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用于解決現有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工裝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它包括工裝架、工作臺、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密封夾緊機構、水箱和控制箱,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工作臺為框架結構,在工作臺的前橫梁和后橫梁之間設置導力桿,所述后橫梁上設有左右對稱布置的橋殼限位塊,在橋殼限位塊安裝部位設置后橫梁加強板,所述后橫梁加強板包裹在后橫梁的外側壁上。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性能可靠、實用性強、便于操作的特點,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采購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構件密封性能測試設備,尤其適用于對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的檢測,屬于測試
技術介紹
汽車后橋總成的主要功能是承載車身,傳遞動力,將傳動軸的縱向旋轉運動轉換為左右半軸的橫向轉動。后橋總成是整車底盤的重要部件,有著極高的安全性要求,而作為承載差速器、減速器、半軸等的后橋殼,對其密封性能要求也很高,為保證后橋殼內齒輪油充足無滲漏,對后橋殼密封性能的檢測被列為底盤裝配過程中的重要檢驗項目。現有檢測橋殼密封性技術采用了一種試漏工裝,它由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實心鋼板結構的工作臺、控制箱、工裝架和水箱組成,其操作步驟是人工將油塞孔和通氣塞座孔堵緊——人工將工件放置于動力翻轉架的橋殼中心定位裝置上——加強環堵緊機構、壓緊橋殼——左右堵緊機構到位將左右橡膠堵頭堵住法蘭孔——壓縮空氣由法蘭處進入橋殼一將工件整體沉入水槽中,保壓I分鐘,觀察工件泄漏位置,并作好記錄一人工卸下工件。該檢測將工件安裝在實心鋼板結構的工作臺上,不僅存在無法觀測的盲區,而且工裝重量大,整體運作緩慢,使后橋殼密封性能檢測成為制約生產效率的瓶頸工序,無法滿足生產節拍要求;同時該檢測工裝在檢測到工件存在泄漏問題時,需卸下工件再翻轉橋殼進行補焊作業,程序繁瑣,操作不便;另外該檢測工裝還存在著自動化程度低、購置費用高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檢測橋殼密封性試漏工裝存在的節拍緩慢,采購價格昂貴,不易觀測等問題,提供一種性能可靠、實用性強、便于操作、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采購成本的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本專利技術所述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它包括工裝架、工作臺、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密封夾緊機構、水箱和控制箱,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工作臺為框架結構,在工作臺的前橫梁和后橫梁之間設置導力桿,所述后橫梁上設有左右對稱布置的橋殼限位塊,在橋殼限位塊安裝部位設置后橫梁加強板,所述后橫梁加強板包裹在后橫梁的外側壁上。上述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所述密封夾緊機構由中心密封機構和兩側密·封機構組成,所述中心密封機構包括橋殼限位塊、中心定位盤和氣囊式氣缸,所述橋殼限位塊安裝在工作臺后橫梁上,所述中心定位盤上端設置與后橋殼工件匹配的密封橡膠圈,其下端與氣囊式氣缸裝配,所述氣囊式氣缸安裝在工作臺中間位置處。上述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所述兩側密封機構由側向頂緊氣缸、活絡接頭和側向頂緊密封盤組成,所述側向頂緊氣缸固定在工作臺的兩端,在其伸縮臂頂部安裝活絡接頭,所述活絡接頭與側向頂緊密封盤配裝,所述側向頂緊密封盤與工件兩端法蘭匹配。上述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電機組件、主動鏈輪、滾子鏈條、從動鏈輪和汽車輪轂單元,所述電機組件固定在升降機構上,所述主動鏈輪安裝在電機組件輸出軸上,所述主動鏈輪通過滾子鏈條帶動從動鏈輪,所述從動鏈輪安裝在汽車輪轂單元上,所述汽車輪轂單元一端安裝在升降機構上,另一端與工作臺配裝。上述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升降氣缸、滑軌、吊架、滑輪、板式鏈條和配重塊,所述升降氣缸、滑軌和滑輪均安裝在工裝架上,升降氣缸的伸縮臂與吊架固定裝配,所述吊架的橫梁上設有與滑軌配裝的滑塊,吊架下端通過旋轉機構與工作臺連接,所述板式鏈條與滑輪配裝,其兩端分別連接吊架和配重塊,所述配重塊重量與吊架、工作臺、旋轉機構及工件質量之和匹配。上述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所述工裝架安裝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水箱與工作臺匹配,它位于工裝架的前面,所述控制箱安裝在工裝架上。 本專利技術的工作臺采用框架式結構,不僅重量輕,便于翻轉,而且可使操作人員清楚地觀測到橋殼下端焊道情況,無觀測盲區;當需要對橋殼下端泄漏處補焊時,可將橋殼翻轉升起后卸壓直接補焊,減少了現有技術中先拆卸工件,再翻轉工件等操作步驟;本專利技術采用輕量化結構,旋轉機構中工件轉動裝置無需配合設計滾子軸承,直接使用了汽車輪轂單元,使工件轉動平穩,而且價格便宜,易采購;本專利技術中心密封機構采用中心定位盤和氣囊式氣缸組合結構,夾緊速度快,密封效果好;本專利技術兩側密封機構采用了活絡接頭與側向頂緊密封盤式結構,能自動與橋殼兩側法蘭緊密貼合,密封效果好,能同時從兩側充氣或卸壓,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總之,本專利技術具有性能可靠、實用性強、便于操作的特點,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采購成本。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 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側視 圖3是圖I中I處結構放大 圖4是旋轉機構示意 圖5是工作臺結構示意 圖6是圖5中A-A剖面結構 圖7是圖6的K向視圖。圖中各標號為1、工裝架,2、滑軌,3、橋殼限位塊,4、側向頂緊密封盤,5、側向頂緊氣缸,6、活絡接頭,7、中心定位盤,8、氣囊式氣缸,9、水箱,10、工作臺,10-1、導力桿,10-2、前橫梁,10-3、后橫梁,10-4、后橫梁加強板,11、汽車輪轂單元,12、從動鏈輪,13、滾子鏈條,14、主動鏈輪,15、控制箱,16、電機組件,17、升降氣缸,18、配重塊,19、板式鏈條,20、滑輪,21、工件,22、吊架。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看圖I、圖5、圖6、圖7,本專利技術包括工裝架I、工作臺10、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密封夾緊機構、水箱9和控制箱15,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工作臺10為框架結構,在工作臺的前橫梁10-2和后橫梁10-3之間設置導力桿10-1,所述后橫梁10-3上設有左右對稱布置的橋殼限位塊3,在橋殼限位塊安裝部位設置后橫梁加強板10-4,所述后橫梁加強板10-4包裹在后橫梁10-3的外側壁上。參圖I、圖3、圖4,本專利技術的密封夾緊機構由中心密封機構和兩側密封機構組成,所述中心密封機構包括橋殼限位塊3、中心定位盤7和氣囊式氣缸8,所述橋殼限位塊3安裝在工作臺后橫梁10-3上,所述中心定位盤7上端設置與后橋殼工件匹配的密封橡膠圈,其下端與氣囊式氣缸8裝配,所述氣囊式氣缸8安裝在工作臺10的中間位置處。參看圖I、圖4,本專利技術的兩側密封機構由側向頂緊氣缸5、活絡接頭6和側向頂緊密封盤4組成,所述側向頂緊氣缸5固定在工作臺10的兩端,在其伸縮臂頂部安裝活絡接頭6,所述活絡接頭6與側向頂緊密封盤4配裝,所述側向頂緊密封盤4與工件21的兩端法蘭匹配。 參看圖I、圖4,本專利技術的旋轉機構包括電機組件16、主動鏈輪14、滾子鏈條13、從動鏈輪12和汽車輪轂單元11,所述電機組件16固定在升降機構上,所述主動鏈輪14安裝在電機組件輸出軸上,主動鏈輪14通過滾子鏈條13帶動從動鏈輪12,所述從動鏈輪12安裝在汽車輪轂單元11上,所述汽車輪轂單元11 一端安裝在升降機構上,另一端與工作臺10配裝。參看圖I、圖2,本專利技術的升降機構包括升降氣缸17、滑軌2、吊架22、滑輪20、板式鏈條19和配重塊18,所述升降氣缸17、滑軌2和滑輪20均安裝在工裝架I上,升降氣缸的伸縮臂與吊架22固定裝配,所述吊架22橫梁上設有與滑軌2配裝的滑塊,吊架下端通過旋轉機構與工作臺10連接,所述板式鏈條19與滑輪20配裝,其兩端分別連接吊架22和配重塊18,所述配重塊18的重量與吊架22、工作臺10、旋轉機構及工件21質量之和匹配。參看圖I、圖2,本專利技術的工裝架I安裝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水箱9與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后橋殼密封性能測試設備,它包括工裝架(1)、工作臺(10)、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密封夾緊機構、水箱(9)和控制箱(15),其特征是,所述工作臺(10)為框架結構,在工作臺的前橫梁(10?2)和后橫梁(10?3)之間設置導力桿(10?1),所述后橫梁(10?3)上設有左右對稱布置的橋殼限位塊(3),在橋殼限位塊安裝部位設置后橫梁加強板(10?4),所述后橫梁加強板(10?4)包裹在后橫梁(10?3)的外側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京坡,張宏遠,武強,
申請(專利權)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