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污水的處理方法,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除去浮油,使污水在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停留6~7天,穩定水量和均勻水的濃度;pH值一級調節:將污水的pH值調至4.9~5.1;pH值二級調節:將污水的pH值調至9.9~10.1,pH值在9.9~10.1范圍內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后,攪拌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使污水排出絮凝體的變成清水,該清水進入所述斜板沉淀器的清水區;從清水區的鋸齒形溢流堰溢出的清水進入檢測槽,檢測清水的pH值,在清水中加入硫酸,將清水的pH值調至6~9通過過濾后進入中間水池即可。與現有技術相比,經本發明專利技術處理后的水質符合國家及當地環保規定的相關排放標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尤其是一種用于對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進行綜合處理的工藝方法。
技術介紹
在蓄電池生產產生的污水中,主要有害物質為硫酸,硫酸鉛和鉛膏鉛粉,此外還有少量的漂加劑、漂油、泥砂等雜質。如果直接將這些廢水排出,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對周圍的水資源環境會造成嚴重的污染。企業遷廠前原有是把污水放入有多個沉淀池進行沉淀后排出。這種有如下不足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各工位所產生的污水經過簡單的處理后就直接排到廠區外,對廠區的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尤其是會影響到廠區周圍的水資源環境。因此,對于新廠區設計需在對整個蓄電池生產線的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池合理布局的同時找到一種適合對在蓄電池生產產生的污水進行綜合處理的工藝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這種該蓄電池生產中產生污水的不同類型的污染物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出水可以回用和直接排放。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這種包括以下步驟A、除油將蓄電池生產中產生的污水先送入原水調水池的隔油池,除去浮油;同時在所述隔油池中加入進入碳酸鈣,該碳酸鈣與污水中的大顆粒物質無機酸與所述碳酸鈣反應,產生沉淀物;產生沉淀物之后,污水從通道自流進入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使污水在所述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停留6 7天,穩定水量和均勻水的濃度;B、pH值一級調節將A步驟處理后的污水泵入一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4. 9 5. I ;C、pH值二級調節污水從所述一級調節裝置溢流進入二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9. 9 10. I ;pH值在9. 9 10. I范圍內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D、混凝反應C步驟所得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后,攪拌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經攪拌后的污水從所述混凝反應裝置溢流進入斜板沉淀器,在混凝劑和助凝劑的作用下,將污水中細小的難以沉降的物質捕集,使之成為易沉降的絮凝體,所述絮凝體隨著鉛泥在重力作用下進入斜板沉淀器的污泥斗;排出所述絮凝體的污水變成清水,該清水進入所述斜板沉淀器的清水區;從清水區的鋸齒形溢流堰溢出的清水進入檢測槽,檢測清水的PH值,在清水中加入硫酸,將清水的pH值調至6 9 ;E、分離鉛泥將D步驟中的鉛泥送入壓濾機,得鉛泥產品和污水;將污水送回所述原水調水池;F、出水將D步驟中pH值在6 9范圍內的清水通過過濾后進入中間水池即可。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混凝劑為聚合硫酸鋁鐵;所述的助凝劑為聚丙烯酰胺。進一步的,所述原水調水池設有隔油池和蓄水池。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由于是通過反復的實驗找出鉛離子沉降和其它雜質沉降的最佳PH值范圍,找到經濟與高處理效率的最佳結合點,污水中鉛泥及其它雜質與水的分離效果好,處理后的水質符合國家及當地環保規定的相關排放標準。2.處理后的水可循環回用于生產及澆灌草坪和廠區內的樹木,節約了用水量,降低了成本。3、污水處理中排出的鉛泥餅可送冶煉廠,節約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述如圖I所示的包括以下步驟除油將蓄電池生產中產生的污水先送入原水調水池的隔油池,除去浮油;同時在隔油池中加入碳酸鈣,該碳酸鈣與污水中的大顆粒物質無機酸與述碳酸鈣反應,產生沉淀物;產生沉淀物之后,污水從通道自流進入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使污水在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停留6 7天,穩定水量和均勻水的濃度;原水調水池設有隔油池和蓄水池。PH值一級調節將處理后的污水泵入一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4. 9 5. I。pH值二級調節污水從一級調節裝置溢流進入二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9. 9 10. I ;pH值在9. 9 10. I范圍內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混凝反應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后,攪拌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混凝劑為聚合硫酸鋁鐵;助凝劑為聚丙烯酰胺。經攪拌后的污水從所述混凝反應裝置溢流進入斜板沉淀器,在聚合硫酸鋁鐵和聚丙烯酰胺的作用下,將污水中細小的難以沉降的物質捕集,使之成為易沉降的絮凝體,絮凝體隨著鉛泥在重力作用下進入斜板沉淀器的污泥斗;排出絮凝體的污水變成清水,該清水進入斜板沉淀器的清水區;從清水區的鋸齒形溢流堰溢出的清水進入檢測槽,檢測清水的PH值,在清水中加入硫酸,將清水的pH值調至6 9 ;分離鉛泥將鉛泥送入壓濾機,得鉛泥產品和污水;將污水送回原水調水池;出水將PH值在6 9范圍內的清水通過過濾后進入中間水池即可。由于是通過反復的實驗找出鉛離子沉降和其它雜質沉降的最佳PH值范圍,找到經濟與高處理效率的最佳結合點,污水處理中鉛泥及其它雜質與水分離效果好,處理后的水質符合國家及當地環保規定的相關排放標準。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除油將蓄電池生產中產生的污水先送入原水調水池的隔油池,除去浮油;同時在所述隔油池中加入碳酸鈣,該碳酸鈣與污水中的大顆粒物質無機酸與所述碳酸鈣反應,產生沉淀物;產生沉淀物之后,污水從通道自流進入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使污水在所述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停留6 7天,穩定水量和均勻水的濃度;B、pH值一級調節將A步驟處理后的污水泵入一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4. 9 5. I ;C、pH值二級調節污水從所述一級調節裝置溢流進入二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9. 9 10. I ;pH值在9. 9 10. I范圍內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D、混凝反應C步驟所得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后,攪拌加入的混凝劑和助凝劑,經攪拌后的污水從所述混凝反應裝置溢流進入斜板沉淀器,在混凝劑和助凝劑的作用下,將污水中細小的難以沉降的物質捕集,使之成為易沉降的絮凝體,所述絮凝體隨著鉛泥在重力作用下進入斜板沉淀器的污泥斗;排出所述絮凝體的污水變成清水,該清水進入所述斜板沉淀器的清水區;從清水區的鋸齒形溢流堰溢出的清水進入檢測槽,檢測清水的PH值,在清水中加入硫酸,將清水的pH值調至6 9 ;E、分離鉛泥將D步驟中的鉛泥送入壓濾機,得鉛泥產品和污水;將污水送回所述原水調水池;F、出水將D步驟中pH值在6 9范圍內的清水通過過濾后進入中間水池即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劑為聚合硫酸鋁鐵;所述的助凝劑為聚丙烯酰胺。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調水池設有隔油池和蓄水池。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涉及污水處理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除去浮油,使污水在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停留6~7天,穩定水量和均勻水的濃度;pH值一級調節將污水的pH值調至4.9~5.1;pH值二級調節將污水的pH值調至9.9~10.1,pH值在9.9~10.1范圍內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后,攪拌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使污水排出絮凝體的變成清水,該清水進入所述斜板沉淀器的清水區;從清水區的鋸齒形溢流堰溢出的清水進入檢測槽,檢測清水的pH值,在清水中加入硫酸,將清水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除油:將蓄電池生產中產生的污水先送入原水調水池的隔油池,除去浮油;同時在所述隔油池中加入碳酸鈣,該碳酸鈣與污水中的大顆粒物質無機酸與所述碳酸鈣反應,產生沉淀物;產生沉淀物之后,污水從通道自流進入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使污水在所述原水調水池的蓄水池中停留6~7天,穩定水量和均勻水的濃度;B、pH值一級調節:將A步驟處理后的污水泵入一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4.9~5.1;C、pH值二級調節:污水從所述一級調節裝置溢流進入二級調節裝置,檢測污水的pH值,在污水中投放氫氧化鈉,使污水的pH值調至9.9~10.1;pH值在9.9~10.1范圍內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D、混凝反應:C步驟所得的污水自流進入混凝反應裝置后,攪拌加入的混凝劑和助凝劑,經攪拌后的污水從所述混凝反應裝置溢流進入斜板沉淀器,在混凝劑和助凝劑的作用下,將污水中細小的難以沉降的物質捕集,使之成為易沉降的絮凝體,所述絮凝體隨著鉛泥在重力作用下進入斜板沉淀器的污泥斗;排出所述絮凝體的污水變成清水,該清水進入所述斜板沉淀器的清水區;從清水區的鋸齒形溢流堰溢出的清水進入檢測槽,檢測清水的PH值,在清水中加入硫酸,將清水的pH值調至6~9;E、分離鉛泥:將D步驟中的鉛泥送入壓濾機,得鉛泥產品和污水;將污水送回所述原水調水池;F、出水:將D步驟中pH值在6~9范圍內的清水通過過濾后進入中間水池即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耀文,唐榮,馮偉明,陳豪,鄭美雄,
申請(專利權)人:駱駝集團華南蓄電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