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包括:通關藤20-30份、香附40-50份,蜇蟲40-50份,枳實30-40份、連翹20-30份、海藻40-50份、檳榔40-50份、木通30-40份、梔子20-30份、三棱20-30份、薄荷40-50份、木香20-30份、黃柏40-50份、青皮40-50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疏肝熄風潤燥通絡化疲之功,用于對癥治療圍更年期子宮肌瘤,具有確切療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
技術介紹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險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本病確切病因不明,現代西醫學采取性激素或手術治療,尚無其他理想療法。子宮肌瘤不但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險腫瘤,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30歲、 50歲女性中發病率較高,其發病率約20-30%,但2/3肌瘤患者可沒有明顯癥狀,往往是通過體檢偶爾發現,故實際患病率遠遠超過此數。與早年相比,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這三類女性。婦科專家介紹,子宮肌瘤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是導致子宮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這三種行為模式,是造成內分泌紊亂,導致激素分泌過剩的罪魁禍首。手術仍然是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手段,因為子宮肌瘤行子宮切除術,嚴重影響婦女健康。故近年來對肌瘤的中西醫治療研究日益重視。中醫藥為主的保守治療,療效肯定,免除了部分患者的手術痛苦,具有很好的治療前景。子宮肌瘤的手術主要指子宮切除術(包括全切和半切)、子宮肌瘤剔除術,切除術一般適用于子宮> 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肌瘤雖不大但癥狀明顯,或肌瘤增長快不能排除惡性者;而剔除術主要是適用于35歲以下,除了手術治療,另外還有藥物治療,一般是適用于一些肌瘤尚小,癥狀不明顯,近絕經期或全身身體情況較差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現在還有一種子宮動脈血管結扎或血管栓塞法的治療,不過手術后肌瘤雖會縮小,但仍存在。口服中藥治療子宮肌瘤,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具有花錢少,無風險,無后遺癥,確實見效治愈率高的特點。見于本病原因不同,臨床需要更多用藥選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該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通關藤20-30份、香附40-50份,蜇蟲40_50份,枳實30_40份、連翹20_30份、海藻40-50份、檳榔40-50份、木通30-40份、桅子20-30份、三棱20-30份、薄荷40-50份、木香20-30份、黃柏40-50份、青皮40-50份。優選重量配比為通關藤30份、香附40份,蜇蟲40份,枳實30份、連翹30份、海藻45份、檳榔45份、木通30份、桅子20份、三棱25份、薄荷50份、木香20份、黃柏50份、青皮40份。所述的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專利技術所述治療子宮肌瘤的上述配方的中藥,直接水煎制成湯劑后服用。本專利技術所述治療子宮肌瘤的上述配方的中藥,通過常規水提取或者乙醇提取后,經常規過濾分離出濾液和濾渣,濾液經常規濃縮、干燥成干浸膏粉后,按常規配入適當輔料后,再通過常規成型工藝制備成膠囊劑、顆粒劑、片劑、散劑或丸藥等口服劑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本專利技術具有疏肝熄風潤燥通絡化疲之功,用于對癥治療圍更年期子宮肌瘤,具有確切療效。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限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按下列配比稱取中藥原料藥通關藤30份、香附40份,蜇蟲40份,枳實30份、連翹30份、海藻45份、檳榔45份、木通30份、桅子20份、三棱25份、薄荷50份、木香20份、黃柏50份、青皮40份。制備方法為A、將上述各原料藥粉碎,過一號篩(10目),加水室溫下浸泡3小時,然后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用水量均為藥材總質重的8倍,每次煎煮提取保持微沸O. 5小時,合并三次提取液,用400目濾布過濾,分離出濾液和濾洛。B、將A步驟的濾液常壓下加熱濃縮至Ig藥材/ml,冷卻、靜置至室溫,攪拌下緩慢加入藥材總質重的I. 7倍量的95% (質量濃度)乙醇,使乙醇終濃度為60%,靜置至沉淀完全,抽濾分離濾液和濾渣;C、將B步驟的濾渣用質量濃度為60%的乙醇洗滌,直至洗滌液無色,將洗滌液并入B步驟的濾液中,回收乙醇,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粉。實施例2按下列配比稱取中藥原料藥通關藤30份、香附40份,蜇蟲40份,枳實30份、連翹30份、海藻45份、檳榔45份、木通30份、桅子20份、三棱25份、薄荷50份、木香20份、黃柏50份、青皮40份。制備方法為將上述各原料藥粉碎,過一號篩(10目),加水室溫下浸泡I小時,然后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用水量均為藥材總質重的12倍,每次煎煮提取保持微沸I小時,合并三次提取液,用400目濾布過濾,分離出濾液和濾渣,對濾液進行常規噴霧干燥,即為本專利技術的散劑。實施例3按下列配比稱取中藥原料藥通關藤30份、香附40份,蜇蟲40份,枳實30份、連翹30份、海藻45份、檳榔45份、木通30份、桅子20份、三棱25份、薄荷50份、木香20份、黃柏50份、青皮40份。制備方法為經過與實施例I相同的方法制得干浸膏粉(過80目篩),將所述干浸膏粉與粉微晶纖維素按8 2的質量比混合,研磨,過80目篩,混勻,噴藥材總質重的20%的質量濃度為90%的乙醇制軟材,過40目篩制成顆粒,于60°C烘箱干燥,整粒,得40-80目顆粒,加入I %的硬脂酸鎂,分裝于O號膠囊中,平均裝量為O. 4g,即得本專利技術的膠囊劑。實施例4按下列配比稱取中藥原料藥通關藤30份、香附40份,蜇蟲40份,枳實30份、連翹30份、海藻45份、檳榔45份、木通30份、桅子20份、三棱25份、薄荷50份、木香20份、黃柏50份、青皮40份。制備方法為經過與實施例I相同的方法制得干浸膏粉(過80目篩),將所述干浸膏粉與可溶性淀粉和木糖醇粉按4 5 I. 8的質量比均勻混合,噴藥材總質重的30%的質量濃度為50%的乙醇制軟材,過12目篩制粒,60°C烘干,整粒,分裝,即得本專利技術的顆粒劑。 實施例5按下列配比稱取中藥原料藥通關藤30份、香附40份,蜇蟲40份,枳實30份、連翹30份、海藻45份、檳榔45份、木通30份、桅子20份、三棱25份、薄荷50份、木香20份、黃柏50份、青皮40份。制備方法為經過與實施例I相同的方法制得干浸膏粉(過80目篩),將所述干浸膏粉與梭甲基纖維素鈉、淀粉、微晶纖維素和polyplasdone XL按8 : O. 5 : O. 5 : O. 3 : O. 4的質量比均勻混合,噴藥材總質重的30%的質量濃度為50%的乙醇制軟材,擠壓過22目篩網,60°C烘干,通過22目和30目篩整粒,得22目-30目大小的顆粒,外加藥材總質重的3%的崩解劑polyplasdone XL,混合均勻,壓片,即得本專利技術的片劑。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 通關藤20-30份、香附40-50份,蜇蟲40-50份,枳實30-40份、連翹20-30份、海藻40-50份、檳榔40-50份、木通30-40份、桅子20-30份、三棱20-30份、薄荷40-50份、木香20-30份、黃柏40-50份、青皮40-50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 通關藤30份、香附40份,蜇蟲40份,枳實30份、連翹30份、海藻45份、檳榔45份、木通30份、桅子20份、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通關藤20?30份、香附40?50份,蜇蟲40?50份,枳實30?40份、連翹20?30份、海藻40?50份、檳榔40?50份、木通30?40份、梔子20?30份、三棱20?30份、薄荷40?50份、木香20?30份、黃柏40?50份、青皮40?5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德成,崔洋,高永清,郎琳,王磊,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