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窺鏡鼻罩,包括一個口鼻罩和咬口套件,咬口套件由咬口及通過其內的口咽通氣結構組成,口鼻罩前端罩住口部低平,后部隆起罩住鼻部,前端口部中間設置有中央口,其上有膜性結構。咬口在口鼻罩前端內,與中央口正對??谘释饨Y構可穿過中央口和咬口置入口內,其前端有膜性結構覆蓋,置于中央口外,纖維胃鏡前端可由此進入口內,后端弧形部分可將舌根勾起,防止靜脈麻醉時舌根后墜??诒钦趾蟛可隙诉B接有呼吸管,可外接麻醉機、或呼吸皮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前端低平、貼合口周,咬口與中央口重合,纖維胃鏡或纖維支氣管鏡可通過中央口或口咽通氣結構進入,方便操作,除可應用于內窺纖維鏡檢查,還可用于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的短時全麻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人類生活用品。尤其涉及醫療器械,特別涉及內窺鏡,具體的是一種內窺鏡鼻罩。
技術介紹
胃鏡是臨床醫學中常用的檢查方法。異丙酚無痛胃鏡檢查技術因為舒適無痛,近年來逐漸普及。但是,由于異丙酚的一過性呼吸抑制作用,可使患者血氧飽和度降低,嚴重者不得不中斷檢查,對原有心肺疾患的老年人可能出現更加嚴重的并發癥,增加了無痛胃鏡檢查的風險?,F有技術中在胃鏡上裝置了面罩,可增加吸入氧濃度,減少低氧血癥及其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面罩上帶有可供纖維胃鏡進出及接呼吸皮囊加壓供氧的開口,當氧飽和度降低時,可直接加壓供氧而無需中斷檢查,提高了無痛胃鏡的安全性、方便了檢查操作。但是,患者咬口與面罩的中央口距離較大,不便于內鏡前端的進入,檢查時操作難度大,同 時,靜脈麻醉時許多患者因舌根后墜引起呼吸抑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窺鏡鼻罩,所述的這種內窺鏡鼻罩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無痛胃鏡面罩不便于內鏡前端進入的技術問題及操作中因舌根后墜引起呼吸抑制問題。本技術的這種內窺鏡鼻罩,包括一個口鼻罩和一個咬口套件,所述的咬口套件由咬口及可通過其內的口咽通氣結構組成,所述的咬口包括口內部分和口外部分,所述的口鼻罩的前端包括低平的口部和隆起的鼻部,口部中間設置有中央口,中央口上設置有膜性結構,咬口口內部分安置在病患上下齒之間,口外部分安置在口鼻罩前端內并與中央口正對。進一步的,口咽通氣結構穿過中央口和咬口后可置入病患口內,口咽通氣結構的前端固定在中央口外,并有膜性結構覆蓋,纖維胃鏡前端可通過其進入口內,口咽通氣結構的后端呈弧形,后端弧形結構可將舌根勾起,防止靜脈麻醉時舌根后墜引起的呼吸抑制。進一步的,口鼻罩的后部上端連接有一個呼吸管。進一步的,呼吸管中包括有一個波紋段,可使呼吸管的長度及方向可隨意調節。進一步的,口鼻罩的左右兩側各自設置有一個固定拉環。進一步的,呼吸管上連接有麻醉機、或呼吸球囊。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在患者清醒時先將咬口置入口內,再將內鏡鼻罩罩上,其咬口與中央口重合,此時行靜脈麻醉,當患者麻醉后再將口咽通氣結構由中央口置入口內,將舌根勾住,纖維胃鏡或纖維支氣管鏡可直接通過口咽通氣結構進入。本內窺鏡鼻罩的設計縮短了現有技術中咬口與面罩纖維胃鏡插口之間的距離,方便醫生的操作。同時通過中央口及咬口置入的口咽通氣結構,可防止因舌根后墜引起的呼吸抑制。本技術不僅可用于無痛胃鏡的檢查及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中,還可用于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的短時全麻中。本技術和已有技術相比,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技術將咬口與中央口重合,纖維胃鏡或纖維支氣管鏡可直接通過中央口進入,方便醫生操作。同時咬口及中央口內可置入類似口咽通氣道結構,可防止靜脈麻醉時可能導致的舌后墜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本技術不僅可用于無痛胃鏡的檢查及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中,還可用于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的短時全麻中。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內窺鏡鼻罩的前側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內窺鏡鼻罩中的咬口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如圖I和圖2所不,本技術的內窺鏡鼻罩,包括一個口鼻罩I和一個咬口套件2,咬口套件2由一個管狀咬口及可通過其內的類似口咽通氣道組成,其中,口鼻罩I前端低平,中間位置設置有一個中央口 3,咬口與中央口 3可重疊,咬口包含在口鼻罩I內,咬口包含口內部分7及口外部分6,類似口咽通氣道包含咬口外結構8及穿過咬口的一個延伸管4,延伸管4起始端呈弧形扁平管狀結構,向下延伸時扁平管的上部開放,口鼻罩I的后端上方連接有一個呼吸管5。進一步的,咬口的口外結構8與口內的延伸管4連通。進一步的,呼吸管5中包括有一個波紋段。進一步的,口鼻罩I的左右兩側各自設置有一個固定拉環9。通過固定拉環9連接系帶,可將口鼻罩I固定在患者臉部。進一步的,呼吸管5上連接有麻醉機、或呼吸球囊供氧、或麻醉氣體。具體的,口鼻罩I的前側面的上端設置有配合鼻子形狀的凸出部,所述的凸出部由透明殼體構成。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咬口先置入口內,咬口前端與中央口 3重合,口咽通氣管可通過中央口 3及咬口放入口中,防止靜脈麻醉時舌后墜所引起的呼吸抑制。纖維胃鏡或纖維支氣管鏡可直接通過口咽通氣管進入口內,縮短了現有技術中咬口與面罩中央口之間的距離,方便醫生的操作。本技術不僅可用于無痛胃鏡的檢查及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中,還可用于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的短時全麻中。權利要求1.一種內窺鏡鼻罩,包括一個口鼻罩和一個咬口套件,所述的咬口套件由咬口及可通過其內的口咽通氣結構組成,所述的咬口包括口內部分和口外部分,所述的口鼻罩的前端包括低平的口部和隆起的鼻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鼻罩的口部中間設置有中央口,所述的中央口上設置有膜性結構,所述的咬口的口外部分設置在口鼻罩的前端內并與中央口正對。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窺鏡鼻罩,其特征在于咬口套件中的口咽通氣結構穿過中央口和咬口,口咽通氣結構的前端固定在中央口外,口咽通氣結構的前端有軟膜覆蓋,口咽通氣結構的后端呈弧形。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窺鏡鼻罩,其特征在于口鼻罩的后部上端連接有一個呼吸管。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鼻罩,其特征在于呼吸管中包括有一個波紋段。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窺鏡鼻罩,其特征在于口鼻罩的左右兩側各自設置有一個固定拉環。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鼻罩,其特征在于呼吸管上連接有麻醉機、或呼吸球囊。專利摘要一種內窺鏡鼻罩,包括一個口鼻罩和咬口套件,咬口套件由咬口及通過其內的口咽通氣結構組成,口鼻罩前端罩住口部低平,后部隆起罩住鼻部,前端口部中間設置有中央口,其上有膜性結構。咬口在口鼻罩前端內,與中央口正對。口咽通氣結構可穿過中央口和咬口置入口內,其前端有膜性結構覆蓋,置于中央口外,纖維胃鏡前端可由此進入口內,后端弧形部分可將舌根勾起,防止靜脈麻醉時舌根后墜。口鼻罩后部上端連接有呼吸管,可外接麻醉機、或呼吸皮囊。本技術前端低平、貼合口周,咬口與中央口重合,纖維胃鏡或纖維支氣管鏡可通過中央口或口咽通氣結構進入,方便操作,除可應用于內窺纖維鏡檢查,還可用于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的短時全麻中。文檔編號A61B1/273GK202740580SQ2012203993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專利技術者余斌 申請人:上海市同濟醫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窺鏡鼻罩,包括一個口鼻罩和一個咬口套件,所述的咬口套件由咬口及可通過其內的口咽通氣結構組成,所述的咬口包括口內部分和口外部分,所述的口鼻罩的前端包括低平的口部和隆起的鼻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鼻罩的口部中間設置有中央口,所述的中央口上設置有膜性結構,所述的咬口的口外部分設置在口鼻罩的前端內并與中央口正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斌,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同濟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