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軌道附接系統,包括側向限位件(19)、彈性緊固件(17)和錨定裝置,并且軌道附接系統的特征在于,彈性緊固件包括U形的中心環形部(42);并且在于,側向限位件包括升高的引導塊(39),引導塊用以在裝配時引導中心環形部,以使得緊固件沿垂直于軌道的方向移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彈性緊固件(例如彈簧夾)的軌道緊固件系統,其中,所述彈簧夾壓靠所述軌道的凸緣,并通過擰緊例如軌道螺釘或螺柱之類的錨定裝置而保持張力。本專利技術更具體涉及一種改進方案,其能夠設計成迅速地安置多個夾(上述夾是沿軌道以規則間隔設置的)并通過自動方式來安置這些夾。
技術介紹
軌道緊固件系統通常由以下元件組成襯墊,其通常由彈性體或塑性材料制成,并被放置在軌道下;側向限位件,其由塑性材料制成,并沿軌道的凸緣之一設置于軌道旁;彈簧夾,其通常由鋼絲制成;以及錨定裝置,其用于使所述彈簧夾壓靠所述凸緣,所述錨定裝置穿過側向限位件并被緊固到路軌支撐件,路軌支撐件典型地為混凝土軌枕。錨定裝置可由包括榫釘部和軌道螺釘的組件、或由包括螺桿和螺母的組件構成。更精確地,軌道在指定點,通過以上限定的兩個緊固件系統(這兩個緊固件系統彼此面對設置在軌道的兩側上)被橫向設定就位。彈簧夾可占據兩個不同位置,即備用位置和安裝位置;備用位置遠離彈簧夾被安裝的抵靠軌道的位置,而在安裝位置,彈簧夾被安裝以支撐所述軌道凸緣。備用位置是系統在被運送到現場之前在工廠中進行組裝的位置。此時彈簧夾相對于側向限位件位于后側。應當清楚的是,在下文中,術語“后”或“前”分別指的是遠離或靠近軌道的位置。因此,當彈簧夾被彈性地緊固而壓靠軌道凸緣時,處于前側的位置。通過略微擰松錨定裝置而使彈簧夾從后側的位置移動到前側的位置,以使得彈簧夾從其原始的工廠夾緊狀態釋放,然后垂直于軌道方向即向前移動彈簧夾。然后錨定裝置的軌道螺釘或螺母被再次擰緊。概括而言,以上限定類型的軌道緊固件系統是公知的,例如像專利DE3918091中所描述的。然而,這種系統不適合自動化布置。在從后側的位置向前側的位置平移運動期間,彈簧夾能夠繞錨定裝置的軸線自由地轉動,因此當彈簧夾處于不正確的角度位置時,彈簧夾可被再次張緊,這樣能夠損害緊固質量并阻止了進行任何的自動化布置。W02009/101457公開了一種軌道緊固件系統,其設有側向引導塊,這些側向引導塊位于側向限位件的后部。因此,引導塊作用在彈簧夾的中心環形部的外側。由于這些側向引導塊的定位,不可能在沒有損壞塑性材料制成的基部的風險的條件下,將彈簧夾完全推送到位。在彈簧夾的行程的最后,彈簧夾實際上不再受到引導,而且彈簧夾其落入U形缺口內。不良引導帶來損咅彈黃夾的最終定位的風險。還存在滯留水以及異物(小石塊)聚集在缺口的風險。滯留水增大了金屬元素氧化的風險。異物的存在則干擾了軌道的適當重新定位,即在軌道已被布置之后、并且在壓載物已被加載之后的一段時間執行焊接期間,異物會使得這些軌道端對端地朝向彼此端部移動。因此難以實現自動化。具體地,缺口中的異物無法被移除,而意外落入缺口中的中心環形部可安置在異物上,并占據難以辨認的不良位置。最后,該公知系統是不可逆的,因為一旦彈簧夾的中心環形部接合在缺口中,當執行焊接時,不可能容易且自動地移除彈簧夾的中心環形部。因此,需要對每個彈簧夾手動操作,由此降低安裝速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能夠克服所有那些缺陷。為此,本專利技術首先提供一種軌道緊固件系統,其用于相對于所述軌道側向地安裝并被緊固到路軌支撐件,該系統包括構成基部的側向限位件,其具有用于接觸軌道支腳的邊緣的推力邊緣;金屬絲彈簧夾;以及錨定裝置,其與所述彈簧夾配合并適合穿過所述側·向限位件中的孔而被固定到所述路軌支撐件,以在其一部分安置在軌道凸緣時向所述彈簧夾施力,該系統的特征在于,彈簧夾具有中心環形部,中心環形部基本上呈U形并與所述錨定裝置配合;所述側向限位件具有中心部,該中心部從側向限位件的推力邊緣以平板形式延伸,在中心部的中間包括有用于引導所述中心環形部的突起的引導塊,該引導塊垂直于所述側向限位件的推力邊緣;而且在于,引導塊的寬度對應于所述中心環形部的間隔,使得所述彈簧夾在從遠離所述軌道的備用位置移動到所述彈簧夾壓靠所述軌道凸緣的安裝位置時,通過被所述引導塊的側壁引導,而被限制為僅沿垂直于所述推力邊緣的方向移動。在大多數情況下,其上安裝軌道的路軌支撐件是由混凝土制成的,典型地,路軌被布置在一組有規則地分隔開的混凝土軌枕上。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支撐件具有適合于接納軌道的平底凹槽。凹槽的寬度可稍大于軌道支腳的寬度。在這種情況下(并且有利地),所述側向限位件包括向下突出的邊際肋,適合邊際肋被插置在軌道凸緣邊緣與平底凹槽的對應邊緣之間。這樣有利于側向限位件的良好定位,并因此有利于確保引導塊的大體方向正確地垂直于軌道的縱向。有利地,所述側向限位件包括從其底表面突出的后肋,而且所述路軌支撐件包括平行于軌道的位置延伸的槽或類似的凹部,以使所述側向限位件沿垂直于軌道方向的方向進行準確定位。當系統處于其備用位置時,限位件的準確定位是有利的,這是因為當在工廠中將系統安裝在軌枕上時,是沒有軌道的。根據一個可能方案,錨定裝置接合在引導塊中形成的孔。在這種條件下,所述引導塊的頂表面可有利地構成用于限制所述錨定裝置的張緊力的鄰接面(abutment,支承面)。這樣還簡化了技術工人的工作,因為這樣就足以充分地擰緊錨定裝置,直到錨定裝置的頭部的底側臺肩壓靠所述引導塊的頂面,所述錨定裝置的頭部還成型為壓靠構成U形環的兩個平行分支部,并借助其上的豎直位置來確定張緊力。任選地,錨定裝置的頭部可裝配有更針對性地壓靠彈簧夾的環形部的墊圈。有利地,側向限位件的頂面包括在所述引導塊的兩側上的朝向后部定位的兩個斜坡,使以得所述彈簧夾能夠按照略微向上的路徑更容易地朝向凸緣前進,直到彈簧夾接觸凸緣。有利地,所述側向限位件包括定位凸塊;定位凸塊被向后設置,用于將彈簧夾定位在備用位置。最后,為了提供良好的引導并更容易自動安裝,引導塊的高度(在彈簧夾所在處測量到的相對于彈簧夾的壓靠表面的高度)優選不小于構成彈簧夾的金屬絲的直徑,且優選大于該直徑,如下所述。當錨定裝置由軌道螺釘和榫釘部組成時,上述錨定裝置的頭部是軌道螺釘的頭部。當錨定裝置由雙頭螺柱和螺母組成時,所述錨定裝置的頭部由螺母自身構成。附圖說明參考以下對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原理的緊固件系統的目前優選實施例的描述并且參考附圖(這些描述僅僅是作為示例給出的),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且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變得更加清楚,附圖中圖I示出由鋼絲制成并適合用于本專利技術的情況的彈簧夾;圖2是由塑性材料制成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側向限位件的立體圖;圖3是錨定裝置的軌道螺紋形成件的視圖;圖4示出用來擋住軌道螺釘并向彈簧夾施力的組裝墊圈;圖5是安裝在混凝土軌枕上并被兩個相對的緊固件系統保持在位置的軌道的長度的立體圖,一個緊固件系統示出在備用位置,而另一示出在抵靠軌道凸緣的安裝位置;以及圖6是圖5的截面VI-VI的剖視圖,為了展現夾可用的彎曲間隙而未示出圖2的斜坡。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多個附圖,能夠看到軌道緊固件系統11,其用于側向地安裝在軌道13旁并被緊固到路軌支撐件15,路軌支撐件在本示例中由混凝土軌枕(或枕木)組成。緊固件系統包括鋼絲彈簧夾17 (圖I)、構成基部的側向限位件19 (圖2)、錨定裝置21 ;錨定裝置21主要由軌道螺釘組成,并與墊圈23相關聯,上述軌道螺釘被擰入位于軌枕中的榫釘部(圖中未示)內,上述墊圈被插置于軌道螺釘的頭部25與彈簧夾17的側向限位件19之間。錨定裝置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4.23 FR 10531241.一種軌道緊固件系統,其用于相對于所述軌道(13)側向地安裝并被緊固到路軌支撐件(15),所述系統包括構成基部的側向限位件(19),其具有用于接觸軌道支腳的邊緣的推力邊緣(35);金屬絲彈簧夾(17);以及錨定裝置(21、23),其與所述彈簧夾配合并適合穿過所述側向限位件中的孔(27)而被固定到所述路軌支撐件,以在其一部分安置在軌道凸緣上時向所述彈簧夾施加力;所述系統的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夾具有中心環形部(42),所述中心環形部基本上呈U形并與所述錨定裝置配合;所述側向限位件具有中心部,所述中心部從所述側向限位件的推力邊緣(35)以平板形式延伸,在所述中心部的中間包括有用于引導所述中心環形部的突起的引導塊,所述引導塊垂直于所述側向限位件的所述推力邊緣;而且在于,所述引導塊的寬度對應于所述中心環形部的間隔,使得所述彈簧夾在從遠離所述軌道的備用位置移動到所述彈簧夾壓靠所述軌道凸緣(31)的安裝位置時,通過被所述引導塊的側壁引導,而被限制為僅沿垂直于所述推力邊緣的方向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緊固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軌支撐件屬于包括適合接納軌道(13)的平底凹槽(60)的類型的路軌支撐件,并且所述側向限位件(19)包括有向下突出的邊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布魯諾·康代爾,本杰明·埃諾克,
申請(專利權)人:鐵路技術國際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