓高速粉料氣流。細管13通過其一端固定設置在圓筒端蓋14上,最好與文丘里管16同軸設置,細管13的長度以不妨礙文丘里管16出粉口出粉為宜。調粉器入口 10設置在圓筒段17上,細管出口 18超出調粉器入口 10設置。作為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的出料口的調粉器出粉管12與圓錐形擴散段19相連通。高壓氣流供給裝置優選空壓機。調粉器出粉管12以成對設置為宜,這樣可在噴粉罐本體中形成對流的氣流,有助于粉料混合均勻。最好調粉器出粉管12為兩個,自調粉器出粉管12的出口端分叉設置,這·樣從兩個調粉器出粉管12送出的氣體在噴粉罐本體內行成對流,更易使粉料混合均勻。該噴粉罐本體23為一容積大于文丘里管16容積的腔體,這樣設置的目的是使高壓粉料氣流從調粉器出粉管進入到噴粉罐內后,從一個狹窄的空間進入到一個寬闊的空間,使得對流的氣流充分流動,對粉料進行充分混合。采用本技術結構的噴粉裝置,由于調粉器的粉料入口設置在文丘里管的圓筒段上,且細管設置在文丘里管的圓筒端蓋上,當高壓氣流由細管進入到文丘里管內時,在文丘里管內形成負壓區15,粉料不僅變成高壓粉料氣流且得到初步混合;又由于噴粉罐具有兩個粉料入口,使得進入到噴粉罐內的高壓粉料氣流在噴粉罐內產生對流,使粉料得到進一步混合,在輸送和分配粉料時粉料得到了充分地混合,所以無需專門的混粉裝置,使得玻璃噴粉機結構簡單,效率高。本技術的噴粉機的粉料定量供給裝置優選如下結構包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噴粉裝置,包括噴粉罐本體(23)及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23)上設置有噴粉罐進粉口(25)和噴粉罐出粉口(26),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25)最少為兩個,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26)為多個,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和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錯列設置,由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由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與噴粉管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噴粉裝置,包括噴粉罐本體(23)及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23)上設置有噴粉罐進粉口(25)和噴粉罐出粉口(26),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25)最少為兩個,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26)為多個,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和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錯列設置,由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由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與噴粉管相連通。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噴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由高壓氣流源、文丘里管(16)及細管(13)組成,所述的細管(13)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16)的圓筒端蓋(14)上并與所述的高壓氣流源的出氣管道相連通,調粉器入口(10)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16)的圓筒段(17),所述的細管(13)的另一端超出所述的調粉器入口(10)設置,調粉器出粉管(12)與所述的文丘里管(16)的圓錐形擴散段(19)相連通,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通過所述的調粉器出粉管(12)與所述的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相連通。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噴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細管(13)與所述的文丘里 管(16)同軸設置,所述的調粉器入口(10)設置在所述的文丘里管(16)的圓筒的筒頂部。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噴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粉罐本體的容積大于所述的文丘里管(16)的容積。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噴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一字型排列設置在所述噴粉罐本體(23)的底部,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設置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23)的頂部或兩端。6.一種玻璃噴粉機,包括粉料定量供給裝置(40)、控制給粉的電控系統及噴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粉裝置包括噴粉罐本體(23)及高壓粉料氣流產生裝置,在所述的噴粉罐本體(23)上設置有噴粉罐進粉口(25)和噴粉罐出粉口(26),所述的噴粉罐進粉口最少為兩個,所述的噴粉罐出粉口為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江彥,張瑞,伊立新,李廣勇,楊士冬,
申請(專利權)人:秦皇島開發區華耀機電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