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及方法,所述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包括機架和控制柜,以及設于機架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機架內部設有油箱,油箱內設有導熱棒,油箱上方設有濾網,濾網上方設有定位軸,定位軸上方設有噴嘴;所述油箱與噴嘴之間通過油管依次連接有液壓泵、溢流閥和電磁換向閥。所述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方法是利用塑膠熔點溫度與金屬熔點溫度的不同,對塑膠產品進行加熱處理,使塑膠軟化熔融后與金屬分離。借助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設備和方法所回收的金屬嵌件干凈無殘膠,無變形,無氧化,保證了回收金屬件的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及分離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在注塑成型中,模內注塑成型技術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特別是在手機的制造中,往往需要用到模內注塑成型技術,模內注塑成型技術使得塑膠與金屬結合在一起。在一個手機構件中金屬件的成本價高達構件成本的90%,而在手機的制造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不良品,所以若能對這些不良品中的金屬件進行回收以及再利用,無疑能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目前的手機行業里面,有很多工廠的回收方法都比較粗糙,有不少工廠采用了先利用化學藥水對手機塑膠產品進行幾個小時的浸泡,待塑膠與溶劑反應溶解后從而取出金屬件的方法。這無疑會導致回收效率低下以及提高工人的勞動強度,回收成本高,不環保,且金屬表面易粘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快速對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及方法,不但不會對塑膠制品中的金屬造成破壞,保證其品質,還能實現回收過程的自動化,從而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包括機架和控制柜,以及設于機架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機架內部設有油箱,所述油箱內設有導熱棒,油箱上方設有濾網,所述濾網上方設有定位軸,所述定位軸上方設有噴嘴,所述油箱與噴嘴之間通過油管依次連接有液壓泵、溢流閥和電磁換向閥。所述定位軸兩端分別設有轉盤,包括左轉盤和右轉盤,所述左轉盤通過電機帶動其轉動,所述右轉盤為從動轉盤。所述左轉盤和右轉盤為磁力轉盤。所述濾網包括頂層濾網和底層濾網;所述底層濾網呈碗狀,邊沿設有濾孔。所述控制面板集成有溫控儀。根據上述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塑膠熔點溫度與金屬熔點溫度的不同,對塑膠產品進行加熱處理,使塑膠軟化熔融后與金屬分離,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a.用定位軸穿過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定位孔,將塑膠產品固定; b.加熱導熱油,控制其溫度在200-400攝氏度之間; c.將已加熱的導熱油噴射于塑膠產品上,對塑膠產品進行加熱和沖刷,同時定位軸帶動塑膠產品旋轉; d.通過頂層濾網過濾軟化掉落的塑膠與導熱油; e.底層濾網收集步驟d過濾得到的導熱油,沉積分層后分離導熱油和塑膠。行業中現有技術主要為溶劑溶解方法或高溫燃燒方法。與之相比,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及方法存在一下有益效果其一,使用該設備和方法回收金屬件干凈無殘膠,無變形,無氧化,保證了回收金屬件的質量;其二,該設備和方法利用高壓高溫油的沖洗使金屬件與塑膠自動分離,工作效率高,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附圖說明 圖I是本專利技術分離設備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分離設備內部結構剖視 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塑膠產品結構示意 圖4是本專利技術定位軸結構示意 圖5是本專利技術濾網結構示意圖。圖中1-電機,2-控制柜,3-導熱棒,4-控制面板,5-液壓泵,6-溢流閥,7-電磁換向閥,8-定位軸,9-噴嘴,10-塑膠產品,1001-塑膠部分,1002金屬部分,1003定位孔,11-左轉盤,12-右轉盤,13-頂層濾網,14-底層濾網,1401-濾孔。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2所示,控制面板4上集成了溫控儀,通過導熱棒3對油箱中的導熱油進行加熱,使導熱油的溫度達到塑膠的軟化溫度。該裝置中溫控儀的控溫范圍為O到400°C,一般塑膠的熔點不會超過400°C。要使塑膠軟化,則溫度必須控制在塑膠的玻璃化溫度與熔點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油溫控制在200-400°C。在液壓泵5的作用下,已加熱的高溫導熱油依次通過液壓泵5、溢流閥6、電磁換向閥7,最后到達噴嘴9,從噴嘴9中噴射出來。導熱油對塑膠產品10進行加熱,由于導熱油是高壓噴射出來,所以對塑膠產品又起到沖刷作用。在高溫導熱油的加熱下,塑膠產品10上面的塑膠部分1001軟化,經過導熱油的沖刷,塑膠部分1001與金屬部分1002剝離。在重力的作用下,塑膠部分1001掉落至頂層濾網13上,導熱油則穿過頂層過濾網,再通過底層濾網14上的濾孔1401回流至油箱。圖1、2中,電磁換向閥7相當于噴嘴的開關,在電磁換向閥7通電時,導熱油可以通過電磁換向閥7到達噴嘴9 ;在電磁換向閥7斷電時,電磁換向閥7中的油路被堵塞,導熱油無法通過電磁換向閥7,也就無法到達噴嘴9。圖1、2中,溢流閥6起到限壓和卸荷的作用,旋轉溢流閥6上面的調壓手輪可以設置溢流閥6的限壓值,當液壓泵5的輸出壓力達到溢流閥6設置的限壓值時,溢流閥6的卸油口打開,這時油液通過溢流閥6時,會有一部分通過卸油口回到油箱,此時溢流閥6起到限壓作用。當電磁換向閥7斷電關閉時,導熱油無法通過電磁換向閥7,如果此時液壓泵還處于工作狀態,導熱油到達電磁換向閥7時,由于油路堵塞,油路中的壓力急劇增大,當壓力達到溢流閥6的限壓值時,溢流閥6的卸油口打開,所有的導熱油通過卸油口回到油箱中,此時,溢流閥6起到卸荷作用。溢流閥6保證油路中的壓力始終不會超過調壓手輪所設置的壓力值,起到保護液壓系統的作用。如圖3所示,塑膠產品10 —般都是中心部分為金屬部分1002,外圍部分為塑膠部分1001,塑膠產品10有三個定位孔1003。將定位軸8穿過定位孔1003,就可以對塑膠產品10進行定位。如圖4所示,左轉盤11和右轉盤12都是帶有磁力的轉盤,左轉盤11由步進電機I帶動,右轉盤12是從動轉盤,將定位軸8穿過多個塑膠產品10的定位孔1003,定位軸8的端部在磁場力的作用下,被吸附于轉盤表面,啟動電機1,電機帶I動左轉盤11轉動,從而帶動定位軸8及定位軸8上的塑膠產品10轉動。如圖5所示,頂層過濾網13上布滿了小孔,小孔的孔徑很小,將被沖刷脫落的塑膠部分1001與流體的導熱油分離;底層過濾網14呈碗狀,邊沿設有濾孔1401。底層過濾網14是起到過濾掉塑膠熔體的作用,當導熱油的溫度超過塑膠的熔點時,塑膠不再處于軟化狀態,而是處于流體狀態,這時,塑膠熔體和導熱油就會一起通過頂層濾網13到達底層濾網14,由于底層濾網14中間往下凹,塑膠熔體和導熱油會先集中在底層濾網14碗部,由于塑膠熔體的密度大于導熱油的密度,所以塑膠熔體會沉在導熱油底部,浮在塑膠熔體上面的導熱油當積累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就會從底層過濾網14邊緣的濾孔1401流回油箱。 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根據上述設備結構進行塑膠產品中金屬和塑膠分離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用定位軸穿過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定位孔,將塑膠產品固定; 步驟2、加熱導熱油,控制其溫度在200-400攝氏度之間; 步驟3、將已加熱的導熱油通過液壓泵加壓,高速噴射于塑膠產品上,對塑膠產品進行加熱和沖刷,同時定位軸帶動塑膠產品旋轉; 步驟4、通過頂層濾網過濾軟化掉落的塑膠與導熱油; 步驟5、底層濾網收集步驟d過濾得到的導熱油,沉積分層后分離導熱油和塑膠。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應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以上說明。對于本
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均應視為由本專利技術所提交的權利要求確定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膠產品中金屬嵌件的分離設備,包括機架和控制柜(2),以及設于機架上的控制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內部設有油箱,所述油箱內設有導熱棒(3),油箱上方設有濾網,所述濾網上方設有定位軸(8),所述定位軸(8)上方設有噴嘴(9),所述油箱與噴嘴(9)之間通過油管依次連接有液壓泵(5)、溢流閥(6)和電磁換向閥(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仕放,
申請(專利權)人:鄒仕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