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它包括:鏟爪(1),夾紗器(2),鏟爪(1)上設置有一個直徑a為20mm的半圓,鏟爪(1)頭部的上下表面各導一倒角,形成一楔狀,鏟爪(1)左右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夾紗器(2),所述的夾紗器(2)的材質為0.4mm厚的彈簧鋼,寬度小于鏟爪(1)楔狀部分的厚度,對稱的左右彎回的兩個夾紗器(2)在直徑20mm半圓處形成一個40°的夾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斷紗可靠,能有效夾住尾紗,解決了粗支紗及純化纖產品生產時斷紗率低的問題,大大降低落紗工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用工成本,該裝置的實施有助于提升紡織業的整體水平,提高行業競爭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紡織行業的留尾紗裝置,具體的說,涉及了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
技術介紹
棉紡環錠細紗機光錠桿錠子因其傳統性及低價位一直倍受棉紡企業歡迎,棉紡環錠細紗機短機占棉紡細紗機總量的90%以上,而細紗機光錠桿錠子配置占環錠細紗機短機的95%以上,短車傳統的落紗方式為手工落紗,尾紗纏繞在管紗底部,落紗時隨著管紗的拔起而將尾紗纏留在錠桿上來留頭,此方法造成錠桿纏紗多、紗管插不到底、自動絡筒機找頭困難等問題,而且落紗工工作強度大,紡織企業落紗工招工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該裝置即能有效夾住尾紗,又能在落紗拔管時有效斷紗,斷紗可靠,解決了粗支紗及純化纖產品生產時斷紗率低的問題,同時解決了環錠細紗機光錠桿錠子配集體落紗時留尾紗難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它包括鏟爪1,夾紗器2,鏟爪I上設置有一個直徑a為20mm的半圓,鏟爪I頭部的上下表面各導一倒角,形成一楔狀,鏟爪I左右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夾紗器2,所述的夾紗器2的材質為O. 4mm厚的彈簧鋼,寬度小于鏟爪I楔狀部分的厚度,對稱的左右彎回的兩個夾紗器2在直徑20mm半圓處形成一個40°的夾角。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斷紗可靠,能有效夾住尾紗,解決了粗支紗及純化纖產品生產時斷紗率低的問題,大大降低落紗工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用工成本,該裝置的實施有助于提升紡織業的整體水平,提高行業競爭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工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技術實施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它包括鏟爪1,夾紗器2,鏟爪I上設置有一個直徑a為20mm的半圓,用以讓開錠子位置,鏟爪I頭部的上下表面各導一倒角,形成一楔狀,以便插入紗管底部與錠子之間,鏟爪I左右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夾紗器2,所述的夾紗器2的材質為O. 4_厚的彈簧鋼,寬度小于鏟爪I楔狀部分的厚度,對稱的左右彎回的兩個夾紗器2在直徑20mm半圓處形成一個40°的夾角,以夾住落紗時纏繞在錠盤蠟燭頭上的尾紗。如圖2所示,當紗管紡滿后,錠子減速,鋼領板下行,滿管包身紗繞一圈后將尾紗落在錠子桿盤組件的錠盤蠟燭頭根部,要求纏繞3 4圈,此時,主電機停,所述鏟爪組合在氣缸及連桿機構的推動下,靠所述鏟爪組合上夾紗器形成的40度夾角將纏繞在錠盤蠟燭頭根部的3 4圈尾紗夾住,當管紗被落紗氣架或落紗機械手拔走,管紗與尾紗相連的紗線被拔斷,鋼絲圈上與尾紗相連的另一頭被夾紗器夾住,錠子重新插入空管后,鏟爪組合退出,起動運轉,形成卷繞,開始新一輪紡紗循環。本裝置氣源為動力,采用連桿機構,氣缸運動帶動連桿機構使鏟爪組合對落紗時 纏繞在光錠桿錠子上的紗線產生一個夾緊的作用力,從而實現本技術的作用,此外,本技術所形成的斷頭型式非常適合后道自動絡筒機的找頭要求。權利要求1. 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它包括鏟爪(1),夾紗器(2),其特征是鏟爪(I)上設置有一個直徑a為20mm的半圓,鏟爪(I)頭部的上下表面各導一倒角,形成一楔狀,鏟爪(I)左右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夾紗器(2 ),所述的夾紗器(2 )的材質為O. 4mm厚的彈簧鋼,寬度小于鏟爪(I)楔狀部分的厚度,對稱的左右彎回的兩個夾紗器(2)在直徑20mm半圓處形成一個40°的夾角。·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它包括鏟爪(1),夾紗器(2),鏟爪(1)上設置有一個直徑a為20mm的半圓,鏟爪(1)頭部的上下表面各導一倒角,形成一楔狀,鏟爪(1)左右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夾紗器(2),所述的夾紗器(2)的材質為0.4mm厚的彈簧鋼,寬度小于鏟爪(1)楔狀部分的厚度,對稱的左右彎回的兩個夾紗器(2)在直徑20mm半圓處形成一個40°的夾角。本技術結構簡單,斷紗可靠,能有效夾住尾紗,解決了粗支紗及純化纖產品生產時斷紗率低的問題,大大降低落紗工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用工成本,該裝置的實施有助于提升紡織業的整體水平,提高行業競爭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文檔編號D01H9/16GK202744693SQ20122027284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1日專利技術者孫照杰, 王翠紅, 薛飛龍, 張肇娟 申請人: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環錠細紗機光桿錠子夾紗式留尾紗裝置,它包括:鏟爪(1),夾紗器(2),其特征是:鏟爪(1)上設置有一個直徑a為20mm的半圓,鏟爪(1)頭部的上下表面各導一倒角,形成一楔狀,鏟爪(1)左右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夾紗器(2),所述的夾紗器(2)的材質為0.4mm厚的彈簧鋼,寬度小于鏟爪(1)楔狀部分的厚度,對稱的左右彎回的兩個夾紗器(2)在直徑20mm半圓處形成一個40°的夾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照杰,王翠紅,薛飛龍,張肇娟,
申請(專利權)人: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