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轉動式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開關組件,包括減震安裝架、開關裝置及驅動機構,開關裝置包括觸頭機構及聯動件,觸頭機構包括殼體、動靜觸點組、滅弧裝置及滑塊,殼體的殼體本體設安裝腔,其底部蓋設底座,動靜觸點組置于安裝腔內,滑塊滑動設于安裝腔內并與動靜觸點組聯動連接構成對動靜觸點組通斷控制,底座上開設供聯動件定位的定位導孔,聯動件一端與滑塊固定連接,另一端從底座上定位導孔伸出,安裝架本體包括兩側板及背板,觸頭機構和驅動機構分設于背板兩側,驅動機構安裝在兩側板上,背板上開設有通孔,聯動件穿過通孔與擺桿聯動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緊湊、拆裝更換維修方便及通斷性能好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交流接觸器
,確切的是涉及轉動式交流接觸器,更確切的是涉及轉動式交流接觸器上的輔助開關組件。
技術介紹
接觸器是指能頻繁關合、承載和開斷正常電流及規定的過載電流的開斷和關合裝置。轉動式交流接觸器屬于交流接觸器的一種,最高可控制900KW的電機,覆蓋100 1800A額定電流范圍,一般應用于重型機械、冶金、大型起重設備等領域;轉動式交流接觸器上設置輔助開關用于電器及線路的分斷閉合控制。現在市場上,1000A級以上轉動式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開關組件主要包括有安裝架、驅動機構以及開關裝置,安裝架包括兩側安裝板,在兩側安裝板底部通過螺栓安裝有U型 減震支撐腳,通過U型減震支撐腳安裝在交流接觸器的機架上,開關裝置包括觸頭組件、固定軸以及聯動件,觸頭組件安裝在固定軸上,并通過固定軸架設在兩側安裝板之間,在觸頭組件的動觸頭上固定連接聯動件實現驅動機構控制觸頭組件,驅動機構包括有驅動軸和擺動桿,驅動軸轉動設置在兩側安裝板上,擺動桿一端固定在驅動軸上實現擺動設置在安裝架上,擺動件擺動的一端與聯動件聯動連接,通過擺動件的擺動驅動聯動件,從而控制觸頭組件的動觸頭與靜觸頭分斷閉合。上述結構設置的輔助開關組件,存在如下缺陷1)開關裝置中,在固定軸上并列設置若干個動靜觸頭組合,由于轉動式交流接觸器工作時,振動大,為使觸頭組件固定可靠,每個動靜觸頭組合均采用在絕緣安裝座體上安裝動靜觸片和接線端子,絕緣安裝座體固定安裝在固定軸上,絕緣安裝座體由于加工限制,絕緣安裝座體較大,這樣的結構導致整個觸頭組件體積大,不緊湊,且觸頭組件上無法設計保護外罩,各觸點以及接線端子外露,存在安全隱患,加上觸頭組件安裝在兩側安裝板,兩側安裝板之間空間有限,輔助開關上動靜觸頭組合的數量少,限制了該轉動式交流接觸器的應用范圍;2)由于受體積限制,缺乏滅弧裝置,分斷能力差;3)為實現各動靜觸頭組合的通斷控制,各動靜觸頭組合的絕緣安裝座體上均設置一個聯動件,相應驅動機構的驅動軸上設置若干與聯動件對應的擺桿,導致觸頭組件以及驅動機構結構復雜,繁瑣;同時,該設置下每個動靜觸頭組合上在分斷操作時需同步到位,每個動靜觸頭組合上的聯動件以及驅動機構上的擺桿定位裝配精度要求高,而實際情況下,裝配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動靜觸頭分斷操作同步性差,影響輔助開關的分斷性能;4)安裝架上的兩側安裝板與U型減震支撐腳分體設置,U型減震支撐腳一側豎直板與側安裝板固定連接,另一側豎直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交流接觸器的機架上,用于將U型減震支撐腳安裝在機架上的螺釘操作端位于U型減震支撐腳的中部U型槽內,拆卸時需要將兩側安裝板從U型減震支撐腳上拆下,才能將工具伸入U型槽內拆卸U型減震支撐腳,存在拆裝不便的缺陷,同時,轉動式交流接觸器工作時,振動大,一旦用于連接U型減震支撐腳與兩側安裝板的螺栓出現損壞,則很難將安裝架從交流接觸器的機架上拆下。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以及分斷性能好的轉動式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開關組件,其采用將開關裝置模塊化集成設置,使得開關裝置結構緊湊以及提高其分斷能力,從而改變輔助開關組件的各部件結構布置,使輔助開關整體結構緊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轉動式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開關組件,包括有減震安裝架、開關裝置以及驅動機構,所述開關裝置包括有觸頭機構以及聯動件,所述觸頭機構固定安裝在減震安裝架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有驅動軸和擺桿,驅動軸轉動設置在減震安裝架上,擺桿一端固定安裝在驅動軸上構成擺桿擺動設置在減震安裝架上,擺桿的擺動一端與聯動件聯動連接,所述減震安裝架包括有安裝架本體,所述的觸頭機構包括有殼體、若干動靜觸點組、滅弧裝置以及滑塊,殼體包括殼體本體以及底座,殼體本體內設有安裝腔,動靜觸點組置于安裝腔內,滑塊滑動設置在安裝腔內并與動靜觸點組聯動連接構成對動靜觸點組的通斷控制,所述底座蓋設在殼體本體底部,底座上開設有供聯動件定位的定位導孔,所述聯動件一端位于殼體的安裝腔內并與滑塊固定連接,另一端從底座上的定位導孔伸出,所述安裝架本體包括兩側板以及連接兩側板的背板,所述觸頭機構和驅動機構分設于背板兩側,驅動機構安裝在兩側板上,背板上開設有通孔,聯動件穿過通孔與擺桿聯動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觸頭機構采用將各動靜觸點組集成設置在殼體內,通過一個滑塊進行控制,改善傳統觸頭機構采用單獨的絕緣安裝座體上設置動靜觸頭組帶來的機構臃腫,結構不緊湊的缺陷;同時采用單滑塊控制多觸頭設置,相應的減少聯動件數量設置,簡化需安裝配合的零件數量,提高安裝精度,提高動靜觸頭組的分斷閉合控制同步一致性,提高其分斷能力,同時集成后殼體內可設置滅弧裝置以提高其分斷能力;又因觸頭機構集成設置后受座體體積限制變小,有效的提高動靜觸點組的個數設置,提高輔助開關的觸頭數量,提高轉動式交流接觸器應用范圍;觸頭機構集成設置后,其實現模塊化,且觸頭機構與驅動機構分設在減震安裝架的背板兩側,使得觸頭機構拆裝不受減震安裝架限制干涉,便于觸頭機構的安裝和拆卸,維修更換;殼體具有保護動靜觸點組的作用。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殼體本體的安裝腔底部橫向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列內隔板,兩列內隔板將安裝腔對稱分隔成兩列內隔腔,每個內隔腔內相應的設置一組動靜觸點組,所述滑塊插設于兩列內隔板之間,滑塊上設有與內隔板配合的滑槽,所述殼體本體外側設有與內隔板位置對應的外隔板,相鄰外隔板之間形成容納動靜觸頭組上接線端子的外隔腔。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隔板設置不僅起到對動靜觸點組的隔離安裝作用,同時起到對滑塊定位以及滑動裝配的作用,提高觸頭機構的分斷控制性能;同時接線端子設置在外隔板形成外隔腔內,起到安全保護作用。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底座包括底座本體以及設于底座本體兩側的彈性卡邊,殼體本體設置外隔板的兩側設有卡座,彈性卡邊端部設有與外隔板對應的缺口,彈性卡邊相向兩側設有限位座,限位座與底座本體間隔形成供卡座卡入的間隙,所述兩彈性卡邊抱緊在殼體本體上,卡座卡入限位座與底座本體間隔形成的間隙內構成底座可拆卸安裝在殼體本體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座與殼體本體連接可靠,且拆卸方便;且彈性卡邊上的缺口與外隔板配合,起到限位定位作用,進一步使底座與殼體本體的連接可靠。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彈性卡邊、底座本體、卡座上設有同軸設置,且用于供螺釘穿過后將開關裝置固定在減震安裝架背板上的安裝孔,底座本體與減震安裝架的背板貼合一側設有橡膠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釘將開關裝置安裝在減震安裝架背板上后,不僅實現了開關裝置整體的安裝,同時將底座與殼體本體進行可靠連接,橡膠墊的設置提高了開關裝置的抗震性能。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聯動件與擺桿聯動的一端設有插孔,擺桿的自由擺動 一端插配于插孔內構成聯動件與擺桿聯動連接,所述背板上的通孔為可供聯動件沿插孔軸向移動后擺桿退出插孔的長孔設置。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觸頭機構出現損壞或需要改變輔助開關常開常閉觸頭組合時,無需將驅動機構拆下,就可將開關裝置從減震安裝架上拆下,方便更換安裝。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兩側板底部均設有U型結構的減震支撐腳,減震支撐腳包括與安裝架本體的側板連接的支撐板、供減震安裝架安裝在轉動式交流接觸器支架上的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動式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開關組件,包括有減震安裝架、開關裝置以及驅動機構,所述開關裝置包括有觸頭機構以及聯動件,所述觸頭機構固定安裝在減震安裝架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有驅動軸和擺桿,驅動軸轉動設置在減震安裝架上,擺桿一端固定安裝在驅動軸上構成擺桿擺動設置在減震安裝架上,擺桿的擺動一端與聯動件聯動連接,所述減震安裝架包括有安裝架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頭機構包括有殼體、若干動靜觸點組、滅弧裝置以及滑塊,殼體包括殼體本體以及底座,殼體本體內設有安裝腔,動靜觸點組置于安裝腔內,滑塊滑動設置在安裝腔內并與動靜觸點組聯動連接構成對動靜觸點組的通斷控制,所述底座蓋設在殼體本體底部,底座上開設有供聯動件定位的定位導孔,所述聯動件一端位于殼體的安裝腔內并與滑塊固定連接,另一端從底座上的定位導孔伸出,所述安裝架本體包括兩側板以及連接兩側板的背板,所述觸頭機構和驅動機構分設于背板兩側,驅動機構安裝在兩側板上,背板上開設有通孔,聯動件穿過通孔與擺桿聯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時省,張奇建,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兆正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