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瀝青脫模劑的制備方法,通過氯乙酸和已二胺在乙醇體系中的冰水浴反應,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制備了一種長效環保型瀝青脫模劑,此瀝青脫模劑是一種Bola型含氮表面活性劑乙二胺二乙酸與乙醇的締合液體系,能夠在模具表面上形成一層非遷移型的微米級薄膜,對金屬模具能起到防腐防銹的功能,其遇到憎液瀝青時能自然地通過界面作用而疏離膜表面,從而達到脫模的效果,不僅能夠解決瀝青脫模困難、脫模劑影響瀝青使用性能以及脫模后脫模劑遷移率高的問題,而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所制備的瀝青脫模劑具備長效、環境友好的優異性能,制備方法新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可應用于加工、交通、建筑建材、水利等工程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材料科學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用于加工、交通、建筑建材、水利等工程領域的長效環保型的浙青脫模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脫模劑是一種介于模具和試樣之間的功能性物質,用在兩個彼此易于粘結的物體表面的一個界面膜層,防止試樣和模具黏結的一類加工助劑。脫模劑作為涂敷物在模具表面的材料,其具有非常低的表面能,在模具表面能形成微米級厚度、熱穩定的膜層,可以讓成型試樣快速輕易脫離,且脫模劑不含有任何影響試樣品質的成分。近幾年來,脫模劑的種類層出不窮,應用領域廣泛,在不同的加工和建材行業都會應用到,但實際應用于浙青行業的脫模劑種類稀少,相關研究也較少。因此公路行業的研究院所及施工單位都一直致力于尋找一種適用于路用的浙青脫膜劑。國內路用浙青脫模劑主要有水、煤油、柴油及甘油。在浙青路面鋪設過程中,在壓路機上安裝噴水裝置,邊噴水邊碾壓路面,到達浙青與壓路機不粘結的目的,其缺點是降低了浙青路面的碾壓溫度,影響路面壓實度,從而直接影響路面使用壽命。煤油、柴油作為目前道路浙青鋪設過程脫模劑的主要使用材料,其缺點是脫模效果差,無法用于高、中溫脫模,并且煤油柴油會滲透到浙青組分中,溶解稀釋浙青,影響浙青本身的使用性能。甘油在浙青脫模過程中有少量使用,但是其成本昂貴,限制其在工業中的廣泛應用。國外也有為數不多的關于浙青脫模劑方面的研究專利,例如,美國專利R. H. Smith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作為浙青涂層的脫模劑,該脫模劑具有很好的脫模性能,但成本很昂貴。US20090038503、US20080185455、US20060141270等報道的脫模劑幾乎都是由金屬硅氧烷成分、表面活性劑以及無機和有機增稠劑等添加劑組成,這些材料的持久性差,形成的保護膜易于脫落,脫模次數不到5次,從而影響其工程進度。因此,對一種能夠親合模具而疏遠浙青的功能性長效環保型浙青脫模劑的研發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浙青脫模劑的脫模效果差,脫模后遷移率高等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制備出脫模效能優異,對環境友好的浙青脫模劑的方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浙青脫模劑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I)制備氯乙酸締合液稱取氯乙酸加入到乙醇中40 60 1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I '2 5,70 100 °C回流I 6小時,得到氯乙酸締合液;(2)制備浙青脫模劑量取乙二胺置于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氯乙酸締合液置于滴液漏斗中,以5 30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量比為I :0. 4 2. 2,均勻攪拌,O 10 °C反應2 10小時,得到浙青脫模劑。上述的步驟(I)中,稱取氯乙酸加入到乙醇中40 60 1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I :2· 5 4,70 100 °C回流I 6小時。上述步驟(I)中,稱取氯乙酸加入到乙醇中40 60 1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I :3,70 100 °C回流I 6小時,得到氯乙酸締合液。上述步驟(2)中,量取乙二胺置于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氯乙酸締合液置于滴液漏斗中,以5 30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量比為I :1. 2 2,均勻攪拌,O 10 °C反應2 10小時。上述步驟(2)中,量取乙二胺置于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氯乙酸締合液置于滴液漏斗中,以5 30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量比為I :1. 6,均勻攪拌,O 10 °C反應2 10小時。本專利技術的浙青脫模劑的制備方法,通過氯乙酸和已二胺在乙醇體系中的冰水浴反應,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制備了一種長效環保型浙青脫模劑,此浙青脫模劑是一種Bola 型含氮表面活性劑乙二胺二乙酸與乙醇的締合液體系。其中,乙二胺二乙酸中的氮原子孤對電子和金屬配位,通過化學鍵合作用在模具表面,乙二胺二乙酸的親水基團暴露在外表面,因而對浙青表現出憎油性能,其能夠在模具表面上形成一層非遷移型的微米級薄膜,對金屬模具能起到防腐防銹的功能,其遇到憎液浙青時能自然地通過界面作用而疏離膜表面,從而達到脫模的效果,不僅能夠解決浙青脫模困難、脫模劑影響浙青使用性能以及脫模后脫模劑遷移率高的問題,而且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所制備的浙青脫模劑具備長效、環境友好的優異性能,制備方法新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可應用于加工、交通、建筑建材、水利等工程領域。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技術不僅限于下述的實施方式。實施例I以9. 45 g氯乙酸為原料為例,制備浙青脫模劑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I)制備氯乙酸締合液稱取9. 45 g氯乙酸加入到28. 35 g乙醇中50 1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I :3,80 °C回流3小時,得到氯乙酸締合液。(2)制備浙青脫模劑量取15. 12 g乙二胺置于100 mL的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氯乙酸締合液置于50 mL的滴液漏斗中,以18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 即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量比為I :1. 6,磁力攪拌均勻,5 °C反應6小時,得到白色透明粘稠液狀態的浙青脫模劑,即乙二胺二乙酸與乙醇的締合液,經檢測其粘度達到60 mPa*So實施例2以9. 45 g氯乙酸為原料為例,制備浙青脫模劑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I)制備氯乙酸締合液稱取9. 45 g氯乙酸加入到23. 63 g乙醇中50 1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I :2. 5,80 °C回流3小時,得到氯乙酸締合液。(2)制備浙青脫模劑量取11. 34 g乙二胺置于100 mL的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將氯乙酸締合液置于50 mL的滴液漏斗中,以18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即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量比為I :1. 2,磁力攪拌均勻,5 °C反應6小時,得到白色透明粘稠液態的浙青脫模劑,即乙二胺二乙酸與乙醇的締合液,經檢測其粘度達到50 mPa*So實施例3以9. 45 g氯乙酸為原料為例,制備浙青脫模劑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I)制備氯乙酸締合液稱取9. 45 g氯乙酸加入到37. 80 g乙醇中50 1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I :4,80 °C回流3 小時,得到氯乙酸締合液。(2)制備浙青脫模劑量取18. 90 g乙二胺置于100 mL的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氯乙酸締合液置于50 mL的滴液漏斗中,以18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 即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量比為I :2,磁力攪拌均勻,5 °C反應6小時,得到白色透明粘稠液態的浙青脫模劑,即乙二胺二乙酸與乙醇的締合液。實施例4以9. 45 g氯乙酸為原料為例,制備浙青脫模劑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I)制備氯乙酸締合液稱取9. 45 g氯乙酸加入到18. 90 g乙醇中50 1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I :2,80 °C回流3小時,得到氯乙酸締合液。(2)制備浙青脫模劑量取3. 78 g乙二胺置于100 mL的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氯乙酸締合液置于50 mL的滴液漏斗中,以18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即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瀝青脫模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組成:(1)制備氯乙酸締合液稱取氯乙酸加入到乙醇中40~60?℃微熱溶解,氯乙酸與乙醇的質量比為1:2~5,70~100?℃回流1~6小時,得到氯乙酸締合液;(2)制備瀝青脫模劑量取乙二胺置于三口燒瓶中,通入氮氣保護,將三口燒瓶置于冰水浴中,氯乙酸締合液置于滴液漏斗中,以5~30滴/分鐘的速度滴入三口燒瓶中,氯乙酸與乙二胺的質量比為1:0.4~2.2,均勻攪拌,0~10?℃反應2~10?小時,得到瀝青脫模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亞勺,張冬梅,劉福亮,向豪,熊濤,王曉娟,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師范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