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包括箱體和上蓋,所述上蓋的兩側面分別具有一轉軸和一導向軸,箱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裝于箱體的上端面上,且固定板上設有與轉軸相對應的轉動槽以及與導向軸相對應的導向槽,其中,所述導向槽包括沿固定板高度方向的第一導向槽和與所述第一導向槽上端連通的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二導向槽與固定板高度方向具有一夾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高度方向的直線導向槽以及與直線導向槽連通的弧形導向槽實現升降動作和翻轉動作,保證了上蓋的垂直下壓,簡化了設備結構,降低了設備成本,并且消除了現有技術中兩個動力裝置難于同步的缺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集成電路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
技術介紹
燒錄器包括設有燒錄設備容置空間并可放料(燒錄IC)的箱體以及設有壓柱對燒錄IC進行沖壓的上蓋,為了完成送料、沖壓過程,上蓋通常需要完成一個升降動作以及一個角度翻轉的動作。一般實現這些動作需要設置兩個動力裝置,具體是通過一個直線動力輸出裝置來實現升降動作,利用一個旋轉動力輸出裝置完成翻轉動作,這就使燒錄器的結構較為復雜,設備的成本高且難于安裝,同時兩個動力裝置的同步性也很難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通過一導向槽同時實現升降動作和翻轉動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包括箱體和上蓋,所述上蓋的兩側面分別具有一轉軸和一導向軸,箱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裝于箱體的上端面上,且固定板上設有與轉軸相對應的轉動槽以及與導向軸相對應的導向槽,其中,所述導向槽包括沿固定板高度方向的第一導向槽和與所述第一導向槽上端連通的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二導向槽與固定板高度方向具有一夾角。優選地,為了防止上蓋上升時被轉動槽鎖死,所述轉動槽為沿固定板高度方向設置的腰形孔,轉軸可沿轉動槽上下移動。優選地,為了使翻轉動作更加穩定,所述第二導向槽至轉動槽中心的距離相等。優選地,為了防止上蓋翻轉過度而使導向軸滑出轉動槽,所述燒錄器的開蓋結構進一步包括氣壓棒,所述氣壓棒的一端與固定板樞接,另一端與該固定板對應的上蓋的側面樞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采用高度方向的直線導向槽以及與直線導向槽連通的弧形導向槽實現升降動作和翻轉動作,保證了上蓋的垂直下壓,簡化了設備結構,降低了設備成本,并且消除了現有技術中兩個動力裝置難于同步的缺陷。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燒錄器的開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區放大圖。其中1、箱體;2、上蓋;21、轉軸;22、導向軸;23、樞接孔;3、固定板;31、轉動槽;32、導向槽;321、第一導向槽;322、第二導向槽;4、固定板;41、樞接孔;51、氣壓棒;52、氣3壓棒。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如圖f 3所示,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包括箱體I和上蓋2,其中上蓋2可相對箱體I做升降動作和翻轉動作,具體地,上蓋2的兩側面分別具有一轉軸和一導向軸,圖2中示出了其中一側的轉軸21和導向軸22,箱體I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板(分別為固定板3和固定板4),固定板固定安裝于箱體I的上端面上,且固定板上設有與轉軸相對應的轉動槽以及與導向軸相對應的導向槽,其中,所述導向槽包括沿固定板高度方向的第一導向槽和與所述第一導向槽上端連通的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二導向槽與固定板高度方向具有一夾角,圖2中示出了固定板3上設有的轉動槽31和導向槽32,并且導向槽32包括第一導向槽321和第二導向槽322。為了防止上蓋2上升時被轉動槽鎖死,轉動槽采用沿固定板高度方向設置的腰形孔,轉軸可沿轉動槽上下移動。并且為了使翻轉動作更加穩定,第二導向槽靠近轉動槽的邊至轉動槽中心的距離相等。上蓋2升降和翻轉的動作的原理是,打開上蓋2時,首先導向軸沿相應的第一導向槽向上移動,同時轉軸也沿相應的轉動槽向上移動,上述為上蓋2的上升動作,當轉軸移動至轉動槽上端時,轉軸開始轉動,此時導向軸沿相應的第二導向槽移動,上蓋2實現翻轉動作。相應地,關閉上蓋與之過程相反,先實現翻轉動作,然后再進行下降動作,將上蓋2上設有的壓柱下壓至放置于箱體I上端面上的需要燒錄的IC上。優選地,為了防止上蓋翻轉過度而使導向軸滑出轉動槽,所述燒錄器的開蓋結構進一步包括氣壓棒,在本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固定板3和固定板4分別對應氣壓棒51和氣壓棒52,氣壓棒的一端與固定板樞接,另一端與該固定板對應的上蓋的側面樞接,以氣壓棒52的連接為例,其一端通過樞軸樞接于上蓋2上設有的樞接孔23中,其另一端通過樞軸樞接于固定板4上設有的樞接孔41中。當開蓋過程中,當翻轉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是設定的位置)時,氣壓棒控制其內的閥門關閉,其內的活塞就會停留在設定的位置,上蓋就會停止翻轉。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包括箱體和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的兩側面分別具有一轉軸和一導向軸,箱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裝于箱體的上端面上,且固定板上設有與轉軸相對應的轉動槽以及與導向軸相對應的導向槽,其中,所述導向槽包括沿固定板高度方向的第一導向槽和與所述第一導向槽上端連通的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二導向槽與固定板高度方向具有一夾角。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槽為沿固定板高度方向設置的腰形孔。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向槽至轉動槽中心的距離相等。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燒錄器的開蓋結構進一步包括氣壓棒,所述氣壓棒的一端與固定板樞接,另一端與該固定板對應的上蓋的側面樞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包括箱體和上蓋,所述上蓋的兩側面分別具有一轉軸和一導向軸,箱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裝于箱體的上端面上,且固定板上設有與轉軸相對應的轉動槽以及與導向軸相對應的導向槽,其中,所述導向槽包括沿固定板高度方向的第一導向槽和與所述第一導向槽上端連通的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二導向槽與固定板高度方向具有一夾角。本技術采用高度方向的直線導向槽以及與直線導向槽連通的弧形導向槽實現升降動作和翻轉動作,保證了上蓋的垂直下壓,簡化了設備結構,降低了設備成本,并且消除了現有技術中兩個動力裝置難于同步的缺陷。文檔編號G11B33/02GK202749091SQ20122041899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2日專利技術者葉隆盛 申請人:深圳市浦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燒錄器的開蓋結構,其包括箱體和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的兩側面分別具有一轉軸和一導向軸,箱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裝于箱體的上端面上,且固定板上設有與轉軸相對應的轉動槽以及與導向軸相對應的導向槽,其中,所述導向槽包括沿固定板高度方向的第一導向槽和與所述第一導向槽上端連通的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二導向槽與固定板高度方向具有一夾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隆盛,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浦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