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倒角領域,主要涉及一種方形零件雙邊自動倒角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倒角裝置由振動盤送料器42,機架,方形零件分配組件,夾具組件,活動工作臺,刀具組件,驅動電機31,落料槽38組成,振動盤送料器42可定做,能使工件按所需姿態成隊列狀輸送出來,活動工作臺位于機架上,由氣缸32驅動,夾具組件位于活動工作臺上,驅動電機31通過皮帶輪16和皮帶輪27驅動刀具組件,分配組件每次分配一個零件到夾具組件中,夾緊后,在氣缸32驅動下使零件與刀具組件做一個相對直線運動,完成倒角后在落料槽38處松開夾具實現卸料從而完成一次加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方形零件雙邊自動倒角裝置
本技術涉及機械倒角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方形零件雙邊自動倒角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金屬圓管或圓棒端面的倒角作業已有相關的自動倒角設備實現自動操作。但對于方形零件特別是小型方形零件的倒角還依靠人工操作手持式倒角機等方式實現。手動倒角效率低,倒角尺寸偏差很大,質量不穩定,不滿足大批量加工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針對方形零件特別是小型方形零件的雙邊倒角加工,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完全自動的倒角裝置。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方形零件雙邊自動倒角裝置,該倒角裝置具有振動盤送料器42,機架,方形零件分配組件,夾具組 件,活動工作臺,刀具組件,驅動電機31,落料槽38,振動盤送料器42可以定做,能使工件按所需姿態成隊列狀輸送出來,活動工作臺位于機架上,由氣缸32驅動, 夾具組件位于活動工作臺上,驅動電機31通過皮帶輪16和皮帶輪27驅動刀具組件,分配組件每次分配一個零件到夾具組件中,夾緊后,在氣缸32驅動下使零件與刀具組件做一個相對直線運動,完成倒角后,在落料槽38處,松開夾具實現卸料,完成一次加工。本技術所述的機架由型材39焊接成型,然后與面板1,和腳支撐40通過螺絲連接而成。本技術所述的方形零件分配組件由隔料氣缸24,輸料槽25,角連接26,橫梁 28和立柱30組成,立柱30底面通過螺絲與面板I連接,橫梁28固定在立柱30上,角連接 26 一底面與橫梁28螺絲連接,另一底面與輸料槽25螺絲連接,輸料槽25上固定隔料氣缸 24,隔料氣缸24活塞桿伸出,可以阻止輸料槽25里面的零件掉到夾具里面,隔料氣缸24活塞桿縮回,輸料槽25里面的零件可以掉到夾具里面。本技術所述的輸料槽25為一個六面體,里面開了通孔可以用于儲存零件,輸料槽25 —表面還開了一條通槽,以防止零件在輸料槽25里面卡死,輸料槽25上端與送料器的出口連接一起。本技術所述的夾具組件由固定夾具體安裝塊2,固定夾具體3,活動夾具體4, 活動夾具體安裝塊5,銷軸6,壓板17,接頭18,氣缸19,氣缸安裝塊20組成,固定夾具體安裝塊2固定在活動工作臺上,固定夾具體3通過螺絲固定在固定夾具體安裝塊2上,活動夾具體4通過螺絲固定在活動夾具體安裝塊5上,活動夾具體安裝塊5在氣缸19的驅動下, 可以繞銷軸6轉動,氣缸安裝塊20安裝在活動工作臺側面,氣缸19安裝在氣缸安裝塊20 上,氣缸19活塞桿通過接頭18與活動夾具體安裝塊5實現連接,氣缸19活塞桿的伸出和縮回可以實現零件的夾緊和松開。本技術所述的固定夾具體3和活動夾具體4可以更換,實現不同形狀零件的4松夾。本技術所述的活動工作臺由前光桿支撐9,后光桿支撐21,面板29,直線軸承 23,直線軸承座22,光桿7,限位螺絲10,氣管固定架8,氣缸32,連接塊33組成,直線軸承座 22固定在面板29下方,內安裝有直線軸承23,光桿7穿過直線軸承23內孔,固定在前光桿支撐9和后光桿支撐21上,前光桿支撐9上裝有限位螺絲10用于活動工作臺位置限制,裝有氣管固定架8用于固定氣管,通氣時有助于零件的落料,氣缸32活塞桿通過連接塊33與面板29連成一體。本技術所述的刀具組件由仿形刀片11,驅動軸12,卡環13,軸承14,活動塊 15,電機安裝板34,固定塊35,活動底座36,固定底座37組成,固定底座37固定在面板I 上,與活動底座36可以為燕尾槽方式連接,固定塊35安裝在活動底座36上,上方與電機安裝板34固定連接,用于連接驅動電機31,并與活動塊15可以為燕尾槽方式連接,活動塊15 開有內孔,里面裝有軸承14和卡環13,軸承14套在驅動軸12上,一面與軸肩接觸,一面與卡環13接觸,可以實現驅動軸12的準確定位,驅動軸12上裝有仿形刀片11,通過螺母固緊,仿形刀片11借助燕尾槽可以調整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位置。本技術包括控制電路,實現對該倒角裝置的控制,包括控制零件檢測,零件的定量分配,刀具的運轉,活動工作臺的進退,夾具的松夾等??刂齐娐房梢允且酝ㄓ眯蛿悼叵到y為基礎,可以是以可編程序控制器為基礎,可以是以個人電腦為基礎,可以是以工控機為基礎,也可以是以單片機為基礎。本技術的驅動電機可以是交流伺服電機、交流異步電動機、步進電機或其它電機。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實體模型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實體模型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實體模型左視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接頭A向視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氣缸安裝塊B向視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連接塊C向視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適用的雙邊自動倒角的一個具體實例工前的實體模型圖;圖8是本技術實施例適用的雙邊自動倒角的一個具體實例直角后的實體模型圖;圖9是本技術實施例適用的雙邊自動倒角的一個具體實例圓角后的實體t吳型圖;圖10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振動盤送料器與輸料槽的連接示意圖;圖1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刀具上下方向可調結構俯視圖;圖1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刀具左右方向可調結構左視圖;I.面板,2.固定夾具體安裝塊,3.固定夾具體,4.活動夾具體,5.活動夾具體安裝-種電源插腳加-種電源插腳倒-種電源插腳倒塊,6.銷軸,7.光桿,8.氣管固定架,9.前光桿支撐,10.限位螺絲,11.仿形刀片,12.驅動軸,13.卡環,14.軸承,15.活動塊,16.皮帶輪,17.壓板,18.接頭,19.氣缸,20.氣缸安裝塊,21.后光桿支撐,22.直線軸承座,23.直線軸承,24.隔料氣缸,25.輸料槽,26.角連接, 27.皮帶輪,28.橫梁,29.面板,30.立柱,31.驅動電機,32.氣缸,33.連接塊,34.電機安裝板,35.固定塊,36.活動底座,37.固定底座,38.落料槽,39.型材,40.腳支撐,41.定位塊,42.振動盤送料器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參照圖7,本技術的實施例I是實現零件的雙邊倒直角或倒圓角,如圖8,圖9所示。具體是這樣實現的參照圖10,作為外協件振動盤送料器42能將待加工工件按所需姿態,比如方形部分在下呈豎立狀輸送到輸料槽25中。參照圖1,圖2,圖3,驅動電機31旋轉經過皮帶輪16和皮帶輪27的動力傳遞,可以驅動仿形刀片11旋轉,隔料氣缸24活塞桿伸出時,輸料槽25里面的零件不能落下,當氣缸32活塞桿縮回到位時,固定夾具體3和活動夾具體4組成的夾具恰好對準輸料槽25,此時氣缸19活塞縮回夾具處于松開狀態,隔料氣缸24活塞縮回,一個零件掉入到夾具后隔料氣缸24活塞迅速伸出以保證每次只有一個零件掉入到夾具中,掉入到夾具中的工件經過定位塊41定位后,氣缸19活塞伸出,帶動活動夾具體安裝塊5繞銷軸6旋轉,實現零件的夾緊,零件夾緊后,氣缸32活塞伸出,推動活動工作臺運動,帶動零件與旋轉仿形刀片11有個相對直線運動,當零件穿過旋轉仿形刀片11上方后,工作臺碰到限位螺絲10,完成倒角工序,這時氣缸19活塞縮回,夾具松開,氣管固定架8上的氣管吹氣,促進零件落入落料槽 38中,之后氣缸32活塞縮回到位,完成一次加工過程。參照圖2,圖4,圖5,氣缸19通過氣缸安裝塊20固定在面板2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形零件雙邊自動倒角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倒角裝置具有振動盤送料器(42),機架,方形零件分配組件,夾具組件,活動工作臺,刀具組件,驅動電機(31),落料槽(38),振動盤送料器(42)可以定做,能使工件按所需姿態成隊列狀輸送出來,活動工作臺位于機架上,由氣缸(32)驅動,夾具組件位于活動工作臺上,驅動電機(31)通過皮帶輪(16)和皮帶輪(27)驅動刀具組件,分配組件每次分配一個零件到夾具組件中,夾緊后,在氣缸(32)驅動下使零件與刀具組件做一個相對直線運動,完成倒角后,在落料槽(38)處,松開夾具實現卸料,完成一次加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似蹼,劉志輝,劉學敏,李夢奇,陳志剛,
申請(專利權)人:邵陽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