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多功能組合車,包括能夠拆分和組合為一體的自行車和輪椅,自行車上安裝有方向把和與方向把連接的方向立軸,方向立軸外面有外管,輪椅前面鉸接有能夠活動的腳踏支架,輪椅通過左右兩個轉向叉臂設有左右兩個大前輪,輪椅還設有能夠折疊收起的左右兩個小后輪,輪椅靠背頂部設有靠枕,方向立軸的外管下部固定有能夠掛在輪椅后底部的S形的鉸力聯板,方向立軸下端能夠通過可拆卸的前叉安裝前輪;輪椅后部設有能夠緊固抱合定位方向立軸的外管的三合抱卡,輪椅底部設有能夠連接方向立軸的聯動轉向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拆分和安裝方便、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該產品充分考慮使用者的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拆分和組合的具有輪椅、自行車、嬰幼兒車、嬰兒床功能的多功能組合車。
技術介紹
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和病人失去行動能力,導致長期臥床,這不僅不利于病人恢復健康,還造成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負擔。現有的輪椅需要人力推動行駛,人的體力會因為推車消耗很大,出行范圍有限,利用率很低。三輪車雖然可以帶人快速行駛,出行范圍也較大,但是三輪車體積較大,公園、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不允許進入。而自行車無法帶著行動不便的病人和老人出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使用方便、拆分和安裝方便、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的多功能組合車。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的多功能組合車,包括能夠拆分和組合為一體的自行車和輪椅,自行車上安裝有方向把和與方向把連接的方向立軸,方向立軸外面有外管,輪椅前面鉸接有能夠活動的腳踏支架,輪椅通過左右兩個轉向叉臂設有左右兩個大前輪,輪椅還設有能夠折疊收起的左右兩個小后輪,輪椅靠背頂部設有靠枕,其特征在于方向立軸的外管下部固定有能夠掛在輪椅后底部的S形的鉸力聯板,方向立軸下端能夠通過可拆卸的前叉安裝前輪;輪椅后部設有能夠緊固抱合定位方向立軸的外管的三合抱卡,輪椅底部設有能夠連接方向立軸的聯動轉向裝置。自行車的前輪和前叉拆下時,其自行車架通過鉸力聯板掛接在輪椅后底部的鉸力架小橫桿上部,鉸力聯板同時位于輪椅后底部的大橫桿下方,方向立軸的外管還通過三合抱卡與輪椅定位連接。所述的聯動轉向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轉向連桿、聯動桿、轉向橫臂和轉向引導板,轉向連桿能夠可拆卸的固定在方向立軸下端,聯動桿一端鉸接轉向連桿末端、另一端鉸接轉向橫臂中間、中部通過雙合抱卡定位并且雙合抱卡通過聯動桿轉軸可轉動的安裝在輪椅底部,轉向橫臂兩端分別鉸接一根轉向引導板的末端,每根轉向引導板固定在對應的大前輪的轉向叉臂上。所述的輪椅底部固定有套筒,套筒內插接有用于支撐腳踏支架的可抽拉的U形支撐架;腳踏支架底部鉸接有一根能夠支撐在地面或收攏的支撐立柱。所述的支撐架支撐腳踏支架放平時,還設有能夠放置在腳踏支架上與輪椅坐板對接作為童床的托板。此時,支撐立柱支撐在地面。這樣能夠作為童床使用。打開收攏在輪椅腳踏支架前下部的支撐柱,以增加童床的穩定性能。所述的支撐架支撐腳踏支架向上立起時,還設有能夠放置在輪椅坐板上的嬰幼兒座兜,嬰幼兒座兜上端設有能夠掛接在輪椅靠頭上的掛圈,嬰幼兒座兜下端設有能夠卡在輪椅兩側的卡扣。這樣能夠作為腳踏三輪嬰幼兒車使用。此時如果不放置嬰幼兒座兜,能夠作為腳踏三輪購物車使用。所述的轉向連桿始端設有固定鍵與自行車的方向立軸的外管底部的鍵槽卡接,轉向連桿始端還設有中心孔與自行車的方向立軸通過螺栓連接固定,轉向連桿末端通過小套筒插有一根能夠前后彈性移動的L形鉸軸,L形鉸軸的水平始端與小套筒之間設有彈簧,L形鉸軸的豎直末端插接在聯動桿一端。所述的三合抱卡包括依次鉸接的左、中、右三個弧面抱合片,左右兩個抱合片的合攏對接處設有能夠相互對應卡緊的卡扣和卡爪。左右兩個抱合片分別為整圓的四分之一。所述的自行車為可折疊自行車,并設有前輪叉定位槽孔螺絲背母,方向把管內設有組裝螺母。自行車的前輪和前叉為可拆裝獨立使用的,在作為自行車時,用螺桿將前輪和前叉由叉管中心緊固在方向把管中的螺母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拆分和安裝方便、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該產品充分考慮使用者的方便。拆下自行車,自行車和輪椅可以單獨使用。輪椅與自行車安裝在一起,看護者騎著自行車可以推著輪椅走,作為腳踏三輪輪椅車。輪椅上還可以放上嬰幼兒車座,騎著多功能組合車帶著嬰幼兒出去玩。輪椅前面還可以放上平板,作為童床使用。當自行車與輪椅組合時,若要進入電梯,可將自行車折疊起來,就能方便的進入電梯。附圖說明附圖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I為本技術作為三輪腳踏輪椅車的結構圖。圖2為作為腳踏三輪嬰幼兒車的結構圖。圖3為作為童床的結構圖。圖4為自行車結構圖。圖5為輪椅主視圖。圖6為輪椅仰視圖。圖7為三合抱卡展開圖。圖8為三合抱卡合攏俯視圖。圖9為轉向連桿主視圖,圖10為轉向連桿俯視圖。圖中,I自行車,2輪椅,3方向把,4方向立軸,5腳踏支架,6大前輪,7小后輪,8靠頭,9鉸力聯板,10前叉,11前輪,12三合抱卡,13轉向連桿,14聯動桿,15轉向橫臂,16轉向引導板,17轉向叉臂,18支撐立柱,19套筒,20支撐架,21托板,22嬰幼兒座兜,23固定鍵,24中心孔,25小套筒,26 L形鉸軸,27彈簧,28槽,29聯動桿轉軸。具體實施方式附圖為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例。本技術的多功能組合車,包括能夠拆分和組合為一體的自行車I和輪椅2,自行車上安裝有方向把3和與方向把連接的方向立軸4,方向立軸外面有外管,輪椅前面鉸接有能夠活動的腳踏支架5,輪椅通過左右兩個轉向叉臂設有左右兩個大前輪6,輪椅還設有能夠折疊收起的左右兩個小后輪7,輪椅靠背頂部設有靠枕8。方向立軸的外管下部固定有能夠掛在輪椅后底部的S形的鉸力聯板9,方向立軸下端能夠通過可拆卸的前叉10安裝前輪11 ;輪椅后部設有能夠緊固抱合定位方向立軸的外管的三合抱卡12,輪椅底部設有能夠連接方向立軸的聯動轉向裝置。自行車的前輪和前叉拆下時,其自行車架通過鉸力聯板掛接在輪椅后底部的鉸力架小橫桿上部,鉸力聯板同時位于輪椅后底部的大橫桿下方,方向立軸的外管還通過三合抱卡與輪椅定位連接。所述的聯動轉向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轉向連桿13、聯動桿14、轉向橫臂15和轉向引導板16,轉向連桿13能夠通過固定鍵和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方向立軸4下端,聯動桿14一端鉸接轉向連桿13末端、另一端鉸接轉向橫臂15中間、中部通過雙合抱卡定位并且雙合抱卡通過聯動桿轉軸29可轉動的安裝在輪椅底部,轉向橫臂15兩端分別鉸接一根轉向引導板16的末端,每根轉向引導板固定在對應的大前輪的轉向叉臂17上。雙合抱卡為現有產品,就是三合抱卡去掉中間一片弧面抱合片。所述的輪椅底部固定有套筒19,套筒內插接有用于支撐腳踏支架的可抽拉的U形支撐架20 ;腳踏支架底部鉸接有一根能夠支撐在地面或收攏的支撐立柱18。所述的支撐架20支撐腳踏支架放平時,還設有能夠放置在腳踏支架上與輪椅坐板對接作為童床的托板21。此時,支撐立柱18支撐在地面。這樣能夠作為童床使用。見圖3。所述的支撐架支撐腳踏支架向上立起時,還設有能夠放置在輪椅坐板上的嬰幼兒座兜22,嬰幼兒座兜上端設有能夠掛接在輪椅靠頭上的掛圈,嬰幼兒座兜下端設有能夠卡在輪椅兩側的卡扣。這樣能夠作為腳踏三輪嬰幼兒車使用。見圖2。此時如果不放置嬰幼兒座兜,能夠作為腳踏三輪購物車使用。所述的轉向連桿始端設有固定鍵23與自行車的方向立軸的外管底部的鍵槽卡接,轉向連桿始端還設有中心孔24與自行車的方向立軸通過螺栓連接固定,轉向連桿末端通過小套筒25插有一根能夠前后彈性移動的L形鉸軸26,L形鉸軸的水平始端與小套筒之間設有彈簧27,L形鉸軸的豎直末端插接在聯動桿一端。轉向連桿末端還設有槽28,以容納L形鉸軸的豎直部分。所述的三合抱卡包括依次鉸接的左、中、右三個弧面抱合片,左右兩個弧面抱合片的合攏對接處設有能夠相互對應卡緊的卡扣和卡爪。左右兩個抱合片分別為整圓的四分之一。中片焊裝在輪椅靠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組合車,包括能夠拆分和組合為一體的自行車和輪椅,自行車上安裝有方向把和與方向把連接的方向立軸,方向立軸外面有外管,輪椅前面鉸接有能夠活動的腳踏支架,輪椅通過左右兩個轉向叉臂設有左右兩個大前輪,輪椅還設有能夠折疊收起的左右兩個小后輪,輪椅靠背頂部設有靠枕,其特征在于:方向立軸的外管下部固定有能夠掛在輪椅后底部的S形的鉸力聯板,方向立軸下端能夠通過可拆卸的前叉安裝前輪;輪椅后部設有能夠緊固抱合定位方向立軸的外管的三合抱卡,輪椅底部設有能夠連接方向立軸的聯動轉向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光柱,王東陽,
申請(專利權)人:王光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