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涉及機電制造領域,尤其涉及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制作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導磁環和瓦形磁鐵,導磁環的外徑等于外殼的內徑,從而使得導磁環能內嵌于外殼內,導磁環的內徑上均設有T型凸塊,磁鐵固定穴由導磁環內之T型凸塊相隔產生。導磁環內之磁鐵固定穴之間設有能精確控制瓦形磁鐵的S極與N極的肋寬,瓦形磁鐵為兩側薄、中間厚的弦波表磁設計,瓦形磁鐵被固定在導磁環的磁鐵固定穴內,導磁環內嵌于外殼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更好地固定了瓦形磁鐵,使得電動機或發電機運轉更為平穩,效率更高,制作簡單,減小了電機的噪音,導磁性能高且制作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
本技術涉及機電制造領域,尤其涉及電動機或發電機的轉體制作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外轉式無刷式電動機或發電機內的外轉子常用的制作方式有以下三種鐵氧系橡膠條形磁鐵卷圓呈環形或注塑環形的塑膠磁鐵、稀土類的環形磁鐵和用燒結瓦形磁鐵拼接成的環形磁鐵。鐵氧系橡膠環條或塑膠磁鐵形磁鐵雖較易成形,但因其材料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橡膠塑膠,故磁鐵磁能不高;而稀土類的環形磁鐵雖磁能較好,但因資源有限且價格昂貴,因而成本比較高;在鐵氧系的磁鐵成形中,燒結瓦形磁鐵具有磁能高且價格低的優點,因而被廣泛使用,但因其與外殼結合方式都以粘膠固定,隨時間的積累,瓦形磁鐵易發生脫落,且在裝配過程中不易準確定位,使得電動機或發電機的電子換相不準確,運轉不夠平穩,且易因為磁鐵脫落而造成馬達卡死的現象出現。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技術中的缺陷及改善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磁路結構,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能更好地固定瓦形磁鐵且不會出現磁鐵脫落的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本技術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包括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導磁環和瓦形磁鐵,導磁環的外徑等于外殼的內徑,從而使得導磁環能內嵌于外殼內,導磁環的內徑上均設有磁鐵固定穴,磁鐵固定穴由導磁環內之T型凸塊相隔產生,導磁環內兩個磁鐵固定穴之間設有能精確控制瓦形磁鐵的S極與N極的肋寬。瓦形磁鐵為兩側薄、中間厚的弦波表磁設計,瓦形磁鐵被固定在導磁環的磁鐵固定穴中,外殼厚度可沿導磁環的外徑壁厚設計設置,導磁環內嵌于外殼內,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可采用較薄的材料制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的優點為能更好地固定瓦形磁鐵,不會出現因磁鐵脫落而造成電動機或發電機卡死的情況。可使電動機或發電機的電子換相角度更準確,使電動機或發電機運轉平穩,減小了電機的噪音,提升性能且制作成本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內部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f 2所示,本技術包括外轉子轉體I的外殼101、導磁環102和瓦形磁鐵 103,導磁環102的外徑等于外殼101的內徑,從而使得導磁環102能內嵌于外殼101內,導磁環102的內徑上均設有T型凸塊1021,磁鐵固定穴由T型凸塊1021相隔產生,導磁環102 內兩磁鐵固定穴間設有能精確控制瓦形磁鐵103的S極與N極的肋寬,瓦形磁鐵103為兩3側薄、中間厚的弦波表磁設計,瓦形磁鐵103被固定在導磁環102的兩個T型凸塊1021之間,夕卜殼101厚度可沿導磁環102的外徑壁厚設計設置,導磁環102內嵌于外殼101內,夕卜轉子轉體I的外殼101采用較薄的材料制作。導磁環102內的T型凸塊1021能固定瓦形磁鐵103,使得瓦形磁鐵103更好地被固定住,不易發生偏移,且不會出現因磁鐵脫落而造成電動機或發電機卡死的情況。導磁環 102內兩磁鐵固定穴間的T型凸塊1021設置的肋寬能精確地控制瓦形磁鐵N極與S極的位置,使得電動機或發電機的電子換相角度更準確,從而使得電動機運轉平穩,提高效率。導磁環102的外徑壁厚設計,使得選用較薄的板材或管材作為轉體外殼101時不會出現磁導不足或漏磁的狀況,從而降低了外殼的制作成本。瓦形磁鐵103的兩側薄、中間厚的弦波表磁設計,讓轉體I在磁鐵N極、S極轉換時換極振動降低,使電動機或發電機運轉平穩,避免轉體I在磁鐵N極、S極換極振動時產生高頻共鳴噪音。權利要求1.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主要包括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和瓦形磁鐵, 其特征在于,在外轉子轉體的外殼與瓦形磁鐵間設置導磁環,導磁環的外徑等于外殼的內徑,導磁環的內徑上均設有磁鐵固定穴,磁鐵固定穴由導磁環內之T型凸塊相隔產生,瓦形磁鐵固定于導磁環內的磁鐵固定穴中,導磁環內嵌于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瓦形磁鐵為兩側薄、中間厚的弦波表磁設計,瓦形磁鐵卡于導磁環的磁鐵固定穴中。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導磁環內兩磁鐵固定穴間設有能精確控制瓦形磁鐵的S極與N極的肋寬。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夕卜殼厚度可沿導磁環的外徑壁厚設計設置,外殼采用較薄的材料制作。專利摘要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涉及機電制造領域,尤其涉及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制作領域。本技術包括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導磁環和瓦形磁鐵,導磁環的外徑等于外殼的內徑,從而使得導磁環能內嵌于外殼內,導磁環的內徑上均設有T型凸塊,磁鐵固定穴由導磁環內之T型凸塊相隔產生。導磁環內之磁鐵固定穴之間設有能精確控制瓦形磁鐵的S極與N極的肋寬,瓦形磁鐵為兩側薄、中間厚的弦波表磁設計,瓦形磁鐵被固定在導磁環的磁鐵固定穴內,導磁環內嵌于外殼內。本技術更好地固定了瓦形磁鐵,使得電動機或發電機運轉更為平穩,效率更高,制作簡單,減小了電機的噪音,導磁性能高且制作成本低。文檔編號H02K1/27GK202749921SQ20122038036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日專利技術者翁棟梁 申請人:東莞市允達實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永磁電動機或發電機的外轉子轉體結構,主要包括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和瓦形磁鐵,其特征在于,在外轉子轉體的外殼與瓦形磁鐵間設置導磁環,導磁環的外徑等于外殼的內徑,導磁環的內徑上均設有磁鐵固定穴,磁鐵固定穴由導磁環內之T型凸塊相隔產生,瓦形磁鐵固定于導磁環內的磁鐵固定穴中,導磁環內嵌于外轉子轉體的外殼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翁棟梁,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允達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