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雙組四鏡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由印刷電路板、動觸件、動觸件組合框、主副鏡切換開關鍵、面板、座板和開關構成,原控制后視鏡折疊的開關按鍵改為后視鏡主副鏡切換開關鍵,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中間設有用于面板鉸接定位的鉸接孔,下方中心設有用于撥動觸件組合框的撥桿,所述的動觸件組合框設有用于與靜處點分開和接通的動觸件;所述的開關體的上端設有用于限制動觸件組合框活動方向的導框條,邊緣設有用于與面板扣孔相扣裝的面板扣鉤,下端邊緣設有用于與座板扣鉤相扣裝的座板扣孔;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的一面設有用于起開關作用的靜觸點,另一面設有印刷電路和接插腳;所述的座板邊緣設有用于與開關體的座板扣孔相扣的座板扣鉤,下部設有插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后視鏡轉向開關,特別是涉及一種雙組四鏡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技術背景 目前汽車駕駛員為了看清車后情況,都用手去掰動調節汽車的主鏡和副鏡(廣角鏡)的角度,司機做此操作需停車進行,操作麻煩且容易影響司機的駕駛質量,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利用電動控制開關來控制汽車廣角鏡的開關已相繼問世,此類的電動開關一般安裝在方向盤上或駕駛臺上、司機能方便觸及的位置,但現有的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開關結構復雜、零件繁多、難裝配,且多為單組雙鏡結構,控制多向鏡時需安裝多組開關,操作不便,影響司機的安全駕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組四鏡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其為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一體化的開關結構節省車的空間。本技術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主要由印刷電路板、動觸件、動觸件組合框、主副鏡切換開關鍵、面板、座板和開關構成,其特征是原控制后視鏡折疊的開關按鍵改為后視鏡主副鏡切換開關鍵,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中間設有用于面板鉸接定位的鉸接孔,下方中心設有用于撥動觸件組合框的撥桿,所述的動觸件組合框設有用于與靜處點分開和接通的動觸件;所述的開關體的上端設有用于限制動觸件組合框活動方向的導框條,邊緣設有用于與面板扣孔相扣裝的面板扣鉤,下端邊緣設有用于與座板扣鉤相扣裝的座板扣孔;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的一面設有用于起開關作用的靜觸點,另一面設有印刷電路和接插腳;所述的座板邊緣設有用于與開關體的座板扣孔相扣的座板扣鉤,下部設有插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具有結構簡潔、新穎、操作方便、性能可靠,一體化的開關結構節省車的空間,司機用其可方便、快捷控制汽車的主鏡和副鏡,不影響駕駛質量,行車安全有保證。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開關電路連接原理不意圖;圖2是本技術開關按鍵布置圖;圖3是本技術結構原理圖。圖中I主副鏡切換開關鍵,2左右切換開關鍵,3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鍵,4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開關鍵,5左主后視鏡,6左副后視鏡,7右主后視鏡,8右副后視鏡,9右副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電機,10右副鏡面上下擺動調節機電,11右主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電機,12右主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電機,13左主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電機,14左主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電機,丄O Zn制塊叫Znyj=I怯5力_ Tl電十兒,IOZn制塊叫工r怯與」t網下電十兒,I/時肥i顯,i , iy叫板,20大按鍵,21印刷電路,22開關體,23座板,24座板扣孔,25座板扣鉤,26面板扣孔,27面板扣鉤,28撥桿,29導框條,30動觸件組合框,31印刷電路板,32鉸接孔,33接插腳,34插□。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I、圖2、圖3所示,本技術主要由印刷電路板、動觸件、動觸件組合框、主副鏡切換開關鍵、面板、座板和開關構成,其特征是原控制后視鏡折疊的開關按鍵改為后視鏡主副鏡切換開關鍵1,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I中間設有用于面板19鉸接定位的鉸接孔32,下方中心設有用于撥動觸件組合框30的撥桿28,所述的動觸件組合框30設有用于與靜處點17分開和接通的動觸件;所述的開關體22的上端設有用于限制動觸件組合框30活動方向的導框條29,邊緣設有用于與面板扣孔26相扣裝的面板扣鉤27,下端邊緣設有用于與座板扣鉤25相扣裝的座板扣孔24 ;所述的印刷電路板31的一面設有用于起開關作用的靜觸點17,另一面設有印刷電路21和接插腳33 ;所述的座板23邊緣設有用于與開關體22的座板扣孔24相扣的座板扣鉤25,下部設有插口 34。如圖2所示,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I切換到A組時,動觸件18與A組靜觸點17接通;A組左主后視鏡5、右主后視鏡7的右主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電機11、右主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電機12、左主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電機13以及左主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電機14接通待控制時,只要將左右切換開關鍵2向左切換后,通過操作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鍵3時,就可接通操作左主后視鏡5的左右擺動,通過操作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開關鍵4時就可接通操作左主后視鏡5的上下擺動;將左右切換開關鍵2切換到右邊時,同樣操作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鍵3時即可讓右主后視鏡7進行左右擺動;操作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開關鍵4時右主后視鏡7就可以上下擺動,操作B組左副后視鏡6和右副后視鏡8時只需將主副鏡下切換開關鍵I切換到B組,其余左右副后視鏡與A組操作左主后視鏡5和右主后視鏡7的操作相同。權利要求1.一種雙組四鏡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主要由印刷電路板、動觸件、動觸件組合框、主副鏡切換開關鍵、面板、座板和開關構成,其特征是原控制后視鏡折疊的開關按鍵改為后視鏡主副鏡切換開關鍵(1),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I)中間設有用于面板(19)鉸接定位的鉸接孔(32),下方中心設有用于撥動觸件組合框(30)的撥桿(28),所述的動觸件組合框(30)設有用于與靜處點(17)分開和接通的動觸件;所述的開關體(22)的上端設有用于限制動觸件組合框(30)活動方向的導框條(29),邊緣設有用于與面板扣孔(26)相扣裝的面板扣鉤(27),下端邊緣設有用于與座板扣鉤(25)相扣裝的座板扣孔(24);所述的印刷電路板(31)的一面設有用于起開關作用的靜觸點(17),另一面設有印刷電路(21)和接插腳(33);所述的座板(23)邊緣設有用于與開關體(22)的座板扣孔(24)相扣的座板扣鉤(25),下部設有插口(3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組四鏡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I)切換到A組時,動觸件(18)與A組靜觸點(17)接通;A組左主后視鏡(5)、右主后視鏡(7)的右主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電機(11)、右主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電機(12)、左·主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電機(13)以及左主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電機(14)接通待控制時,只要將左右切換開關鍵(2)向左切換后,通過操作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鍵(3)時,就可接通操作左主后視鏡(5)的左右擺動,通過操作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開關鍵(4)時就可接通操作左主后視鏡(5)的上下擺動;將左右切換開關鍵(2)切換到右邊時,同樣操作鏡面左右擺動調節鍵(3)時即可讓右主后視鏡(7)進行左右擺動;操作鏡面上下擺動調節開關鍵(4)時右主后視鏡(7)就可以上下擺動,操作B組左副后視鏡(6)和右副后視鏡(8)時只需將主副鏡下切換開關鍵(I)切換到B組,其余左右副后視鏡與A組操作左主后視鏡(5)和右主后視鏡(7)的操作相同。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雙組四鏡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由印刷電路板、動觸件、動觸件組合框、主副鏡切換開關鍵、面板、座板和開關構成,原控制后視鏡折疊的開關按鍵改為后視鏡主副鏡切換開關鍵,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中間設有用于面板鉸接定位的鉸接孔,下方中心設有用于撥動觸件組合框的撥桿,所述的動觸件組合框設有用于與靜處點分開和接通的動觸件;所述的開關體的上端設有用于限制動觸件組合框活動方向的導框條,邊緣設有用于與面板扣孔相扣裝的面板扣鉤,下端邊緣設有用于與座板扣鉤相扣裝的座板扣孔;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的一面設有用于起開關作用的靜觸點,另一面設有印刷電路和接插腳;所述的座板邊緣設有用于與開關體的座板扣孔相扣的座板扣鉤,下部設有插口。文檔編號H01H9/26GK202749264SQ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組四鏡電動后視鏡轉向開關主要由印刷電路板、動觸件、動觸件組合框、主副鏡切換開關鍵、面板、座板和開關構成,其特征是:原控制后視鏡折疊的開關按鍵改為后視鏡主副鏡切換開關鍵(1),所述的主副鏡切換開關鍵(1)中間設有用于面板(19)鉸接定位的鉸接孔(32),下方中心設有用于撥動觸件組合框(30)的撥桿(28),所述的動觸件組合框(30)設有用于與靜處點(17)分開和接通的動觸件;所述的開關體(22)的上端設有用于限制動觸件組合框(30)活動方向的導框條(29),邊緣設有用于與面板扣孔(26)相扣裝的面板扣鉤(27),下端邊緣設有用于與座板扣鉤(25)相扣裝的座板扣孔(24);所述的印刷電路板(31)的一面設有用于起開關作用的靜觸點(17),另一面設有印刷電路(21)和接插腳(33);所述的座板(23)邊緣設有用于與開關體(22)的座板扣孔(24)相扣的座板扣鉤(25),下部設有插口(3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則文,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祥泰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