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
技術介紹
現代醫學認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病毒已知有10種100型以上,其中鼻病毒約占50%。感冒是病毒感染于人體,局限于鼻腔及咽喉時的疾病,部分患者有細菌混合感染,本病常合并有發熱。國外有人通過實驗 證明,感冒是病人通過手的接觸而傳染給健康人的。感冒多由于受涼(暑熱)使上呼吸道粘膜過敏引起。近年來城鄉空氣的污染也使過敏體質和過敏反應的人增多。目前西醫尚無特殊的有效治療方法,只限于對癥治療。國內用中醫藥治療感冒,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且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臨床上收到了明顯療效。其中解毒清熱法是治療外感發熱的重要方法。方中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為君藥;蒲公英清熱解毒,利濕,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共為臣藥。甘草調和諸藥。四味藥物共同作用,相互配合,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由上述原料經過提取制備而成的消炎退熱沖劑、消炎退熱合劑,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目前消炎退熱制劑的制備工藝不夠理想,會導致部分有效成分的損失。因此,我們在原來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實驗摸索,和藥效學實驗反復比較,采用改進后的工藝制成了片劑、軟膠囊劑、滴丸劑、微丸等劑型。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產品的不足,本專利技術采用揮發油包合等先進技術等先進、科學、合理的制備方法,盡可能的除去雜質,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顯著的治療感冒及各種瘡癤腫痛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I)原料藥重量份組成為大青葉8份、蒲公英8份、紫花地丁 3份、甘草I份;(2)取上述重量份紫花地丁加8-14倍水,水蒸氣蒸餾法 ...
【技術保護點】
用于治療感冒及各種瘡癤腫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紫花地丁揮發油包合物0.2?0.4份,大青葉、蒲公英、甘草與紫花地丁藥渣的提取物6?10份和所需的輔料制備而成,其制備方法為:(1)原料藥重量份組成為:大青葉8份、蒲公英8份、紫花地丁3份、甘草1份;(2)取上述重量份紫花地丁加8?14倍水,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1?3小時,收集的揮發油,緩緩加入到適量HP?β?CD制成的飽和溶液中,制備成包合物備用;提取揮發油后的水溶液備用;取上述重量份大青葉、蒲公英、甘草與紫花地丁藥渣合并,用8?14倍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和上述紫花地丁的水溶液,濃縮后加入3倍量95%乙醇,攪勻,靜置24小時后,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浸膏,真空干燥,得到提取物,備用;(3)取上述包合物和提取物加入所需的輔料可制成片劑、軟膠囊劑、滴丸劑、微丸等制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吉慶,王興海,陳亞龍,曹林林,唐志書,袁武會,張濤,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中醫學院制藥廠,陜西中醫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