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包括電加熱鍋爐、蓄熱器、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和鍋爐補水箱,電加熱鍋爐和蓄熱器為一體式設計,電加熱鍋爐本體上設置有低、高水位控制筒,電加熱鍋爐通過第一管路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相連通,第一管路上依次設置有主汽閥、節能過濾器、蒸汽減壓閥和三通接管,三通接管第一出口上設置有鍋爐蒸汽閥,第二出口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的進汽口相連通;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部設置有蒸汽閥,其下部通過第二管路與鍋爐補水箱相連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設置有疏水閥和過濾器。本發明專利技術在大大降低分體式蓄熱鍋爐系統的設備制造成本的前提下能更有效地實現所需功能,可為相關行業廣泛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電加熱鍋爐
,特別是指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
技術介紹
制管廠在制罐過程中需對管子進行磷化、鈍化等表面處理,能否有效控制池水溫度、介質比例是磷化、鈍化等工藝成功的關鍵,目前行業一般都為池水加熱保溫配備電加熱蒸汽鍋爐,但第一次運行時,須等鍋爐先運行產生蒸汽后再去加熱池水,時間周期較長,會出現等工、貽工等現象,造成資料的浪費。目前企業為解決此現象,為鍋爐單獨配備了蓄汽罐蓄熱系統。即晚間在表面處理系統停運時,單獨運行鍋爐給蓄汽包充汽,第二天上班時第一次給水池加熱用蓄熱包中蒸汽加熱,大大縮短了啟工時間。且晚間運行為低谷電時,在節約了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單獨的蓄汽罐蓄熱系統的一次性投入較高,系統控制復雜,蓄汽罐運行不穩定。 其中汽水分離效果不理想,蒸汽帶水率高,容易引起池水容積及介質比例變化,影響管子制造工藝質量。且部分熱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集蒸汽鍋爐和自蓄熱鍋爐于一體的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 包括電加熱鍋爐、蓄熱器、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和鍋爐補水箱,所述電加熱鍋爐和蓄熱器為一體式設計,蓄熱器設置在電加熱鍋爐中,電加熱鍋爐本體上設置有低水位控制筒和高水位控制筒,兩套水位控制筒的下部接管并聯并與電加熱鍋爐本體相連接,電加熱鍋爐上設置有出汽接口和進水口,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設置有進汽口和排污口,鍋爐補水箱上設置有進口和出口 ;電加熱鍋爐本體上部的出汽接口通過第一管路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的進汽口相連通,第一管路上依次設置有主汽閥、節能過濾器、蒸汽減壓閥和三通接管,三通接管的進口與蒸汽減壓閥相連通,其第一出口上部設置有鍋爐蒸汽閥,第二出口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的進汽口相連通;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部設置有蒸汽閥,其下部的排污口通過第二管路與鍋爐補水箱的進口相連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設置有疏水閥和過濾器; 鍋爐補水箱下部的出口通過第三管路與電加熱鍋爐本體進水口相連通。所述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包括一個中空的殼體,殼體上設置有進汽管,殼體的頂部設置有出汽管,殼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管,殼體的外部設置有保溫層,所述的殼體內部自上而下設置有錐形折流板和旋流板,所述的錐形折流板和旋流板的邊緣與殼體相貼合固定,所述錐形折流板的中心有錐形折流板排水管孔,錐形折流板的中間部位分布有細孔,錐形折流板的邊緣有疏水孔,所述的旋流板的中心有旋流板排水管孔,旋流板上沿圓周方向設置有若干長形孔,所述長形孔的上方設置有導葉片,所述的導葉片按相同旋轉方向傾斜固定在旋流板的上方,旋流板的邊緣有導流孔和疏水管孔,錐形折流板和旋流板將殼體內部自上而下分成上汽室、中汽室和下汽室,所述上汽室頂部的出汽管連接至蒸汽閥,出汽管處設置有出汽口分離盒,所述的出汽口分離盒的四周側壁上設置有進汽孔,出汽口分離盒的底部設置有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依次穿過錐形折流板排水管孔和旋流板排水管孔后伸入下汽室內部,上汽室的底部邊緣處設置有疏水管,所述的疏水管的一端與錐形折流板的疏水孔相連接,另一端穿過旋流板上的疏水管孔伸入下汽室的內部,所述的排污管與位于下汽室底部的排污口相連通,所述的進汽管與進汽口相連通,并且伸入下汽室的內部,進汽管的兩側設置有出汽孔。所述的出汽口分離盒為一個設置在出汽口下方的方形殼體,所述的出汽管伸入方形殼體的內部。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進汽管的上方,排水管與進汽管之間設置有V型擋板。所述的旋流板為一塊錐形的圓板,旋流板上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若干長形孔。所述排污口的上方設置有排污口擋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上述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根據蒸汽鍋爐的最佳水、汽 室的蒸汽發生比例,及蓄熱器最佳蓄熱水室、氣化室比例,在鍋爐本體內部設置有高低兩套水位控制系統,企業可根據工況切換水位控制模式,可把鍋爐作為蒸汽鍋爐或自蓄熱鍋爐靈活運用。當作為蓄熱鍋爐使用時,經相變蓄熱的蓄熱飽和水通過管道上安裝的節能過濾器和蒸汽減壓閥,進入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進行壓降相變閃蒸汽化,并進行有效的汽水分離,分離后的蒸汽品質高、壓力穩定,能充分滿足用戶用汽要求。附圖說明圖I是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4是圖2中錐形旋流板仰視方向放大結構圖5是圖2中錐形旋流板俯視方向放大結構圖6是圖4中的B-B剖面圖7是圖5中的C-C局部剖視圖8是圖2中錐形折流板俯視方向放大結構圖9是圖8中的D-D剖視圖中1、電加熱鍋爐,2、蓄熱器,3、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4、鍋爐補水箱,5、低水位控制筒,6、高水位控制筒,7、出汽接口,8、進水口,9、進汽口,10、排污口,11、進口,12、出口, 13、第一管路,14、主汽閥,15、節能過濾器,16、蒸汽減壓閥,17、三通接管,18、鍋爐蒸汽閥, 19、蒸汽閥,20、第二管路,21、疏水閥,22、過濾器,23、第三管路,24、進汽管,25、出汽管,26、 排污管,27、保溫層,28、錐形折流板,29、錐形旋流板,30、錐形折流板排水管孔,31、疏水孔, 32、錐形旋流板排水管孔,33、導葉片,34、導流孔,35、疏水管孔,36、上汽室,37、中汽室,38、 下汽室,39、出汽口分離盒,40、進汽孔,41、排水管,42、V型擋板,43、疏水管,44、排污口擋板,45、出汽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包括電加熱鍋爐I、蓄熱器2、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3和鍋爐補水箱4,所述電加熱鍋爐I和蓄熱器2為一體式設計,蓄熱器 2設置在電加熱鍋爐I中,電加熱鍋爐I本體上設置有低水位控制筒5和高水位控制筒6, 兩套水位控制筒的下部接管并聯并與電加熱鍋爐I本體相連接,電加熱鍋爐I上設置有出汽接口 7和進水口 8,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3上設置有進汽口 9和排污口 10,鍋爐補水箱4 上設置有進口 11和出口 12 ;電加熱鍋爐I本體上部的出汽接口 7通過第一管路13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3上的進汽口 9相連通,第一管路13依次設置有主汽閥14、節能過濾器15、 蒸汽減壓閥16和三通接管17,三通接管17的進口與蒸汽減壓閥16相連通,其第一出口上部設置有鍋爐蒸汽閥18,第二出口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3上的進汽口 9相連通;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3上部設置有蒸汽閥19,其下部的排污口 10通過第二管路20與鍋爐補水箱 4的進口 11相連通,第二管路20上依次設置有疏水閥21和過濾器22 ;鍋爐補水箱4下部的出口 12通過第三管路23與電加熱鍋爐I本體進水口 8相連通。如圖2、圖3所示,所述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3,包括一個中空的殼體,殼體上設置有進汽管24,殼體的頂部設置有出汽管25,殼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管26,殼體的外部設置有保溫層27,所述的殼體內部自上而下設置有錐形折流板28和錐形旋流板29,所述的錐形折流板28和錐形旋流板29的邊緣與殼體相貼合固定,如圖4、圖5、圖6、圖7所示,所述的錐形旋流板29的中心有一個錐形旋流板排水管孔32,錐形旋流板29上沿圓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用途的電加熱蓄熱鍋爐裝置,包括電加熱鍋爐、蓄熱器、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和鍋爐補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鍋爐和蓄熱器為一體式設計,蓄熱器設置在電加熱鍋爐中,電加熱鍋爐本體上設置有低水位控制筒和高水位控制筒,兩套水位控制筒的下部接管并聯并與電加熱鍋爐本體相連接,電加熱鍋爐上設置有出汽接口和進水口,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設置有進汽口和排污口,鍋爐補水箱上設置有進口和出口;電加熱鍋爐本體上部的出汽接口通過第一管路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的進汽口相連通,第一管路上依次設置有主汽閥、節能過濾器、蒸汽減壓閥和三通接管,三通接管的進口與蒸汽減壓閥相連通,其第一出口上部設置有鍋爐蒸汽閥,第二出口與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的進汽口相連通;外置式汽水分離裝置上部設置有蒸汽閥,其下部的排污口通過第二管路與鍋爐補水箱的進口相連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設置有疏水閥和過濾器;鍋爐補水箱下部的出口通過第三管路與電加熱鍋爐本體進水口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凌少東,唐海榮,李東,袁翔,毛宇輝,曹衛,
申請(專利權)人:張家港市威孚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