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花機用吊桿,吊桿由提刀架固定桿、第一緩沖孔、第一鎖緊孔、連桿、第二緩沖孔、第二鎖緊孔、加強莖、第一契緊塊、第二契緊塊組成;所述的連桿為扁平的塊狀結構,連桿上方設置有2個提刀架固定桿,提刀架固定桿中設置有第一緩沖孔、第一鎖緊孔,連桿下方設置有提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設有一加強吊桿強度用的加強莖及第二緩沖孔,內部呈細長型中空設置,內部還設有第二鎖緊孔、第一契緊塊、第二契緊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整體采用尼龍66材料制作,同時設置有緩沖孔,能夠有效的緩沖提刀架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位移,從而減少提刀滑塊和鋼針隔板間的磨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提花機用吊桿
本技術涉及提花機用吊桿,尤其是用于連接提花機的提刀架及提刀滑塊用的吊桿。
技術介紹
現有的提花機的工作原理是驅動機構帶動提刀上下運動,在提刀上掛有鋼針,鋼針連著滑輪繩,滑輪繩通過綜絲和下面的紡機相接。提刀架上下運動過程中,在橫向上也會有少量的移動,如果用硬質材料的吊桿(比如澆注件的吊桿,鐵片式的吊桿),提刀架在橫向上的移動會通過吊桿傳遞到提刀滑塊上,從而使提刀滑塊和鋼針隔板間的磨損加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上述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花機用吊針,該吊針能緩沖提刀架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位移,從而減少提刀滑塊和鋼針隔板間的磨損。本技術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花機用吊桿,吊桿由提刀架固定桿、第一緩沖孔、第一鎖緊孔、連桿、第二緩沖孔、第二鎖緊孔、加強莖、第一契緊塊、第二契緊塊組成;所述的連桿為扁平的塊狀結構,連桿上方設置有2個提刀架固定桿,提刀架固定桿·中設置有第一緩沖孔、第一鎖緊孔,連桿下方設置有提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設有一加強吊桿強度用的加強莖及第二緩沖孔,內部呈細長型中空設置,內部還設有第二鎖緊孔、第一契緊塊、第二契緊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整體采用尼龍66材料制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整體采用尼龍66材料制作,同時設置有緩沖孔,能夠有效的緩沖提刀架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位移,從而減少提刀滑塊和鋼針隔板間的磨損。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使用原理圖。圖中提刀架固定桿I、第一緩沖孔2、第一鎖緊孔3、連桿4、第二緩沖孔5、第二鎖緊孔6、加強莖7、第一契緊塊8、第二契緊塊9、提刀架11、提刀61、提刀滑塊62、鋼針隔板 7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所示,一種提花機用吊桿,吊桿由提刀架固定桿I、第一緩沖孔2、第一鎖緊孔3、連桿4、第二緩沖孔5、第二鎖緊孔6、加強莖7、第一契緊塊8、第二契緊塊9組成;所述的連桿4為扁平的塊狀結構,連桿4上方設置有2個提刀架固定桿1,提刀架固定桿I中設置有第一緩沖孔2、第一鎖緊孔3,連桿4下方設置有提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設有一加強吊桿強度用的加強莖7及第二緩沖孔5,內部呈細長型中空設置,內部還設有第二鎖緊孔6、第一契緊塊8、第二契緊塊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整體采用尼龍66材料制作。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如圖4所示,本技術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提刀架11 與提刀61,提刀滑塊62夾在鋼針隔板71之間并與提刀61固定連接。權利要求1.提花機用吊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桿由提刀架固定桿(I)、第一緩沖孔(2)、第一鎖緊孔(3)、連桿(4)、第二緩沖孔(5)、第二鎖緊孔(6)、加強莖(7)、第一契緊塊(8)、第二契緊塊(9)組成;所述的連桿(4)為扁平的塊狀結構,連桿(4)上方設置有2個提刀架固定桿(I),提刀架固定桿(I)中設置有第一緩沖孔(2)、第一鎖緊孔(3),連桿(4)下方設置有提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設有一加強吊桿強度用的加強莖(7)及第二緩沖孔(5),內部呈細長型中空設置,內部還設有第二鎖緊孔(6)、第一契緊塊(8)、第二契緊塊(9)。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提花機用吊桿,吊桿由提刀架固定桿、第一緩沖孔、第一鎖緊孔、連桿、第二緩沖孔、第二鎖緊孔、加強莖、第一契緊塊、第二契緊塊組成;所述的連桿為扁平的塊狀結構,連桿上方設置有2個提刀架固定桿,提刀架固定桿中設置有第一緩沖孔、第一鎖緊孔,連桿下方設置有提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設有一加強吊桿強度用的加強莖及第二緩沖孔,內部呈細長型中空設置,內部還設有第二鎖緊孔、第一契緊塊、第二契緊塊。本技術整體采用尼龍66材料制作,同時設置有緩沖孔,能夠有效的緩沖提刀架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位移,從而減少提刀滑塊和鋼針隔板間的磨損。文檔編號D03C3/24GK202744722SQ201220434140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專利技術者朱紅軍, 潘海波 申請人:朱紅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提花機用吊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桿由提刀架固定桿(1)、第一緩沖孔(2)、第一鎖緊孔(3)、連桿(4)、第二緩沖孔(5)、第二鎖緊孔(6)、加強莖(7)、第一契緊塊(8)、第二契緊塊(9)組成;所述的連桿(4)為扁平的塊狀結構,連桿(4)上方設置有2個提刀架固定桿(1),提刀架固定桿(1)中設置有第一緩沖孔(2)、第一鎖緊孔(3),連桿(4)下方設置有提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設有一加強吊桿強度用的加強莖(7)及第二緩沖孔(5),內部呈細長型中空設置,內部還設有第二鎖緊孔(6)、第一契緊塊(8)、第二契緊塊(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紅軍,潘海波,
申請(專利權)人:朱紅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