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漬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放置電力電容器的真空罐、存儲絕緣介質油的真空儲油罐和位于真空罐內且在電力電容器上方的小油槽,一真空泵系統分別通過抽氣管和抽氣注油管連接到真空罐和電力電容器各自的開口;一導油管一端與所述真空儲油罐底部連接,其另一端嵌入真空罐內并位于所述小油槽正方上;所述小油槽與抽氣注油管之間通過一個注油管連接,此注油管一端連接到小油槽底部,注油管另一端連接到抽氣注油管上且靠近電力電容器的位置;所述電力電容器外壁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處理裝置有利于絕緣介質油中溶入的氣體、被緣介質油封入固體介質層間及介質與鋁箔層間的局部少許低真空氣體更容易被排擠出來并由絕緣介質油來填充。(*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漬處理裝置
本技術涉及電力電容器,具體涉及一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現在電力電容器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電力電容器真空脫氣、干燥與浸潰處理都是將電力電容器半成品放在真空罐內采用雙抽單注或群抽單注或群抽浸泡式的處理方法,產品浸潰質量與真空度、溫度和時間有關尤其與真空度密切相關,但因受整個真空浸潰系統的空間較大、漏氣點多密封性難以保證、所有材料在極高真空環境下均會析氣、液體介質有飽和蒸汽壓存在和真空設備本身極限真空度的限制,所以真空度的提高是有限的,現有設備可達真空度氣體分壓強為O. IPa,因此通過提高真空度改善產品性能已接近其極限; 另一方面電容器元件固體介質層間縫隙很小,一般只有O. 5 I. 5μπι,而同時液體介質有一定的粘度,如被液體介質封入固體介質層間及固體介質與鋁箔層間的少許低真空氣體 (泡),此時就很難被排擠出來而由液體介質來填充,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將電容器元件固體介質層間及介質層與極板鋁箔層間的空氣完全排擠掉并由優質液體介質來填充,而如果固體介質層間及介質與鋁箔層間有氣泡存在那怕是極少數這樣的氣泡存在都將嚴重影響電力電容器的質量和壽命;再次,現有技術中申請人認為絕緣介質油與·固體介質未充分浸潤,從而制約產品性能進一步提高;再次,電力電容器的絕緣介質油有一定的粘度,如被液體介質封入固體介質層及固體與鋁箔層間的少許低真空氣體(泡)此時就很難被排擠出來而由液體介質來填充,而如果固體介質層間及固體介質與鋁箔層間有氣泡存在那怕是極少數這樣的氣泡存在都將嚴重影響電力電容器的質量和壽命。再次,現有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過程約需要72h 96h時間一般較長、生產效率較低、能耗大和經濟效益差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此處理裝置有利于絕緣介質油中融入的氣體、被緣介質油封入固體介質層間及介質與鋁箔層間的局部少許低真空氣體 (泡)更容易被排擠出來并由絕緣介質油來填充。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放置電力電容器的真空罐、存儲絕緣介質油的真空儲油罐和位于真空罐內且在電力電容器上方的小油槽,一真空泵系統分別通過抽氣管和抽氣注油管連接到真空罐和電力電容器各自的開口 ;一導油管一端與所述真空儲油罐底部連接,其另一端嵌入真空罐內并位于所述小油槽正上方;所述小油槽與抽氣注油管之間通過一個注油管連接,此注油管一端連接到小油槽底部,注油管另一端連接到抽氣注油管上且靠近電力電容器的位置;所述電力電容器外壁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如下I.上述方案中,所述位于小油槽內絕緣介質油中設置有第二超聲波發生部件。2.上述方案中,所述電力電容器外壁相對的兩側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或者四周均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3.上述方案中,所述小油槽外壁相對的兩側設置有第三超聲波發生部件或者四周均設置有第三超聲波發生部件。4.上述方案中,一加熱器層外附于所述真空罐外表面,加熱器層另一表面覆蓋有一隔尚層。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I、本技術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在向所述電力電容器殼體內緩慢注入絕緣介質油時,開啟位于所述電力電容器外壁和小油槽內的超聲波發生部件,在電力電容器內部和小油槽形成超聲波,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比現有技術有利于絕緣介質油中融入的氣體,以及電容器元件固體介質層間及固體介質層與極板鋁箔層間的空氣更徹底排除。2、本技術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其小油槽外壁設置有超聲波發生部件,開啟位于小油槽外壁的超聲波發生部件,以便電力電容器液體介質預先被充分脫氣進一步減少進入電力電容器內部微量氣體,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排除電容器兀件固體介質層間及固體介質層與極板鋁箔層間的空氣更徹底和完善。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電力電容器;2、真空罐;3、絕緣介質油;4、真空儲油罐;5、小油槽;6、真空泵系統;7、抽氣管;8、抽氣注油管;9、導油管;10、注油管;lla、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llb、第二超聲波發生部件;llc、第三超聲波發生部件;12、加熱器層;13、隔離層。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I :一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放置電力電容器I的真空罐2、存儲絕緣介質油3的真空儲油罐4和位于真空罐2內且在電力電容器I上方的小油槽5,一真空泵系統6分別通過抽氣管7和抽氣注油管8連接到真空罐2和電力電容器I 各自的開口 ;一導油管9 一端與所述真空儲油罐4底部連接,其另一端嵌入真空罐2內并位于所述小油槽5正上方;所述小油槽5與抽氣注油管8之間通過一個注油管10連接,此注油管10 —端連接到小油槽5底部,注油管10另一端連接到抽氣注油管8上且靠近電力電容器I的位置;所述電力電容器I外壁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11a。上述電力電容器I外壁相對的兩側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Ila或者四周均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11a。一加熱器層12外附于所述真空罐2外表面,加熱器層12另一表面覆蓋有一隔離層13。實施例2 :—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放置電力電容器I的真空罐2、存儲絕緣介質油3的真空儲油罐4和位于真空罐2內且在電力電容器I上方的小油槽5,一真空泵系統6分別通過抽氣管7和抽氣注油管8連接到真空罐2和電力電容器I各自的開口 ;一導油管9 一端與所述真空儲油罐4底部連接,其另一端嵌入真空罐2內并位于所述小油槽5正上方;所述小油槽5與抽氣注油管8之間通過一個注油管10連接,此注油管10 —端連接到小油槽5底部,注油管10另一端連接到抽氣注油管8上且靠近電力電容器I的位置;所述電力電容器I外壁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11a。上述位于小油槽5內絕緣介質油中設置有第二超聲波發生部件lib。上述小油槽5外壁相對的兩側設置有第三超聲波發生部件Ilc或者四周均設置有第三超聲波發生部件11c。一加熱器層12外附于所述真空罐2外表面,加熱器層12另一表面覆蓋有一隔離層13。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凡根據本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電力電容器(I) 的真空罐(2 )、存儲絕緣介質油(3 )的真空儲油罐(4)和位于真空罐(2 )內且在電力電容器(I)上方的小油槽(5),一真空泵系統(6)分別通過抽氣管(7)和抽氣注油管(8)連接到真空罐(2)和電力電容器(I)各自的開口 ;一導油管(9) 一端與所述真空儲油罐(4)底部連接, 其另一端嵌入真空罐(2)內并位于所述小油槽(5)上方;所述小油槽(5)與抽氣注油管(8) 之間通過一個注油管(10)連接,此注油管(10) 一端連接到小油槽(5)底部,注油管(10)另一端連接到抽氣注油管(8)上且靠近電力電容器(I)的位置;所述電力電容器(I)外壁設置有第一超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力電容器真空浸漬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電力電容器(1)的真空罐(2)、存儲絕緣介質油(3)的真空儲油罐(4)和位于真空罐(2)內且在電力電容器(1)上方的小油槽(5),一真空泵系統(6)分別通過抽氣管(7)和抽氣注油管(8)連接到真空罐(2)和電力電容器(1)各自的開口;一導油管(9)一端與所述真空儲油罐(4)底部連接,其另一端嵌入真空罐(2)內并位于所述小油槽(5)上方;所述小油槽(5)與抽氣注油管(8)之間通過一個注油管(10)連接,此注油管(10)一端連接到小油槽(5)底部,注油管(10)另一端連接到抽氣注油管(8)上且靠近電力電容器(1)的位置;所述電力電容器(1)外壁設置有第一超聲波發生部件(11a)。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子華,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工業園區和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