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三根支撐梁以及可發(fā)出向下的加載力的至少一加載件,三根支撐梁為依次水平設置的一第一支撐梁、一第二支撐梁以及一第三支撐梁,第一支撐梁與第二支撐梁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90mm,第二支撐梁與第三支撐梁之間的距離為500mm~2200mm,各支撐梁的頂部等高以形成一支承地板用的支承平面,所述加載件設置在所述支承平面的上方。該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的結構簡單且便于操作,操作過程耗時較少,故而十分經(jīng)濟實用,使用該檢測裝置檢測時采用的是無損檢測的方式,無需破壞大板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同批地板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能夠保證同一產(chǎn)品上所使用的地板強度基本相同,可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現(xiàn)有地板,節(jié)省了地板的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集裝箱部件的檢測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地板的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集裝箱是現(xiàn)代物流業(yè)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運輸工具,在貨物的裝卸和運輸過程中,由集裝箱的底架和蓋設在底架上的集裝箱地板共同構成的底部結構是集裝箱的主要承載部件。早期的集裝箱地板是由熱帶雨林生長出來的一種木材所制成的硬木地板,該種硬木地板各方面的性能指標均能較好地滿足集裝箱的承載要求。但是由于全球對環(huán)境保護特別是對熱帶雨林的日益重視,熱帶雨林所產(chǎn)硬木越來越為稀缺,價格也越來越昂貴,對集裝箱地板的原料供應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為了改善這種狀況,集裝箱制造行業(yè)開始嘗試使用其他資源充足的地板制造材料,然而,在制造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制造出來的木地板的強度相差太大,質量不穩(wěn)定,就是同一批次、同一廠家生產(chǎn)的地板質量也無法保證其強度等級在同一個 標準下,無法很好地滿足集裝箱地板質量穩(wěn)定性的需求。為了對集裝箱地板是否滿足等級要求進行檢測,現(xiàn)有技術采取的是先經(jīng)過地板小樣檢驗之后再對大板裝箱進行小車加載試驗的方法。在標準《GB-T17657-1999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試驗方法》中規(guī)定了地板的小樣檢驗標準,但是該標準中對地板小樣進行檢測采取的是破壞性測試的方法,對地板造成了損壞而無法再投入使用,同時即使通過了標準中的小樣試驗,也很難保證大板裝箱后能夠通過后續(xù)的小車加載試驗,說明上述小樣試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請參閱圖I中所示,現(xiàn)有的小車加載試驗是依據(jù)ISO 1496-1集裝箱底部強度試驗的要求,使用一輛輪胎式的試驗小車I來進行的,以評判地板2在使用過程中承受裝載車輛或類似設備集中載荷能力。試驗小車I要求以實際叉車需裝載的質量為標準進行載荷試驗。試驗臺架3模擬集裝箱底架的型式,采用數(shù)根“C”型結構底橫梁31支撐,兩根底側梁32連接,所有底橫梁31的間距需大于或等于300mm。地板2打釘安裝在試驗臺架3上,試驗小車I從地板2的一端以100mm/S的速度勻速沿A、B、C三條路線進行滾壓,到達地板2的另一端之后再沿A'、B'、C'三條路線返回進行滾壓,往返一次為一個循環(huán),路線A/K'和B/ B'各滾壓2個循環(huán),路線C /C滾壓I個循環(huán)。評判標準地板2在被滾壓五個循環(huán)后無斷裂,輕微分層不超過兩張;每張地板輕微分層不超過兩處,每處分層長度不超過IOOmm0然而,上述將大板裝在箱上通過小車加載試驗來確定其強度等級的方法,操作過程較為繁瑣、浪費工時,并且也不經(jīng)濟。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各種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所存在的用來檢測地板強度等級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操作過程較為繁瑣、浪費工時,并且也不經(jīng)濟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三根支撐梁以及可發(fā)出向下的加載力的至少一加載件,所述三根支撐梁為依次水平設置的一第一支撐梁、一第二支撐梁以及一第三支撐梁,所述第一支撐梁與所述第二支撐梁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90mm,所述第二支撐梁與所述第三支撐梁之間的距離為500mm 2200mm,各支撐梁的頂部等高以形成一支承地板用的支承平面,所述加載件設置在所述支承平面的上方。所述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其中,所述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還包括一水平設置的測試平臺,所述第一支撐梁、所述第二支撐梁以及所述第三支撐梁的底端連接在所述測試平臺上。所述第一支撐梁以及所述第三支撐梁固定連接在所述測試平臺上,所述第二支撐梁位置可調且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測試平臺上。所述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其中,所述加載件的設置數(shù)量為一個,所述加載件可平行于和垂直于各支撐梁水平平移。·所述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其中,所述加載件的設置數(shù)量為兩個以上,所述加載件可平行于和/或垂直于各支撐梁水平平移。所述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其中,所述加載件為能發(fā)出1500KG 7000KG加載力的加載件。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的結構簡單且便于操作,操作過程耗時較少,故而十分經(jīng)濟實用。使用該檢測裝置檢測時采用的是無損檢測的方式,即在不破壞大板也不用打釘裝箱試驗的前提下就能很簡便有效地判定出地板的強度等級,可及時發(fā)現(xiàn)同批地板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能夠保證同一產(chǎn)品上所使用的地板強度基本相同,避免了地板裝箱試驗后出現(xiàn)強度不夠而不能再降等級使用的缺點,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現(xiàn)有地板,即節(jié)省了地板的成本,減少了地板的維修費用,也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客戶的利益。附圖說明圖I是現(xiàn)有技術的小車加載試驗對地板強度進行檢測時的俯視圖(圖中箭頭所示為試驗小車的移動方向)。圖2是本技術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檢測地板時的俯視圖(圖中箭頭所示為施加的加載力的方向)。圖3是本技術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檢測地板時的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和結構,現(xiàn)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請參閱圖2和圖3所示,本技術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包括三根支撐梁4以及至少一加載件5,還可以包括一測試平臺6。所述三根支撐梁4平行間隔設置,各支撐梁4的頂部等高以形成一支承地板2用的支承平面。各支撐梁4可為槽型梁或工字型梁。所述三根支撐梁4為依次水平設置的為一第一支撐梁41、一第二支撐梁42以及一第三支撐梁43,所述第一支撐梁41與所述第二支撐梁42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90mm,所述第二支撐梁42與所述第三支撐梁43之間的距離為 500mm 2200mm。所述加載件5設置在各支撐梁4的頂部所形成的支承平面的上方,所述加載件5可發(fā)出向下的加載力,所能發(fā)出的加載力的范圍至少應包括1500KG 7000KG。所述加載件5的設置數(shù)量可為一個,此時所述加載件5可平行于和垂直于各支撐梁4水平平移;所述加載件5的設置數(shù)量也可為兩個以上,此時所述加載件5可平行于和/或垂直于各支撐梁4水平平移。所述測試平臺6可水平設置,所述第一支撐梁41、所述第二支撐梁42以及所述第三支撐梁43的底端連接在所述測試平臺6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撐梁41以及所述第三支撐梁43固定連接在所述測試平臺6上,所述第二支撐梁42位置可調且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測試平臺6上,以可隨著試驗要求調整所述第二支撐梁42在所述第一支撐梁41與所述第三支撐梁43之間的位置。 應用前述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進行地板強度等級檢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取出地板2,從所述地板2的包裝或者其余標示上得知該地板2的等級以及該等級的地板2所應具有的短跨距載荷值Pl以及長跨度載荷值P2。步驟二、將地板2平放在前述的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的各支撐梁4的頂部。在放置時,可使得地板2的邊沿距離最近的支撐梁4的距離為IOOmm 200mm。步驟三、在地板2上對應于第一支撐梁41與第二支撐梁42之間中部的區(qū)域設置一第一加載區(qū)21以及一第二加載區(qū)22,并且在地板2上對應于第二支撐梁42與第三支撐梁43之間中部的區(qū)域設置一第三加載區(qū)23以及一第四加載區(qū)24。其中,第一加載區(qū)21以及第三加載區(qū)23位于地板2上與各支撐梁4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中心線的附近,且所述第一加載區(qū)21以及所述第三加載區(qū)43離地板2與各支撐梁4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中心線的距離可為O 200mm。第二加載區(qū)22以及第四加載區(qū)24可偏離與各支撐梁4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板強度等級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三根支撐梁以及可發(fā)出向下的加載力的至少一加載件,所述三根支撐梁為依次水平設置的一第一支撐梁、一第二支撐梁以及一第三支撐梁,所述第一支撐梁與所述第二支撐梁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90mm,所述第二支撐梁與所述第三支撐梁之間的距離為500mm~2200mm,各支撐梁的頂部等高以形成一支承地板用的支承平面,所述加載件設置在所述支承平面的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竟華,黎西亞,伍素文,趙躍年,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