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江豚剝制標本制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測量江豚各個量度,對其拍照,解剖后剝離皮張;(2)刮除皮張所附脂肪;(3)用Na2CO3和玉米面混合物進一步去除油脂;(4)將皮張放在60%的酒精溶液浸泡7天后,換用40%的酒精溶液浸泡5天,進行防腐處理;(5)將皮張放入0.5%Na2CO3溶液中浸泡;(6)按照測量的數據和照片制作標本填充物;(7)在皮張內面均勻涂抹防腐膏,進行防腐處理;(8)將標本縫合,并填入填充物;(9)整形;(10)修補;(11)上油。本發明專利技術所使用的方法操作簡單,脫脂、防腐、防蟲、防止龜裂的效果好,易整形,制作所得的江豚標本生動逼真、無腥異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水生哺乳動物標本制作的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水生動物標本制作技術和資料多見于魚類的浸制標本和剝制標本制作,大型水生動物特別是水生哺乳動物的標本制作多限于骨骼標本制作,關于其剝制標本制作的研究只見于海豚剝制標本的制作方法(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710027305. I)和海豚剝制標本制作工藝研究(梁沛文,2011)。江豚是一種小型瀕危鯨類,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種群數量瀕危。將死亡的江豚 制作成標本,不僅可以使其成為科研、教學和科普工作中最好、最直觀的教具和觀察材料,還可以為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江豚皮膚的脂肪含量較高,脫脂和防腐處理困難,脫脂后皮膚顏色不正,且皮膚較薄,彈性差、易開裂,不容易整形,制作完成后標本的異味明顯,這些技術上的問題給江豚標本的觀賞和研究帶來一定的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此方法處理后的江豚剝制標本無異味,脫脂、防止龜裂的效果好,不易腐爛和生蟲,標本飽滿,圓潤流暢,生動逼真,能夠提高標本的觀賞性,從而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是在刮除部分江豚皮張內面脂肪層的基礎上,使用Na2CO3和玉米面混合物揉搓吸除皮張內剩余的脂肪;將皮張放在60%的酒精溶液浸泡7天后,換用40%的酒精溶液再浸泡5天,進一步防腐脫脂處理;用甲醛處理后的稻草和脫脂棉做內部填充物,可防腐且填充飽滿;依據測量的數據和照片進行整形,使標本逼真。具體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I)測量江豚身體的量度,對其拍照,解剖江豚,剝離皮張;2)將剝離的江豚皮張平鋪,用解剖刀和剪刀切割和刮除皮張內所附的脂肪;3)用Na2CO3和玉米面按質量I : I均勻混合后,將其撒至江豚皮張內面,用木板條反復用力揉搓擠壓,多次更換Na2CO3和玉米面混合物,直至吸除皮張內剩余的脂肪;4)將江豚皮張放在60%的酒精溶液浸泡7天后,再換用40%的酒精溶液浸泡5天,進行防腐處理;5)將江豚皮張放入O. 5% Na2CO3溶液中浸泡24小時,水溫保持40°C,使皮張軟化;6)用鐵絲按照江豚未解剖之前的量度制作支架,用噴灑過5%甲醛溶液的稻草做芯,外裹脫脂棉,用棉繩扎緊,制成身體內的填充物,用石膏澆筑成頭骨的填充物;7)用三氧化二砷、樟腦粉和肥皂膏按2 I 7的質量比配制成防腐膏,均勻涂抹在皮張的內面,進行防腐處理;8)將步驟6)做好的填充物填入到江豚皮張內,縫合標本;9)將江豚標本整形后靜置擺放,鑲裝義眼,用濕熱毛巾擦拭皮張表面滲出的油跡,直至完全自然干燥;10)用丙烯酸酯修復標本的線口和龜裂處,待粘牢干燥后用刀片修平,用丙烯顏料做為過渡色進行修補;11)用硝基清漆加汽油制成稀涂料,用軟刷均勻涂刷在干燥成型的標本表面。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江豚剝制標本制作方法的優點是(I)方法較為簡單,容易操作;(2)脫脂效果理想,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持皮張的韌性,另一方面,皮膚內余留的油脂可以防止皮張龜裂,增強標本的光潔度,并保持原有色澤;(3)經過酒精溶液浸泡和涂抹防腐膏兩道防腐處理,可以有效地防止腐爛和蟲蛀;標本自然干燥后又全身涂刷硝基清漆,可防止受潮;(4)填充物材料輕便穩固,填充方法簡單,使標本飽滿,圓潤流暢,不失真;(5)結合 江豚解剖前各個部位的照片和量度來制作填充物、縫合和整形,使標本更加生動、逼真;(6)標本制作完成后無渥臭異味。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I)先將江豚用清水沖洗干凈,對其全長、頭長、頭圍、胸圍、胸高、腹圍、腹高、尾柄高、尾柄厚進行測量并記錄,對江豚整體及頭部、背部、胸鰭肢、尾柄和尾葉等部位進行拍照;然后從腹中線開始解剖,向前剖至下頜底部,向后繞開生殖孔和肛門后回到腹中線,剖至尾葉基部,開始切口一定要淺,以切開皮膚和皮下脂肪層為宜,不要傷到肌肉,并小心剝離江豚皮張,特別是上下頜、眼眶、胸鰭肢和尾葉處一定要小心細致切割剝離;待皮張完全剝離,在胸鰭肢和尾葉的腹面將其剖開,用解剖刀、剪刀和鑷子切除內部的肌肉、骨骼及結締組織;2)將剝離的江豚皮張平鋪,用解剖刀和剪刀切割和刮除皮張內的脂肪;3)用Na2CO3和玉米面按質量I : I均勻混合后,撒至江豚皮張內面,用木板條反復用力揉搓擠壓,多次更換該混合物,達到去除皮張內脂肪的目的;4)用60%的酒精溶液將江豚皮張浸泡7天后,再換用40%的酒精溶液浸泡5天,達到防腐去脂的效果;5)將江豚皮張從步驟4)中的溶液中取出,放入O. 5% Na2CO3溶液中浸泡24小時,水溫為40°C,將皮張表面的油脂去除并使皮張軟化,有利于做形、縫制,縫制前用清水清洗凈;6)用8#和5#鐵絲做支架,用噴灑過5%甲醛溶液的稻草做芯,外裹脫脂棉,用棉繩扎緊,制成體內填充物,用石膏按頭骨形狀澆筑成頭骨的填充物,并將內部做空,外部打磨光滑,內容物的大小依據步驟I)中江豚未解剖前測量的數據和照片;7)用三氧化二砷、樟腦粉和肥皂膏按2 I 7的質量比配制成防腐膏,加熱調勻后均勻涂抹在皮張的內面,進行防腐處理,頭部、脊背、胸鰭肢和尾葉等處要重復涂抹3遍;8)將步驟6)做好的內填充物填入到江豚皮張內,將填充物的棉繩剪開,結合江豚的照片,向皮張內添加脫脂棉來充實標本,邊修整邊縫合;縫合時,要做到剖口兩側皮膚對齊,針距為I. 5cm,收線時,使剖口合攏;縫合的順序應按段進行,先將尾葉填充縫合,然后從尾柄向腹部、胸部和頭部依次縫合,最后填充、縫合胸鰭肢;9)標本填充、縫合完成后,將尾葉和胸鰭肢盡量展開,用兩塊塑料板夾住,塑料板的外側為兩塊相同大小的木板,再用鐵絲扎緊固定,防止干燥時此處出現翻卷;調和石膏,填入眼眶,鑲裝義眼,然后將江豚標本靜置擺放,使其自然干燥成型,在此過程中,用濕熱毛巾擦拭皮張表面滲出的油跡,直至完全干透;10)用丙烯酸酯涂抹均勻于線口和龜裂處,待粘牢干燥后用 刀片修平,調和丙烯顏料作為過渡色進行修補;11)用硝基清漆加汽油兌制成稀涂料,用軟刷在干燥成型的標本表面均勻涂刷,不宜過厚,以在立面不流淌為宜。權利要求1.一種江豚剝制標本制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1)測量和拍照,解剖后剝離皮張; (2)刮除皮張內所附的脂肪層; (3)用Na2CO3和玉米面的混合物揉搓皮張內面; (4)用防腐去脂溶液浸泡; (5)用40°C的O.5% Na2CO3溶液浸泡; (6)制作標本填充物; (7)涂抹防腐骨; (8)填入填充物,標本縫合; (9)整形; (10)修補; (11)上光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標本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的具體步驟為將江豚用清水沖洗干凈,對其全長、頭長、頭圍、胸圍、胸部高度、腹圍、腹部高度、尾柄高度、尾柄厚度等身體各部分的量度進行測量和記錄,對江豚整體及頭部、背部、胸鰭肢、尾柄和尾葉等部位進行拍照;從腹中線開始解剖,向前剖至下頜底部,向后繞開生殖孔和肛門剖至尾葉基部,切口開始要淺,小心剝離江豚皮張;待皮張完全剝離,切除胸鰭肢和尾葉內的肌肉和結締組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標本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具體步驟為用Na2CO3和玉米面按質量I : I均勻混合后,將其撒至江豚皮張內面,用力反復揉搓擠壓,吸除皮張內脂肪。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標本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的防腐去脂溶液為40%和60%酒精溶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江豚剝制標本制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1)測量和拍照,解剖后剝離皮張;(2)刮除皮張內所附的脂肪層;(3)用Na2CO3和玉米面的混合物揉搓皮張內面;(4)用防腐去脂溶液浸泡;(5)用40℃的0.5%Na2CO3溶液浸泡;(6)制作標本填充物;(7)涂抹防腐膏;(8)填入填充物,標本縫合;(9)整形;(10)修補;(11)上光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鵬,夏玉國,孫芳,孫輝,李勇,李殿偉,陳輝,彭一良,劉志濤,趙文閣,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師范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