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及其檢測方法,包括固定在上錘頭上的上鋼磁基和固定于上鋼磁基上的上磁鋼陣列、固定安裝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上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上霍爾傳感器、固定安裝在下錘頭上的下鋼磁基和固定于下鋼磁基上的下磁鋼陣列、固定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下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下霍爾傳感器、與上霍爾傳感器和下霍爾傳感器相連接的PLC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檢測方法通過PLC來采集對擊錘錘頭上的磁鋼陣列經過霍爾傳感器時產生的脈沖時間,繼而計算出錘頭打擊速度。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通過實時監控打擊速度,為優化打擊能量建立了基礎,從而達到節能降耗、延長磨具壽命的功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涉及金屬成型設備中的液壓對擊錘領域,特別涉及。
技術介紹
現代工業的高速發展,尤其在汽車、工程、礦山等行業中,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精度、高質量的模鍛件。模鍛件的生產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尺寸穩定,尤其是精密鍛件,由于鍛造后的精度高,可以減少甚至省去切削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降低鍛件成本。模鍛件所占鍛件的比例,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鍛造業的水平。液壓對擊錘錘頭打擊速度是對擊錘設備工作性能的重要參數,如果能夠實時監控打擊速度,可以為優化打擊能量建立基礎,從而達到節能降耗、延長磨具壽命的功效。目前, 國內鍛壓設備打擊速度的獲取主要通過打銅柱法和理論推導法兩種方式。這兩種方法受限于實際應用情況,難以實時獲得錘頭的打擊速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即通過PLC來采集對擊錘錘頭上的磁鋼陣列經過霍爾傳感器時產生的脈沖時間,繼而計算出錘頭打擊速度。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包括固定在上錘頭上的上鋼磁基和固定于上鋼磁基上的上磁鋼陣列、固定安裝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上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上霍爾傳感器、固定安裝在下錘頭上的下鋼磁基和固定于下鋼磁基上的下磁鋼陣列、固定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下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的下霍爾傳感器、與上霍爾傳感器和下霍爾傳感器相連接的PLC裝置。每個磁鋼陣列的磁鋼數量為6個,每個磁鋼大小及磁性相同,每個磁鋼固定在孔間距為3cm的鋼磁基上。在上錘頭和下錘頭的側面位置挖設兩個與上鋼磁基和下鋼磁基相匹配的凹槽,用環氧樹脂膠將上鋼磁基和下鋼磁基固定在凹槽里。磁鋼陣列與霍爾傳感器之間的距離以磁鋼陣列經過霍爾傳感器時能產生穩定的脈沖為準。一種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的檢測方法,通過安裝在機架上的霍爾傳感器和上下錘頭上的磁鋼陣列,采用PLC檢測并計算出對擊錘進行打擊時候錘頭打擊速度,具體包括以下步驟(a)對擊錘通電開始打擊后,上錘頭和下錘頭分別運動,當每個磁鋼經過霍爾傳感器時,霍爾傳感器產生一個相應的脈沖,此時PLC裝置開始計時;(b)PLC裝置測出相鄰兩個磁鋼經過霍爾傳感器的時間t,即可根據公式算出錘頭經過傳感器時的瞬時速度V。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通過實時監控打擊速度,為優化打擊能量建立了基礎,從而達到節能降耗、延長磨具壽命的功效。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中磁鋼陣列的排列示意圖。圖中1、上錘頭;2、下錘頭;3、上磁鋼陣列;4、下磁鋼陣列;5、上鋼磁基;6、下鋼磁基;7、上霍爾傳感器;8、下霍爾傳感器;9、PLC裝置;10、磁鋼。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包括固定在上錘頭I上的上鋼磁基5和固定于上鋼磁基5上的上磁鋼陣列3、固定安裝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上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上霍爾傳感器7、固定安裝在下錘頭2上的下鋼磁基6和固定于下鋼磁基6上的下磁鋼陣列4、固定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下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的下霍爾傳感器8、與上霍爾傳感器7和下霍爾傳感器8相連接的PLC裝置9。每個磁鋼陣列的磁鋼數量為6個,每個磁鋼大小及磁性相同,每個磁鋼固定在孔間距為3cm的鋼磁基上。在上錘頭I和下錘頭2的側面位置挖設兩個與上鋼磁基5和下鋼磁基6相匹配的凹槽,用環氧樹脂膠將上鋼磁基5和下鋼磁基6固定在凹槽里。磁鋼陣列與霍爾傳感器之間的距離以磁鋼陣列經過霍爾傳感器時能產生穩定的脈沖為準。上述檢測系統的檢測方法為通過安裝在機架上的霍爾傳感器和上下錘頭上的磁鋼陣列,采用PLC檢測并計算出對擊錘進行打擊時候錘頭打擊速度,具體包括以下步驟(a)對擊錘通電開始打擊后,上錘頭I和下錘頭2分別運動,當每個磁鋼10經過霍爾傳感器時,霍爾傳感器產生一個相應的脈沖,此時PLC裝置9開始計時;(b) PLC裝置9測出相鄰兩個磁鋼10經過霍爾傳感器的時間t,即可根據公式算出錘頭經過傳感器時的瞬時速度V,v=s/t。在這里,假設錘頭打擊時的速度約為6m/s,則相鄰兩個磁鋼通過霍爾傳感器的時間間隔t=L/V=0. 005s,設打擊時的最大加速度a=10m/s2,AV=O. 005*10=0. 05m/s,所以速度誤差約為AV/V=0.8%,滿足精度要求。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包括固定在上錘頭(I)上的上鋼磁基(5)和固定于上鋼磁基(5)上的上磁鋼陣列(3)、固定安裝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上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上霍爾傳感器(7)、固定安裝在下錘頭(2)上的下鋼磁基(6)和固定于下鋼磁基(6)上的下磁鋼陣列(4)、固定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下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下霍爾傳感器(8)、與上霍爾傳感器(7)和下霍爾傳感器(8)相連接的PLC裝置(9)。2.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磁鋼陣列的磁鋼數量為6個,每個磁鋼大小及磁性相同,每個磁鋼固定在孔間距為3cm的鋼磁基上。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在上錘頭(I)和下錘頭(2)的側面位置挖設兩個與上鋼磁基(5)和下鋼磁基(6)相匹配的凹槽,用環氧樹脂膠將上鋼磁基(5)和下鋼磁基(6)固定在凹槽里。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磁鋼陣列與霍爾傳感器之間的距離以磁鋼陣列經過霍爾傳感器時能產生穩定的脈沖為準。5.權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安裝在機架上的霍爾傳感器和上下錘頭上的磁鋼陣列,采用PLC檢測并計算出對擊錘進行打擊時候錘頭打擊速度,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a)對擊錘通電開始打擊后,上錘頭(I)和下錘頭(2)分別運動,當每個磁鋼(10)經過霍爾傳感器時,霍爾傳感器產生一個相應的脈沖,此時PLC裝置(9)開始計時; (b)PLC裝置(9)測出相鄰兩個磁鋼(10)經過霍爾傳感器的時間t,即可根據公式算出錘頭經過傳感器時的瞬時速度V。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包括固定在上錘頭上的上鋼磁基和固定于上鋼磁基上的上磁鋼陣列、固定安裝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上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上霍爾傳感器、固定安裝在下錘頭上的下鋼磁基和固定于下鋼磁基上的下磁鋼陣列、固定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下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下霍爾傳感器、與上霍爾傳感器和下霍爾傳感器相連接的PLC裝置。本專利技術所述檢測方法通過PLC來采集對擊錘錘頭上的磁鋼陣列經過霍爾傳感器時產生的脈沖時間,繼而計算出錘頭打擊速度。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通過實時監控打擊速度,為優化打擊能量建立了基礎,從而達到節能降耗、延長磨具壽命的功效。文檔編號G01P3/66GK102944692SQ201210446258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專利技術者薛斌斌, 梅從立, 李天博, 廖志凌, 陳子國 申請人:江蘇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壓對擊錘的錘頭速度的檢測系統,包括固定在上錘頭(1)上的上鋼磁基(5)和固定于上鋼磁基(5)上的上磁鋼陣列(3)、固定安裝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上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上霍爾傳感器(7)、固定安裝在下錘頭(2)上的下鋼磁基(6)和固定于下鋼磁基(6)上的下磁鋼陣列(4)、固定在鍛錘機架上且位于下錘頭打擊經過位置對應處的下霍爾傳感器(8)、與上霍爾傳感器(7)和下霍爾傳感器(8)相連接的PLC裝置(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斌斌,梅從立,李天博,廖志凌,陳子國,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