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捕邊紗裝置,包括捕邊紗架,所述捕邊紗架上設有鐵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邊紗裝置還包括紗線筒墊,所述紗線筒墊上設有孔,所述孔的圓心或內接圓圓心位置對應于所述鐵柱,所述紗線筒墊由孔穿過鐵柱放置于捕邊紗架上。一種使用所述捕邊紗裝置的噴氣織機,包括噴氣織機本機,還包括捕邊紗裝置,所述捕邊紗架安裝在噴氣織機本機的機臺側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捕邊紗裝置及噴氣織機,由于設置了紗線筒墊,通過將紗線筒的筒底沒入紗線筒墊的孔內,隱蔽了紗線筒的筒腳,這樣,工作時,即使捕邊紗線是容易被吹落的滌綸紗,吹落后也不會被掛在紗線筒腳上拉斷,也就不會因此引起斷頭,保證了捕邊紗的供應順利,保障了織機的順利運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捕邊紗裝置及噴氣織機
本技術涉及紡織業梭織織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捕邊紗裝置及噴氣織機。技術背景無梭織機一般都是單側供緯,在織造過程中每根緯紗在形成織物后都會被剪斷, 以便引緯過程的連續進行,為了保證每根緯紗在形成織物前保持一定的張力,每根緯紗的長度都會比織物的幅寬長一些,靠捕邊紗對緯紗的邊紗進行夾持以保持張力,在形成織物以后,多余的緯紗被剪掉,并在捕邊紗的牽引下脫離布面,保證織物有一個整齊的毛邊。目前捕邊紗一般用棉紗或棉滌混紡紗,但是棉紗和棉紗和棉滌混紡紗成本高,且在不上漿的情況下耐磨性不足,造成停臺和產量損失。滌綸是三大合成纖維中工藝最簡單的一種,價格比較便宜。具有強度高、彈性好、耐熱性好、耐磨性好等性能,極適合做捕邊紗。 但是滌綸作捕邊紗并沒有被廣泛采用。滌綸紗之所以沒有被作捕邊紗使用,其中一個重要的難點是由于紗線之間沒有毛羽互相粘連,在巡回風管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吹落,然而紗線筒底部會掛斷紗線,引起斷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防止因滌綸紗掛在筒腳上被拉斷而引起斷頭的捕邊紗裝置及噴氣織機。為實現本技術目的,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捕邊紗裝置,包括捕邊紗架,所述捕邊紗架上設有鐵柱,所述捕邊紗裝置還包括紗線筒墊和紗線筒,所述紗線筒墊上設有孔,所述紗線筒墊放置于捕邊紗架上,所述鐵柱穿過所述紗線筒墊上的孔;所述紗線筒套在所述鐵柱上,且所述紗線筒的底部嵌插于紗線筒墊的孔中。避免了紗線筒底部裸露在外掛斷紗線而引起斷頭。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孔的圓心或內接圓圓心位置對應于所述鐵柱。孔和鐵柱位置對應關系好,有利于紗線筒套在鐵柱上的同時更好的嵌插于紗線筒墊的孔中,避免因孔和鐵柱相對位置的各種偏移,而影響紗線筒的順利安放。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紗線筒墊的孔的直徑或孔的內接圓直徑尺寸比嵌插于其中的紗線筒的最大尺寸大I飛毫米。預留一點距離是為了使工人換筒管時,方便將筒管插入紗線筒墊的孔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紗線筒上絡有捕邊紗線,所述捕邊紗線的底部緊貼所述紗線筒墊設有的所述孔的表面。防止因捕邊紗線的底部懸空,而使得紗線被吹入紗線筒和孔的間隔中被掛斷。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紗線筒墊的厚度大于紗線筒的底部到捕邊紗線底部的距離2 10毫米。厚度的控制是為了使捕邊紗線的底部承受捕邊紗線和紗線筒的重力,從而使得捕邊紗線的底部與紗線筒墊的接觸緊密得到保障,從而更好地防止紗線被吹到空隙中被掛斷。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紗線筒墊的長寬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捕邊紗架對應的長寬尺寸。由于捕邊紗架上鐵柱位置與捕邊紗架邊界的距離較小,紗線筒墊稍大可保證捕邊紗線底部是全部與紗線筒墊接觸的,以免捕邊紗線被掛在筒底上而引起斷頭。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孔為圓孔。一般的紗線筒截面為圓形,孔設成圓孔,更好的契合紗線筒的形狀,更好的防止捕邊紗線通過空角落進去被掛斷。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紗線筒墊為易切割式紗線筒墊。紗線筒墊用易切割的材料制成,可根據現場使用需要增添孔,方便二次使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易切割式紗線筒墊為泡沫式紗線筒墊、橡膠式紗線筒墊或皮革式紗線筒墊。用泡沫、橡膠或皮革做紗線筒墊,由于這些材料除易切割的特點外, 有一定的收縮性,能對紗線筒起到一定固定作用,且耐磨,能較長時間工作,此外,成本也較低。一種使用所述捕邊紗裝置的噴氣織機,包括噴氣織機本機,還包括捕邊紗裝置,所述捕邊紗架安裝在噴氣織機本機的機臺側邊。避免了捕邊紗線被吹落掛在筒腳上被拉斷而引起斷頭。對比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的捕邊紗裝置及噴氣織機,由于設置了紗線筒墊,通過將紗線筒的筒底沒入紗線筒墊的孔內,隱蔽了紗線筒的筒腳,這樣,工作時,即使捕邊紗線是容易被吹落的滌綸紗,吹落后也不會被掛在紗線筒腳上拉斷,也就不會因此引起斷頭,保證了捕邊紗的供應順利,保障了織機的順利運行,使得滌綸紗等易被吹落的紗用作捕邊紗成為可實施方案,節約了織布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捕邊紗裝置的爆炸圖;圖2為捕邊紗裝置的捕邊紗架和紗線筒墊裝配圖;圖3為捕邊紗裝置的完整裝配圖;圖4為捕邊紗裝置拆除捕邊紗線后的裝配圖;圖5為紗線筒墊的零件樣圖。100-捕邊紗架,110-鐵柱,200-紗線筒墊,210-孔,300-紗線筒,400-捕邊紗線。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捕邊紗裝置包括捕邊紗架100和紗線筒墊200,還包括紗線筒300和絡在紗線筒300上的捕邊紗線400。捕邊紗架100上設有鐵柱110,所述捕邊紗架100和鐵柱110為普通織機上的配件,捕邊紗架100的長寬尺寸和其上的鐵柱110的個數根據使用選取,有2、4、6個鐵柱各尺寸等型號,鐵柱110距捕邊紗架100的邊緣距離也不同。本實施例中捕邊紗架100的長寬分別為600毫米、250毫米,捕邊紗架100上的鐵柱110個數為8,間距150毫米,鐵柱110 中心線與捕邊紗架100長邊距離為50毫米,最靠近短邊的鐵柱110與捕邊紗架100的短邊距離為75毫米。紗線筒300據生產需要選取,本實施例中選取筒管最大直徑為70毫米的紗線筒300,捕邊紗線400絡在紗線筒300上,距紗線筒300筒底15毫米。4如圖2,為帶有鐵柱110的捕邊紗架100和紗線筒墊200的裝配圖。紗線筒墊200 為的制作材料為易切割、易打孔材料,如泡沫、橡膠、皮革等。紗線筒墊200的長寬尺寸等于或大于捕邊紗架100對應的長寬尺寸,本實施例取長寬對應相等為600毫米、250毫米。紗線筒墊200的厚度大于紗線筒300的底部到捕邊紗線400底部的距離2 10毫米,本實施例紗線筒墊200的厚度大于紗線筒300的底部到捕邊紗線400底部的距離2毫米,取17毫米。 紗線筒墊200設有孔210,孔210的個數與所選用捕邊紗架100上的鐵柱110個數相同,根據生產中使用的紗的個數進行相應調整,本實施例中為8個,紗線筒墊200由孔210穿過鐵柱110放置于捕邊紗架100上。如圖3所示,為捕邊紗裝置的完整裝配圖。如圖4所示,為捕邊紗裝置拆除捕邊紗線400后的裝配圖。孔210的圓心或內接圓圓心位置對應于所述鐵柱110。孔210最好是圓孔,還可以是多邊形等其他形狀,孔210的直徑或內接圓直徑尺寸大于所采用的紗線筒對應最大尺寸5毫米。本實施例中選取孔210的直徑大于紗線筒最大尺寸2毫米,為72 毫米,紗線筒300的底部嵌插于紗線筒墊200的孔210中。捕邊紗線400的底部緊貼所述紗線筒墊200設有的所述孔210的表面。如圖5所示,為紗線筒墊200零件樣圖,根據選用的捕邊紗架100的不同,紗線筒墊200的長寬不同;根據捕邊紗架100上鐵柱110的布置不同,孔210的間距和與紗線筒墊200的邊距不同;根據選用的紗線筒300的最大直徑不同,孔210的直徑不同;根據捕邊紗線400絡在紗線筒300后,紗線筒300的底部到捕邊紗線400底部的距離不同,紗線筒墊 200的厚度不同。本技術的捕邊紗裝置適用于豐田機捕邊紗架結構相同的織機,且車間配備有巡回風管的都適用。避免了捕邊紗線400被吹落掛在紗線筒300筒腳上被拉斷而引起斷頭, 使得滌綸紗等易被吹落的紗用作捕邊紗成為優選實施方案,節約了織布成本。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捕邊紗裝置,包括捕邊紗架,所述捕邊紗架上設有鐵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邊紗裝置還包括紗線筒墊和紗線筒,所述紗線筒墊上設有孔,所述紗線筒墊放置于捕邊紗架上,所述鐵柱穿過所述紗線筒墊上的孔;所述紗線筒套在所述鐵柱上,且所述紗線筒的底部嵌插于紗線筒墊的孔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駱小來,吳海彬,呂江云,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