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血吸蟲病的中藥。
技術介紹
我國南方河流中的具殼類動物中攜帶血吸蟲,經多年滅治,大部分已被消滅,但是近年來有所抬頭,又出現血吸蟲感染病例。被血吸蟲感染后,出現肝硬化、腹水多,俗稱大肚子病。這種病對人體危害較大,甚至死亡。目前還沒有治療血吸蟲病的良藥。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血吸蟲病的中藥,對我國南方受血吸蟲病感染者提供了一種服用方便,價格低,療效好的中藥。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血吸蟲病的中藥,是由白花蛇舌草、金銀花、苦參、三棱和當歸制成,其配料比為白花蛇舌草20-30g、金銀花35-45g、苦參15_18g、三棱30_40g和當歸40_45g。一種治療血吸蟲病的中藥的制備方法,是將白花蛇舌草20_30g、金銀花35_45g、苦參15-18g、三棱30-40g、當歸40-45g ;加3-5倍量水,煮1-2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加適量淀粉,制成丸劑,即得。方解I、白花蛇舌草,其味苦、性甘寒,具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臨床治療痢疾、黃疸。《廣西中草藥》曰“清熱解毒、活血利尿,針對病因故為君藥。2、苦參,苦寒,可清熱燥濕殺蟲。《本經》曰“主心腹結氣,逐水補中除癰腫”。3、金銀花主脹滿下利,消癰散毒,補虛療風。清熱解毒,治療諸瘡熱毒。4、三棱破血行氣消積,主治氣血凝滯,治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5、當歸補血益氣。綜上可知組方合理,針對性強。本專利技術經21例血吸蟲感染者服用,有效率顯效64%,治愈11%,有效20%,無效5%。服用方法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5-8g。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一種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血吸蟲病的中藥,其特征是由白花蛇舌草、金銀花、苦參、三棱和當歸制成,其配料比為:白花蛇舌草20?30g、金銀花35?45g、苦參15?18g、三棱30?40g、當歸40?45g。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