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用于管道敷設鋼管的裝卸、搬運、堆放和布管的真空吸管器,涉及直接將提升力作用于載荷表面的設備和管道系統技術領域。它由上裝部件、下裝部件和真空發生系統組成;上裝部件與下裝部件連接,真空發生系統安裝在下裝部件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損傷鋼管端部和涂層,避免操作人員安全風險,提高管道施工吊裝作業效率和自動化水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用于管道敷設鋼管的裝卸、搬運、堆放和布管的真空吸管器,涉及直接將提升力作用于載荷表面的設備和管道系統
技術介紹
在油氣管道施工中,鋼管的裝卸、堆放、短距離搬運和現場布管、均以吊鉤、鋼絲繩、吊帶等作為吊具,傳統吊具的安裝、拆卸以及鋼管在空中平衡和地面定位均需要輔助人員操作控制,吊裝過程繁瑣且存在不安全因素;在吊裝作業中,由于吊具、鋼絲繩與鋼管的接觸摩擦,經常使鋼管端口和防腐層受到損傷,影響了管道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不損傷鋼管端部和涂層、避免操作人員安全風險、提高管道施工吊裝作業效率和自動化水平的真空吸管器。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真空吸管器如圖I、圖2所示,由上裝部件、下裝部件和真空發生系統組成。上裝部件與下裝部件連接,真空發生系統安裝在下裝部件上。所述真空吸管器的上裝部件如圖I和圖3所示,包括液壓旋轉器I、吊架2、上銷軸3、下銷軸4 ;由上銷軸3連接的吊架2的下端由下銷軸4與液壓旋轉器I連接;吊架2的上銷軸3與管道施工現場使用吊管起重設備聯結、下銷軸4連接液壓旋轉器I ;液壓旋轉器I油路與現場使用的吊管起重設備連接,為液壓旋轉器提液壓動力;液壓旋轉器為一低轉速大扭矩齒輪馬達,驅動真空吸管器回轉,可使鋼管在空中平衡,定位找正地面起落點;通過現場吊管起重設備備用油泵為液壓旋轉器提供動力,驅動真空吸管器回轉;在真空吸管器吊掛鋼管后,液壓旋轉器回轉,使鋼管在空中平穩的調整姿態,定位地面起落點;其中液壓旋轉器I為市銷產品;吊架2的形狀是上成馬鞍形,下為漏斗形;所述真空吸管器下裝部件如圖I-圖3所示;由蓄能罐5、吸盤6、支架7、扶正器9組成;液壓旋轉器I下端由機架25與支架7連接,蓄能罐5的兩端各連接一支架7,支架7下連接平行的兩連接板24,兩連接板24之間有橫板通過橡膠彈簧20和銷軸I 21連接平衡梁22,平衡梁22下端由銷軸II 23與扶正器9連接;扶正器9通過蓄能罐5兩側安裝的銷軸與吸盤6連接,扶正器9左右對稱;扶正器9 一端有轉軸,轉軸的兩邊連有彈簧8 ;蓄能罐5與吸盤6通過管路連接;通過扶正器9對中找正鋼管吊裝位置,使吸盤6與鋼管外表面貼合,形成吸附面;其中蓄能罐5為圓弧面的矩形環狀空腔;是一負壓蓄能裝置,為吸盤6提供負壓吸力;吸盤6為圓弧面的矩形環狀盤,周邊鑲裝橡膠密封膠條,與鋼管形成密封面,管路II 19與盤相通;支架7為兩支“ Π ”形架,Π ”形架的頂端為可伸縮的套管與蓄能罐5連接;扶正器9為兩矩形架成直角相連,頂部矩形架的另一端連接“八”字形腿,腿的腳部安裝有靠輪10 ;平衡梁22是截面成“ T ”形的梁,其平頂中部有與銷軸I 21配合的孔,底端有與銷軸II 23配合的孔;真空發生系統如圖2所示,由管路I 14、真空泵15、傳動軸16、連接器17、發動機18、管路II 19組成;發動機18輸出軸連接連接器17,連接器17連接傳動軸16,傳動軸16連接真空泵15,真空泵15由管路I 14與蓄能罐5連接,蓄能罐5有管路II 19與吸盤6連接;管路II 19 一端與蓄能罐5連接,另一端連接真空吸盤6,管路II 19中設置兩位三通電磁閥13,利用電磁閥13,發動機18驅動真空泵15使蓄能罐5抽真空達到規定的真空度,遙控電磁閥13開啟管路II 19,使吸盤6產生負壓吸附鋼管;其中真空泵15、連接器17、發動機18均選市銷產品。本技術自帶發動機動力,驅動真空泵,使蓄能罐抽真空形成負壓,通過遙控操作電磁閥開啟蓄能罐與吸盤之間的管路,使吸盤吸附鋼管。該真空吸管器吊管作業過程,可使鋼管在空中平衡,定位地面起落點,真空吸附僅需I 2秒鐘,無需輔助人員,提高了吊裝效率;吸盤通過橡膠密封條與鋼管接觸無摩擦,避免了鋼管端部和涂層損傷,有效保護了鋼管防腐層;真空泵為蓄能罐提供持續的負壓能量,達到規定的負壓后,吸盤正常工作,當真空動力系統出現故障,通過蓄能罐儲存負壓能量,仍可維持吸盤正常工作,實現了長輸管道施工施工鋼管吊裝作業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圖說明圖I真空吸管器主視圖圖2真空吸管器俯視圖圖3真空吸管器剖面圖圖4A-A剖面圖其中I一液壓旋轉器2—吊架3—上銷軸4 一下銷軸5—蓄能罐6—吸盤7—支架8—彈簧9 一扶正器IO—靠輪11—鋼管12—橡膠墊13—電磁閥14 一管路I15—真空泵16—傳動軸17—連接器18—發動機19 一管路II20—橡膠彈簧21—銷軸I22—平衡梁423—銷軸II24—連接板25—機架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本例為一試驗樣機,其構成如圖I、圖2所示。它由上裝部件、下裝部件和真空發生系統組成。上裝部件與下裝部件連接,真空發生系統安裝在下裝部件上。所述真空吸管器的上裝部件如圖I和圖3所示,包括液壓旋轉器I、吊架2、上銷軸3、下銷軸4 ;由上銷軸3連接的吊架2的下端由下銷軸4與液壓旋轉器I連接;吊架2的上銷軸3與管道施工現場使用吊管起重設備聯結、下銷軸4連接液壓旋轉器I ;液壓旋轉器I油路與現場使用的吊管起重設備連接,為液壓旋轉器提液壓動力;液壓旋轉器為一低轉速大扭矩齒輪馬達,驅動真空吸管器回轉,可使鋼管在空中平衡,定位找正地面起落點;通過現場吊管起重設備備用油泵為液壓旋轉器提供動力,驅動真空吸管器回轉;在真空吸管器吊掛鋼管后,液壓旋轉器回轉,使鋼管在空中平衡,定位地面起落點;其中液壓旋轉器1,選額定吊重10t,油壓32Mp,雙向轉動型液壓旋轉器;吊架2的形狀是上成馬鞍形,下為漏斗形;主要尺寸為長3米寬O. 8米高I. 2米;所述真空吸管器下裝部件如圖I-圖3所示;由蓄能罐5、吸盤6、支架7、扶正器9組成;液壓旋轉器I下端由機架25與支架7連接,蓄能罐5的兩端各連接一支架7,支架7下連接平行的兩連接板24,兩連接板24之間有橫板通過橡膠彈簧20和銷軸I 21連接平衡梁22,平衡梁22下端由銷軸II 23與扶正器9連接;扶正器9通過蓄能罐5兩側安裝的銷軸與吸盤6連接,扶正器9左右對稱;扶正器9 一端有轉軸,轉軸的兩邊連有彈簧8 ;蓄能罐5與吸盤6通過管路連接;通過扶正器9對中找正鋼管吊裝位置,使吸盤6與鋼管外表面貼合,形成吸附面;其中蓄能罐5為圓弧面的矩形環狀空腔;是一負壓蓄能裝置,為吸盤6提供負壓吸力;主要尺寸為長3米寬O. 8米高O. 26米;吸盤6也為圓弧面的矩形環狀盤;周邊鑲裝橡膠密封膠條,與鋼管形成密封面;主要尺寸為長4. 2米寬O. 72米;支架7為兩支“Π”形架在頂端相交成直角狀;扶正器9為兩矩形架成直角相連,頂部矩形架的另一端連接“八”字形腿,腿的腳部安裝有靠輪10 ;主要尺寸輪距為O. 8米;平衡梁22是截面成“ T ”形的梁,其平頂中部有與銷軸I 21配合的孔,底端有與銷軸II 23配合的孔;銷孔直徑50mm;真空發生系統如圖2所示,由管路I 14、真空泵15、傳動軸16、連接器17、發動機18、管路II 19組成;發動機18輸出軸連接連接器17,連接器17連接傳動軸16,傳動軸16連接真空泵15,真空泵15由管路I 14與蓄能罐5連接,蓄能罐5有管路II 19與吸盤6連接;管路II 19 一端與蓄能罐5連接,另一端連接真空吸盤6,管路II 19中設置兩位三通電磁閥13,利用電磁閥13,發動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管道敷設鋼管的裝卸、搬運、堆放和布管的真空吸管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上裝部件、下裝部件和真空發生系統組成;上裝部件與下裝部件連接,真空發生系統安裝在下裝部件上;所述上裝部件包括液壓旋轉器(1)、吊架(2)、上銷軸(3)、下銷軸(4);由上銷軸(3)連接的吊架(2)的下端由下銷軸(4)與液壓旋轉器(1)連接;吊架(2)的上銷軸(3)與管道施工現場使用吊管起重設備聯結、下銷軸(4)連接液壓旋轉器(1);液壓旋轉器(1)為一低轉速大扭矩齒輪馬達,液壓旋轉器(1)油路與現場使用的吊管起重設備連接,為液壓旋轉器提液壓動力;在真空吸管器吊掛鋼管后,液壓旋轉器回轉,定位地面起落點;所述下裝部件由蓄能罐(5)、吸盤(6)、支架(7)、扶正器(9)組成;液壓旋轉器(1)下端由機架(25)與支架(7)連接,蓄能罐(5)的兩端各連接一支架(7),支架(7)下連接平行的兩連接板(24),兩連接板(24)之間有橫板通過橡膠彈簧(20)和銷軸Ⅰ(21)連接平衡梁(22),平衡梁(22)下端由銷軸Ⅱ(23)與扶正器(9)連接;扶正器(9)通過蓄能罐(5)兩側安裝的銷軸與吸盤(6)連接,扶正器(9)左右對稱;扶正器(9)一端有轉軸,轉軸的兩邊連有彈簧(8);蓄能罐(5)與吸盤(6)通過管路連接;通過扶正器(9)對中找正鋼管吊裝位置,使吸盤(6)與鋼管外表面貼合,形成吸附面;所述真空發生系統由管路Ⅰ(14)、真空泵(15)、傳動軸(16)、連接器(17)、發動機(18)、管路Ⅱ(19)組成;發動機(18)輸出軸連接連接器(17),連接器(17)連接傳動軸(16),傳動軸(16)連接真空泵(15),真空泵(15)由管路Ⅰ(14)與蓄能罐(5)連接;管路Ⅱ(19)一端與蓄能罐(5)連接,另一端連接真空吸盤(6),管路Ⅱ(19)中設置兩位三通電磁閥(13),發動機(18)驅動真空泵(15)使蓄能罐(5)抽真空達到規定的真空度,遙控電磁閥(13)開啟管路Ⅱ(19),使吸盤(6)產生負壓吸附鋼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克剛,王魯君,馬征賓,楊文會,馬根,劉濤,劉風剛,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