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包括立柱(9),送風噴霧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立柱(9)的頂部設有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使用一個噴霧主機(3),噴霧主機(3)獨立安裝。立柱(9)頂部設有三個獨立外罩,獨立外罩甲(6)、獨立外罩乙(7)、獨立外罩丙(8),三個獨立外罩組成的裝置外殼形狀為上體為圓柱體,下體為圓角三面錐形向內伸出內部下端形成以空心,三個送風噴霧系統相間安裝在獨立外罩的三個錐形面內。本發明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使設備構造簡單,耗能較小,管理維修方便,可以向四面進行噴霧降溫,覆蓋范圍更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室外環境噴霧降溫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露天廣場環境降溫和公園、廣場等大型休閑娛樂場所等的噴霧降溫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今年來溫室效應加劇,城市熱島效應增強,夏季城市溫度屢創新高。在大型群眾休閑娛樂場所傳統的降溫方法是灑水降溫。目前市場上的降溫設備主要有空調、風扇等,都僅僅適用于室內,在大面積室外場所不適用。傳統的灑水降溫方法由于噴灑出的水顆粒較大,容易很快降落到地面,在空氣中吸收熱量的時間短,吸收熱量小,降溫效果不明顯。而且大的水顆粒降落到地面以后,地面容易被打濕,地面吸收水后容易產生積水,影響人們的正?;顒?。另一方面灑水降溫的方法也容易造成周圍空氣濕度增加,體感上比灑水前更悶熱。在水資源緊缺的狀況下,更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目前有關室外降溫設備很多,例如公開號為CN101298929A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室外環境降溫裝置。但這些專利技術有以下不足之處1)應用時受天氣情況限制;2)裝置復雜,成本較高,維護不便。申請號為2011103502932公開了一種懸掛式貫流風送噴霧降溫設備,其中的使用的貫流風機的使用到噴霧降溫中,但是這種噴霧降溫設備只能覆蓋一個方向,在使用中服務面積有限。
技術實現思路
I、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現有的噴霧降溫設備裝置復雜、成本較高,維護不便,同時,現有噴霧降溫設備只能覆蓋一個方向,在使用中服務面積有限。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包括立柱9,送風噴霧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立柱9的頂部設有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使用一個噴霧主機3,噴霧主機3獨立安裝。立柱9頂部設有三個獨立外罩,獨立外罩甲6、獨立外罩乙7、獨立外罩丙8,三個獨立外罩組成的裝置外殼形狀為上體為圓柱體,下體為圓角三面錐形向內伸出內部下端形成以空心,三個送風噴霧系統相間安裝在獨立外罩的三個錐形面內。送風噴霧系統包括貫流風機2和噴霧桿25,噴霧桿25設置在獨立外罩出風口 11下方,噴霧桿25設有霧化噴頭27,霧化噴頭27從獨立外罩的定位孔伸出,噴霧桿25 —端設有壓力水接口 24,通過進水管35連接噴霧主機3內的水箱28,所述進水管35和水箱3之間設有壓力泵31,壓力泵31設置在噴霧主機3內。噴霧主機3中還設有調壓閥29、過濾器30、壓力表32、電磁閥33、控制系統34,電磁閥33、壓力表32、調壓閥29安裝于壓力泵31的管道上,控制系統34與壓力泵31,電磁閥33相連,過濾器30放置于水箱28內,安裝在壓力泵31之前。所述的每個貫流風機21由折片22和風機固定片23固定安裝于每個外罩的側面上,折片22角度大于出風角度,貫流風機21風口貼合出風口 11。折片(22)折疊角度為70°,出風口 11與水平面角度為60° -65°。每個外罩中對應送風噴霧系統的上端設有進風口網罩,網罩上方設有防雨防塵保護蓋4,置每個外罩頂部,覆蓋于裝置進風口。所述立柱9為空心管,水電管線安排于立柱9內。3、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使設備構造簡單,耗能較小,管理維修方便,可以向四面進行噴霧降溫,覆蓋范圍更廣。 附圖說明圖I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正視圖。圖2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外罩整體正視圖。圖3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外罩整體俯視圖。圖4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外罩整體仰視圖。圖5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獨立外罩正視俯視圖。圖6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獨立外罩俯視左視圖。圖7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立柱視圖。圖8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折片視圖。圖9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風機固定片視圖。圖10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噴霧桿視圖。圖11為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進水系統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包括立柱9,送風噴霧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立柱9的頂部設有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使用一個噴霧主機3,噴霧主機3獨立安裝。立柱9頂部設有三個獨立外罩,獨立外罩甲6、獨立外罩乙7、獨立外罩丙8,三個獨立外罩組成的裝置外殼形狀為上體為圓柱體,下體為圓角三面錐形向內伸出內部下端形成以空心,三個送風噴霧系統相間安裝在獨立外罩的三個錐形面內。送風噴霧系統2由貫流風機21、壓力水接口 24、噴霧桿25、噴頭基座26、霧化噴頭27組成,貫流風機21有三個,分別通過折片22和風機固定片23安裝于甲乙丙外罩的側面上,折片22折疊角度為70°,出風口與水平面角度為65°左右,利用角度差形成的壓力,使風機風口貼合出風口,有利于把風和水霧吹向遠方。所用貫流風機21為220V交流風機,功率40w,出口風速大于十米每秒,水平送風距離大于四米??梢栽谟惺彝怙L的情況下將噴霧霧滴送至降溫區域,做到減少室外風造成的霧滴偏移造成的降溫效果不明顯,同時加速霧滴蒸發,增強降溫效果。其中噴霧桿25為優質不銹鋼管,可長期在戶外使用不生銹,不變色。噴霧桿25上沿長度方向依次設置矩形擋片,噴頭基座26,與外部輸入壓力水接口 24,以及與噴頭基座26相連的霧化噴頭27。矩形擋片、噴頭基座26與外部輸入壓力水接口 24均是焊接在噴霧桿25上。矩形擋片用于和獨立外罩固定,噴霧桿25有三個,與風機配套安裝在甲乙丙外罩內部。其中霧化噴頭27為不銹鋼旋流微霧降溫噴頭,最佳工作壓力在I. 5-2. OMpa,可產生大量20-40微米的微小霧滴,耗水量為30-40毫升每分鐘。這些水霧在慣流風機的作用下輸送擴散至降溫區域充分蒸發、與地面附近的高溫氣體對流傳熱,達到降溫目的,不會產生任何積水打濕地面。每個噴霧桿25上安裝四個霧化噴頭27。噴霧主機3由水箱28、調壓閥29、過濾器30、壓力泵31、壓力表32、電磁閥33、控制系統34、進水管35組成,噴霧主機3獨立安裝。其中電磁閥33、壓力表32、調壓閥29安裝于水泵的管道上的適宜位置;控制系統 34與壓力泵31,電磁閥33相連;過濾器30放置于水箱28內,安裝在水泵之前。水箱28和過濾器30主要是為系統提供凈化后的噴霧介質,防止霧化噴頭27堵塞影響降溫效果;壓力泵31,調壓閥29主要為噴霧系統提供穩定的壓力水。在壓力泵31的出口處接有壓力表32,用于顯示工作壓力,如果壓力過高或過低,可利用調壓閥29進行手動調節,以保證最佳霧化效果。所述防雨防塵保護蓋4為不銹鋼材料,安裝于外罩頂部,覆蓋于裝置進風口,防止降雨和降塵對設備的不良影響。所述三個獨立外罩材質為玻璃鋼,外形分為兩部分,上體位半圓形,下體呈椎體,獨立外罩頂部沖有進氣洞5兩個,保護蓋定位孔10 —個,一側沖有矩形出風口 11和整流罩定位孔12,出風口下方沖有霧化噴頭27定位孔13四個,底部沖有折片22定位孔14兩個,立柱9定位孔一個。獨立外罩左右邊緣錯位設計,各沖有外罩定位孔16四個,與相鄰獨立外罩螺紋連接。所述的獨立外罩安裝在空心立柱9上,立柱9頂端焊有法蘭17,立柱定位孔15與法蘭孔配合,使設備和立柱9緊密結合。所述立柱9為中空金屬材質,底部焊有法蘭18,用于連接固定,兩端各沖有管線進口 19和管線出口 20,水路和電路密集安裝于立柱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柱式氣霧雙流三面噴霧降溫設備,包括立柱(9),送風噴霧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立柱(9)的頂部設有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三個送風噴霧系統(2)使用一個噴霧主機(3),噴霧主機(3)獨立安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堅偉,吳東,林忠偉,趙黎東,陳松,拾亞男,陳勇,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同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