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由中藥材和輔料制備而成,所述中藥材組分重量份如下:黃芪26-33份、蒲公英26-33份、白術12-18份、紫花地丁12-18份、仙鶴草12-18份、敗醬草12-18份、桂枝12-18份、當歸8-12份、川楝子8-12份、升麻4-6份和五倍子4-6份。本發明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在熏洗時依靠其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于患部,使患部腠理疏通、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清熱利濕、活血消腫、收斂止痛的效果,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降低炎性區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熏洗后經絡疏通,氣血調和,有舒適輕松之感,總體療效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醫藥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通常是由于肛門附近的靜脈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的,多見于經常站立者和久坐者,病癥表現多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與工作,住院患者多選擇手術治療。然而術后肛門墜脹是痔瘺手術后普遍存在的一個癥狀,其原因可能與手術、炎癥刺激排便感受器有關。患者常有肛門異物感、里急后重、便意頻頻,登廁且無便,每日下午及晚問明顯,休息及晨起后減輕,患者十分痛苦,同時也影響了疾病的恢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可明顯改善痔瘺手術患者肛門墜脹,效果顯著。本專利技術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由中藥材和輔料制備而成,所述中藥材組分重量份如下黃芪26-33份、蒲公英26-33份、白術12-18份、紫花地丁12-18份、仙鶴草12-18份、敗醬草12-18份、桂枝12-18份、當歸8_12份、川楝子8_12份、升麻4-6份和五倍子4-6份。本專利技術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材組分優選重量份如下黃芪30份、蒲公英30份、白術15份、紫花地丁 15份、仙鶴草15份、敗醬草15份、桂枝15份、當歸10份、川楝子10份、升麻5份和五倍子5份。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所述的輔料包括防腐劑。再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所述的防腐劑為羥苯乙酯。本專利技術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稱取黃苗、蒲公英、白術、紫花地丁、仙鶴草、敗醬草、桂枝、當歸、川楝子、升麻和五倍子,洗凈去雜,晾干,粉碎成顆粒,加入藥材重量10-15倍量的水煎煮1-1. 5h,過濾,收集濾液;再在藥渣中加入藥材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O. 5-lh,過濾,收集濾液,將兩次濾液合并,濃縮至溶液體積藥材重量=1 2的藥物浸膏,然后按常規加入95%的乙醇進行水提醇沉,慢加快攪,使溶液的乙醇濃度達到70%,置冰箱冷藏過夜。第2日將醇沉液抽濾,收集濾液,回收乙醇,得到濃度為溶液體積藥材重量=1 I的藥物浸膏,并按重量百分比0.1%加入防腐劑羥苯乙酯,最后加水稀釋,分裝即可。本專利技術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制劑的使用方法為每次取I袋放入坐浴盆中,加1000毫升開水(開水溫度在90°C-100°c ),先熏洗,后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20min,3-5天為I個療程。進行中藥熏洗前護士應囑患者排大小便;熏洗時宜做好護理,使熏洗環境安靜舒適,室溫適宜;熏洗時冬季應注意保暖,夏季應避免受涼。患者坐位熏洗時,應囑患者讓患部以盡量貼近又不觸及液面為宜;患者坐浴時,應囑患者讓患部全部浸沒在藥液中。熏洗藥液溫度應保持50-70°C,浸泡坐浴溫度應保持38-43°C。熏洗藥液溫度不可太熱,以免燙傷皮膚或黏膜,也不可太涼。由于熏洗時間較久,所以藥涼須再加熱,只有持 續溫熱熏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患者包扎部位熏洗時,應先揭去敷料,熏洗完畢,重新更換無菌敷料。根據中醫藥史料記載,上述中藥材的藥理活性如下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潘痛。選自干燥蒲公英的全草。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選用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莖。紫花地丁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等。選用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仙鶴草收斂止血,止痢,殺蟲。廣泛用于各種出血之證,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血、衄血,赤白痢疾,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傷出血等證。敗醬草又名山苦荬,選用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敗醬草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用于腸癰,肺癰高熱,咳吐膿血,熱毒瘡疔,瘡癤痛腫,胸腹疼痛,闌尾炎,腸炎、痢疾,產后腹痛,痛經。桂枝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選用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選用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川楝子又名金鈴子,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川楝子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升麻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于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本專利技術選用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 Kom.的干燥根莖。五倍子:斂肺;止汗!腸;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虛久咳;自汗盜汗;久痢久瀉;脫肛;遺精;白濁;各種出血;癰腫瘡癤。本專利技術選用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chinensis Mill.)樹上寄生倍姆科昆蟲角倍姆或倍蛋姆后形成的蟲癭。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中藥組合物應用于痔瘺手術患者的術后熏洗,發現明顯改善了痔瘺手術患者肛門墜脹,效果滿意。該藥在熏洗時依靠其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于患部,使患部腠理疏通、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清熱利濕、活血消腫、收斂止痛的效果,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降低炎性區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熏洗后經絡疏通,氣血調和,有舒適輕松之感,總體療效顯著。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I處方黃芪30克、蒲公英30克、白術15克、紫花地丁 15克、仙鶴草15克、敗醬草15克、桂枝15克、當歸10克、川楝子10克、升麻5克、五倍子5克。制備方法稱取黃芪、蒲公英、白術、紫花地丁、仙鶴草、敗醬草、桂枝、當歸、川楝子、升麻和五倍子,洗凈去雜,晾干,粉碎成顆粒,加入藥材重量10-15倍量的水煎煮1-1. 5h,過濾,收集濾液;再在藥渣中加入藥材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O. 5-lh,過濾,收集濾液,將兩次濾液合并,濃縮至溶液體積藥材重量=1 2的藥物浸膏,然后按常規加入95%的乙醇進行水提醇沉,慢加快攪,使溶液的乙醇濃度達到70%,置冰箱冷藏過夜。第2日將醇沉液抽濾,收集濾液,回收乙醇,得到濃度為溶液體積藥材重量=1 I的藥物浸膏,并按重量百分比O. 1%加入防腐劑羥苯乙酯,最后加水稀釋至300毫升,按每袋100毫升分裝。實施例2處方黃芪33克、蒲公英26克、白術12克、紫花地丁 12克、仙鶴草18克、敗醬草18克、桂枝12克、當歸12克、川楝子8克、升麻6克、五倍子6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熏洗治療痔瘺術后肛門墜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中藥材和輔料制備而成,所述中藥材組分重量份如下:黃芪26?33份、蒲公英26?33份、白術12?18份、紫花地丁12?18份、仙鶴草12?18份、敗醬草12?18份、桂枝12?18份、當歸8?12份、川楝子8?12份、升麻4?6份和五倍子4?6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芹,孟麗芳,李巖華,李寶絢,
申請(專利權)人:陳興旺,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