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機艙前端的主登機艙門(8)對面的備餐區(3);順航向位于備餐區(3)后的醫療區(5);位于醫療區(5)后的與行李艙(2)相鄰的洗漱區(6);以及一條貫通備餐區(3)、醫療區(5)和洗漱區(6)的縱向延伸的過道。本機艙采取一體化布置,不進行隱性分區,醫護人員乘坐位在病床之間,主治醫師乘坐位配備了電子監控設備,能夠同時對所有病人實施監控;設置了擔架進出艙門的轉彎空間(4)且過道便于擔架通行,這樣的布置使得機艙空間利用率高,病患與醫護人員的空間相對位置合理、能更加有效地實施監控和治療處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的布置,尤其涉及一種公務機的醫療用機艙內部布置。
技術介紹
飛機機艙如公務機機艙是指駕駛艙隔艙板到行李艙前部區段,現在大型的公務機機艙長度在11米左右,在醫療急救的機艙布置中,對病患與醫護人員的空間關系處理不夠細致,空間利用率不高,或相對位置不合理,不能更加有效地實施監控和治療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空間利用率高,病患與醫護人員的空間相對位置合理、能更加有效地實施監控和治療處理的醫療用飛機機艙的布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機艙前端的主登機艙門對面的備餐區;順航向位于備餐區后的醫療區;位于醫療區后的與行李艙相鄰的洗漱區;以及一條貫通備餐區、醫療區和洗漱區的縱向延伸的過道。所述的備餐區、醫療區和洗漱區之間沒有隔斷。所述的備餐區設置有供餐食制作和準備的操作臺,所述的操作臺與醫療區之間隔開一段距離,形成供進出主登機艙門的醫療擔架轉彎的過彎空間。所述的醫療區的順航向左側縱向依次設置有三張病床和主治醫師乘坐區,所述的醫療區的順航向右側設置有兩張病床,兩張病床之間設置有供醫護人員乘坐的座椅。所述的主登機艙門8入口處航向左側的醫療區5的起始病床床位與駕駛艙I隔艙板的間距為1590mm,航向右側起始病床床位與備餐區的3操作臺31后緣的間距為1460mm。所述的供醫護人員乘坐的座椅是四張朝向過道的單人座椅。所述的主治醫師乘坐區設置有單人座椅和桌子,桌子上配有監控設備,單人座椅邊的艙壁上設置有儲物柜。所述的病床床體邊配置照明燈、醫療設備接口和醫療處理時防止顛簸的扶手,床體下部設置儲藏空間,床體上方的機艙頂板安裝有輸液掛鉤。所述的操作臺上設置有加熱設備、洗滌池,所述的操作臺下面空間設置有流動食品車和冰箱,所述的操作臺上方設置有飲料架。所述的洗漱區與醫療區之間設置有可密閉的隔離門,所述的洗漱區的過道一側設置帶消毒衛生措施的洗面臺,另一側設置有座椅式馬桶。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上面描述的任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的飛行器。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按照便于監控和護理原則采取機艙一體化布置,不進行隱性分區,通過備餐區和醫療區前端位置的錯位排布,提供出足夠、合理的擔架上行和轉彎空間,過道寬度保證了擔架的進出,該布置以盡可能多的裝載原則安排了五個病員床位,醫護人員乘坐位在病床之間,保證能夠同時對所有病人實施監控,并及時向主治醫師匯報情況;位于醫療區后部的主治醫師乘坐位和儲物柜一起構成相對獨立的工作空間,并配備了電子監控設備對所有病人實施監控;洗漱區除了日常的生活起居外,還需兼顧簡易的消毒隔離、污物處理等醫用要求。這樣的飛機機艙的布置使得機艙空間利用率高,病患與醫護人員的空間相對位置合理、能更加有效地實施監控和治療處理。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施例是在以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實現過程,但是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實例。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機艙前端的主登機艙門8對面的備餐區3 ;順航向位于備餐區3后的醫療區5 ;位于醫療區5后的與行李艙2相鄰的洗漱區6 ;以及一條貫通備餐區3、醫療區5和洗漱區6的縱向延伸的過道。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備餐區3、醫療區5和洗漱區6之間沒有隔斷。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備餐區3設置有供餐食制作和準備的操作臺31,所述的操作臺31與醫療區5之間隔開一段距離,形成供進出主登機艙門8的醫療擔架轉彎的過彎空間4。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過道寬度大于醫療擔架寬度,過道寬度為870_。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醫療區5的順航向左側縱向依次設置有三張病床51和主治醫師乘坐區7,所述的醫療區5的順航向右側設置有兩張病床51,兩張病床51之間設置有供醫護人員乘坐的座椅。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主登機艙門8入口處航向左側的醫療區5的起始病床床位與駕駛艙I隔艙板的間距為1590mm,航向右側起始病床床位與備餐區的3操作臺31后緣的間距為 1460mm。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航向右側起始病床床位前設置有儲物柜56。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供醫護人員乘坐的座椅是四張朝向過道的單人座椅52。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主治醫師乘坐區7設置有單人座椅53和桌子,桌子上配有監控設備54,單人座椅53邊的艙壁上設置有儲物柜55。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病床52的床體邊配置照明燈、醫療設備接口和醫療處理時防止顛簸的扶手,床體下部設置儲藏空間,床體上方的機艙頂板安裝有輸液掛鉤。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操作臺31上設置有加熱設備、洗滌池,所述的操作臺31下面空間設置有流動食品車和冰箱,所述的操作臺31上方設置有飲料架。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洗漱區6與醫療區5之間設置有可密閉的隔離門,所述的洗漱區6的過道一側設置帶消毒衛生措施的洗面臺,另一側設置有座椅式馬桶。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上面描述的任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的飛行器。 顯然,本實施例的醫療用飛機機艙的布置使得機艙空間利用率高,病患與醫護人員的空間相對位置合理、能更加有效地實施監控和治療處理。權利要求1.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機艙前端的主登機艙門(8)對面的備餐區(3);順航向位于備餐區(3)后的醫療區(5);位于醫療區(5)后的與行李艙(2)相鄰的洗漱區(6);以及一條貫通備餐區(3)、醫療區(5)和洗漱區(6)的縱向延伸的過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備餐區(3)、醫療區(5)和洗漱區(6)之間沒有隔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備餐區(3)設置有供餐食制作和準備的操作臺(31),所述的操作臺(31)與醫療區(5)之間隔開一段距離,形成供進出主登機艙門(8)的醫療擔架轉彎的過彎空間(4)。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醫療區(5)的順航向左側縱向依次設置有三張病床(51)和主治醫師乘坐區(7),所述的醫療區(5 )的順航向右側設置有兩張病床(51),兩張病床(51)之間設置有供醫護人員乘坐的座椅。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醫護人員乘坐的座椅是四張朝向過道的單人座椅(52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治醫師乘坐區(7)設置有單人座椅(53)和桌子,桌子上配有監控設備(54),單人座椅(53)邊的艙壁上設置有儲物柜(55)。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床(52)的床體邊配置照明燈、醫療設備接口和醫療處理時防止顛簸的扶手,床體下部設置儲藏空間,床體上方的機艙頂板安裝有輸液掛鉤。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臺(31)上設置有加熱設備、洗滌池,所述的操作臺(31)下面空間設置有流動食品車和冰箱,所述的操作臺(31)上方設置有飲料架。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漱區(6)與醫療區(5)之間設置有可密閉的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療用飛機機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機艙前端的主登機艙門(8)對面的備餐區(3);順航向位于備餐區(3)后的醫療區(5);位于醫療區(5)后的與行李艙(2)相鄰的洗漱區(6);以及一條貫通備餐區(3)、醫療區(5)和洗漱區(6)的縱向延伸的過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菲,吳洪,陳碩,廖西魏,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