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體,所述面罩主體中部設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頂部設有開口,開口上設有相配合的蓋子,工作通道一側上部設有透氣孔,工作通道另一側上部連接有螺紋伸縮管;所述的面罩主體的一側設有調氣閥;所述的面罩主體形狀是與人臉部相配合的曲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吸氧面罩,當病人進行胃窺鏡檢查時,既不影響檢查,又能進行吸氧,吸氧面罩的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使用過程中,能夠讓病人在無痛的情況下完成胃內窺鏡檢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吸氧面罩。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醫學治療方面,開展了許多無痛檢查或治療,例如,無痛胃內窺鏡檢查,在對病人進行麻醉之后,病人需要進行吸氧,需要佩戴吸氧面罩,現有技術中,不能使病人既能進行吸氧,又能同時進行檢測,所以提供一種可以在病人吸氧的前提下,能夠使窺鏡從病人的口腔進入胃部的吸氧面罩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氧面罩,克服現有產品進行胃內窺鏡檢查時不能同時進行吸氧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體,所述面罩主體中部設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頂部設有開口,開口上設有相配合的蓋子,工作通道一側上部設有透氣孔,工作通道另一側上部連接有螺紋伸縮管。進一步的,所述的面罩主體的一側設有調氣閥。進一步的,所述的面罩主體形狀是與人臉部相配合的曲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吸氧面罩,當病人進行胃窺鏡檢查時,既不影響檢查,又能進行吸氧,吸氧面罩的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使用過程中,能夠讓病人在無痛的情況下完成胃內窺鏡檢查。附圖說明下面根據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吸氧面罩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面罩主體;2、工作通道;3、蓋子;4、透氣孔;5、螺紋伸縮管;6、調氣閥。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體1,所述面罩主體I中部設有工作通道2,所述工作通道2頂部設有開口,開口上設有相配合的蓋子3,工作通道2 —側上部設有透氣孔4,工作通道2另一側上部連接有螺紋伸縮管5。所述面罩主體I的形狀是與人臉部相配合(能完全吻合)的曲面,面罩主體I的一側設有調氣閥6。使用時,將面罩主體I對準病人的面部,使工作通道2對準人的口腔,調節調氣閥6,使面罩主體I貼合病人的面部,螺紋伸縮管5進行氧氣傳輸,將蓋子3打開,進行檢查,窺鏡通過開口,從病人口腔進入胃中,當吸氧面罩不使用時,將蓋子3蓋好即可。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術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 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體(I)中部設有工作通道(2),所述工作通道(2)頂部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上設有相配合的蓋子(3),所述工作通道(2 ) 一側上部設有透氣孔(4 ),所述工作通道(2 )另一側上部連接有螺紋伸縮管(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體(I)的一側設有調氣閥(6)。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體(I)形狀是與人臉部相配合的曲面。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體,所述面罩主體中部設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頂部設有開口,開口上設有相配合的蓋子,工作通道一側上部設有透氣孔,工作通道另一側上部連接有螺紋伸縮管;所述的面罩主體的一側設有調氣閥;所述的面罩主體形狀是與人臉部相配合的曲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吸氧面罩,當病人進行胃窺鏡檢查時,既不影響檢查,又能進行吸氧,吸氧面罩的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使用過程中,能夠讓病人在無痛的情況下完成胃內窺鏡檢查。文檔編號A61M16/06GK202740581SQ20122042054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專利技術者王昌雄, 李中華, 趙靜, 季雪良 申請人:王昌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體(1)中部設有工作通道(2),所述工作通道(2)頂部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上設有相配合的蓋子(3),所述工作通道(2)一側上部設有透氣孔(4),所述工作通道(2)另一側上部連接有螺紋伸縮管(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昌雄,李中華,趙靜,季雪良,
申請(專利權)人:王昌雄,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