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檢測松孔性材料表面不連續性的無損檢測方法,首先對待檢測試件進行清洗、干燥,在黑光燈背景下,采用噴涂的方式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均勻的覆蓋在待檢測試件表面上,最后在暗區內的黑光環境下對待檢測試件表面進行觀察檢測,其中待檢測試件表面的黑光照度不低于1200微瓦/厘米2,環境白光不大于20Lux。本發明專利技術與常規的滲透檢測方法相比,可改善松孔性材料的檢測背景,提高缺陷的對比度,從而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無損檢測
,具體為,使用過濾性微粒檢測技術對如陶瓷涂層,陶瓷,碳基復合材料等松孔性材料進行檢測。
技術介紹
隨著航空發動機技術的發展,陶瓷涂層等松孔性材料在發動機渦輪葉片等部位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為此需要合適的檢測技術對松孔性材料進行檢測。目前常規的無損檢測方法是用熒光滲透檢測,該方法在檢測松孔性材料時,由于材料會吸附大量的滲透液而導致其熒光背景過重而降低了其對比度,從而導致了較低的靈敏度。而且該方法使得此葉片在進行完檢測后,材料上會吸附大量的滲透液而很難去除,如滲透液殘留在涂層中,在高 溫等惡劣環境中會對涂層乃至基體產生腐蝕。此外,通過檢索相關文獻,共找到了相關論文2篇一篇的論文刊物名稱為材料導報,期刊號為1005-023X,論文名稱為陶瓷基復合材料無損檢測研究進展;另一篇的論文刊物名稱為材料保護,期刊號為1001-1560,論文題目為陶瓷涂層的無損檢測。這兩篇論文中,分別提到了對陶瓷基復合材料或陶瓷涂層進行無損檢測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超聲波檢測、紅外熱成像、工業CT、超聲顯微鏡檢查、渦流檢測等,其中像超聲波檢測、工業CT、超聲顯微鏡檢查等檢測方法主要是檢測零件內部缺陷,且檢測費用較高;而對于渦流檢測而言,雖可檢其表面缺陷,但其檢測靈敏度較低,且檢測效率較低。對紅外熱成像而言,針對工廠零件的批量檢測,其檢測效率低,且檢測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步驟I :將待檢測試件置于丙酮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清洗至少10分鐘,超聲波頻率不大于40Khz ;步驟2 :將清洗后的待檢測試件在最高溫度為70°C的烘箱中至少干燥10分鐘;步驟3 :在黑光燈背景下,采用噴涂的方式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均勻的覆蓋在待檢測試件表面上,其中,噴涂前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攪拌至少I分鐘,使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中的熒光粒子均勻懸浮在載液中;本步驟中待檢測試件、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和環境溫度為15°c -38 °C ;步驟4:在暗區內的黑光環境下對待檢測試件表面進行觀察檢測,其中待檢測試件表面的黑光照度不低于1200微瓦/厘米2,環境白光不大于20Lux。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采用MAGNAFLUX廠商生產的牌號為PARTEK P-IA檢測液體。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與常規的滲透檢測方法相比,可改善松孔性材料的檢測背景,提高缺陷的對比度,從而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采用的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由油基載液和熒光粒子組成,給被檢表面施加檢測液體時,松孔性材料會吸收其表面上的液體,松孔性材料上有不連續性地方吸收的液體比其它地方的要多。由于檢測液體中熒光粒子的尺寸較大,當其尺寸大于連續性的開口寬度時,溶劑進入不連續性部位,懸浮的顆粒就留在不連續性部位而形jjfe、t Pi /J 人 ο 附圖說明圖I :本專利技術及后續清洗過程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 :本實施例中的松孔性材料為陶瓷涂層,具體為某發動機渦輪工作葉片上的氧化鋯陶瓷涂層(陶瓷靶棒Zr02+Y203),在真空時效后對陶瓷涂層進行無損檢測,采用的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采為MAGNAFLUX廠商生產的牌號為PARTEK P-IA檢測液體,具體步驟為步驟I :將葉片放在丙酮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清洗10分鐘,超聲波頻率為40Khz ;步驟2 :將清洗后的葉片在最高溫度為70°C的烘箱中干燥15分鐘;步驟3 :在黑光燈背景下,采用噴涂的方式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均勻的覆蓋在葉片表面上,其中,噴涂前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攪拌I分鐘,使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中的熒光粒子均勻懸浮在載液中;本步驟中葉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和環境溫度為15°C;其中在對葉身兩頭與榫頭及緣板轉接部位進行檢測時,應不停的旋轉零件而避免檢測液體的堆積;步驟4 :在暗區內的黑光環境下對葉片表面進行觀察檢測,其中葉片表面的黑光照度1300微瓦/厘米2,環境白光為20Lux。本實施例中在對某批葉片氧化鋯陶瓷涂層實施過濾性微粒檢測后,在某葉片上發現兩條裂紋顯示。檢測完成以后,需要對葉片進行清洗,清洗過程為將葉片放在丙酮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清洗10分鐘,而后在最高溫度為70°C的烘箱中干燥5分鐘。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檢測陶瓷絕緣體表面裂紋,此絕緣體由陶瓷制成,由于在應用中,絕緣體要承受較高的張力,因此需進行其表面裂紋的檢測。采用的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采為MAGNAFLUX廠商生產的牌號為PARTEK P-IA檢測液體,具體步驟為步驟I :將陶瓷絕緣體放在丙酮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清洗15分鐘,超聲波頻率為30Khz ;步驟2 :將清洗后的陶瓷絕緣體在最高溫度為70°C的烘箱中干燥10分鐘;步驟3 :在黑光燈背景下,采用噴涂的方式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均勻的覆蓋在陶瓷絕緣體表面上,其中,噴涂前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攪拌I分鐘,使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中的熒光粒子均勻懸浮在載液中;本步驟中陶瓷絕緣體、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和環境溫度為38°C ; 步驟4 :在暗區內的黑光環境下對陶瓷絕緣體表面進行觀察檢測,其中陶瓷絕緣體表面的黑光照度為1200微瓦/厘米2,環境白光為20Lux。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以碳基復合材料(C/SiC-硅硼碳涂層)為例,因為復合材料對氧化敏感,其表面涂層的質量是它們在高溫氧化環境下使用的關鍵,在這種保護性涂層上的任何破裂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需對其表面涂層進行檢測。采用的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采為MAGNAFLUX廠商生產的牌號為PARTEK P-IA檢測液體,具體步驟為步驟I :將碳基復合材料載體放在丙酮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清洗15分鐘,超聲波頻率為30Khz ;步驟2 :將清洗后的碳基復合材料載體在最高溫度為70°C的烘箱中干燥10分鐘;步驟3 :在黑光燈背景下,采用噴涂的方式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均勻的覆蓋在碳基復合材料載體表面上,其中,噴涂前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攪拌2分鐘,使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中的熒光粒子均勻懸浮在載液中;本步驟中碳基復合材料載體、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和環境溫度為30°C ;步驟4:在暗區內的黑光環境下對碳基復合材料載體表面進行觀察檢測,其中碳基復合材料載體表面的黑光照度為1400微瓦/厘米2,環境白光為15Lux。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 步驟I:將待檢測試件置于丙酮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清洗至少10分鐘,超聲波頻率不大于 40Khz ; 步驟2 :將清洗后的待檢測試件在最高溫度為70°C的烘箱中至少干燥10分鐘; 步驟3 :在黑光燈背景下,采用噴涂的方式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均勻的覆蓋在待檢測試件表面上,其中,噴涂前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攪拌至少I分鐘,使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中的熒光粒子均勻懸浮在載液中;本步驟中待檢測試件、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和環境溫度為 15°C -38°C ; 步驟4:在暗區內的黑光環境下對待檢測試件表面進行觀察檢測,其中待檢測試件表面的黑光照度不低于1200微瓦/厘米2,環境白光不大于20Lux。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采用MAGNAFLUX廠商生產的牌號為PARTEKP-1A檢測液體。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出了,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檢測松孔性材料表面不連續性的無損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步驟1:將待檢測試件置于丙酮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清洗至少10分鐘,超聲波頻率不大于40Khz;步驟2:將清洗后的待檢測試件在最高溫度為70℃的烘箱中至少干燥10分鐘;步驟3:在黑光燈背景下,采用噴涂的方式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均勻的覆蓋在待檢測試件表面上,其中,噴涂前將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攪拌至少1分鐘,使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中的熒光粒子均勻懸浮在載液中;本步驟中待檢測試件、過濾性微粒檢測液體和環境溫度為15℃?38℃;步驟4:在暗區內的黑光環境下對待檢測試件表面進行觀察檢測,其中待檢測試件表面的黑光照度不低于1200微瓦/厘米2,環境白光不大于20Lux。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亞亞,李澤,劉興勇,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