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卡盤裝置,涉及廣泛應用于機械領域的一類夾持工件的通用夾具。本發明專利技術由電動卡盤裝置夾持功能單元,電動卡盤裝置動力功能單元,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卡盤體外殼及電磁制動器組件等組成。當電磁制動器組件通電時,電動卡盤裝置夾持功能單元與床頭箱聯接為一體且不旋轉;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通電,電動卡盤裝置動力功能單元把旋轉運動傳遞給卡爪夾緊或松開工件。加工過程中,僅電動卡盤裝置夾持功能單元隨主軸旋轉,而電動卡盤裝置動力功能單元不隨主軸旋轉。本發明專利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較,有效減少隨主軸旋轉部分零件數量及旋轉的質量,有利于提高主軸動平衡質量,易于系列化和標準化設計制造、裝置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和維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廣泛應用于機械領域的一類夾持工件的通用夾具。
技術介紹
在CNC車床和自動車床上常使用動力卡盤,除液壓動力卡盤和氣動動力卡盤外,電動卡盤亦應用廣泛。目前,大多數電動卡盤結構形式為在車床主軸的前端安裝卡盤體,而在主軸的后端安裝電動機,當電動機旋轉運動時,通過中間聯結件帶動卡盤的卡爪上下移動,從而能夾緊和松開工件。專利WO9951380公開了一種電動卡盤裝置,在車床主軸的前端安裝卡盤體中有一個諧波齒輪減速器,而在主軸的后端安裝電動力單元,包括電動機、電磁離合器等,兩端通過一中空的軸相聯結。在加工過程中,卡盤體、減速器、中空軸、主軸以及電機轉子作為一個整體旋轉。由于許多部件隨車床主軸高速回轉,存在著動平衡等難題。同時,其結構復雜安裝和維護難度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克服已有技術動平衡、結構復雜安裝和維護難度較大等的不足,提出了一種電動卡盤裝置。為了實現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電動卡盤裝置的技術解決方案,主要包括與主軸1聯結的卡盤座3,盤絲22,卡盤端蓋28,安裝在卡盤端蓋28上的卡爪23等構成電動卡盤裝置夾持功能單元;與齒輪8聯結的卡盤電機(未畫出),外嚙合齒輪副7,8,少齒差內嚙合齒輪副11,13等構成電動卡盤裝置動力功能單元;以及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12,19,20,21,32,33;卡盤體外殼10及電磁制動器組件16,17,34等。當電磁制動器組件通電時,電動卡盤裝置夾持功能單元與卡盤體外殼、床頭箱聯接為一體且不旋轉;同時,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通電,電動卡盤裝置動力功能單元把旋轉運動傳遞給盤絲,卡爪在端面螺紋旋轉運動作用下上下運動,夾緊或松開工件。爾后,電磁制動器組件和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斷電,電動卡盤裝置夾持功能單元隨主軸旋轉,而電動卡盤裝置動力功能單元不隨主軸旋轉。本專利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技術效果是有效減少隨主軸旋轉部分零件數量及旋轉的質量,有利于提高主軸動平衡質量,簡化主軸設計時的影響因數,易于系列化和標準化設計制造、裝置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和維護。附圖說明圖1為電動卡盤裝置圖。圖2為卡盤端蓋正視圖。圖3為卡盤端蓋剖視圖。圖4為卡盤端蓋后視圖。圖5為盤絲正視圖。圖6為盤絲剖視圖。在圖1中1-機床主軸2-主軸箱體3-卡盤座4,6-軸承組 5-隔環7-具有偏心軸的齒輪8-輸入齒輪9-聯接螺釘10-卡盤體外殼11-內齒輪 12-供電滑環組 13-外齒輪14-軸承 15-緊固環 16-電磁鐵組17-制動環 18-永磁體組 19-摩擦片組20-壓環 21-電磁鐵組 22-盤絲23-卡爪 24-軸承 25-壓環26,27-聯結螺釘組 28-卡盤端蓋 29,30-軸承組31-隔環 32-導向螺釘組 33-復位彈簧組34-導向銷組 35,37-軸承組 36-隔環38-壓環具體實施方式圖1所示結構中,當卡盤將動作卡緊(或松開)工件時,電磁制動器16,17,34通電動作并制動,即電磁鐵組16通電,吸合制動環17,這樣卡盤體外殼10,卡盤端蓋28,卡盤座3,以及主軸1聯接為一體不旋轉;此時,與齒輪8聯結的卡盤電機(未畫出)旋轉時,外嚙合齒輪副7,8按傳動比運動,且齒輪7作為輸入件并通過安裝在其偏心軸上的齒輪13把運動傳遞給內齒輪11;同時,通過滑環11給電,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12,19,20,21,32,33通電并動作,即電磁鐵21通電吸附壓環20壓緊摩擦片組19,盤絲22與內齒輪11同步旋轉;而卡盤端蓋28不旋轉,安裝在卡盤端蓋28中的T型槽上卡爪23在端面螺紋旋轉運動作用下上下運動,夾緊或松開工件。當準備加工時,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12,19,20,21,32,33斷電,壓環20在復位彈簧組33和導向螺釘組32作用下復位,摩擦片組19中摩擦片之間脫離接觸,盤絲22斷開與內齒輪11聯接;同時,電磁制動器16,17,34斷電,制動環17在永磁體組18和導向銷組34的作用下復位,卡盤端蓋28等斷開與卡盤體外殼1聯接;因此,在加工過程中,主軸1,卡盤座3,卡盤端蓋28以及卡爪23,盤絲22以及摩擦片組19中外齒摩擦片等聯接為一體,與工件一同旋轉;而卡盤電機(未畫出),外嚙合齒輪副7,8,少齒差內嚙合齒輪副11,13,摩擦片組19中內齒摩擦片,壓環20,卡盤體外殼10等不隨主軸組件旋轉。本專利技術中的卡盤座3通過聯結螺釘組26與主軸1聯接,卡盤端蓋28通過聯結螺釘組27與卡盤座3聯接,盤絲22由軸承24支撐在卡盤座3上,卡爪23通過其T型鍵安置卡盤端蓋28上的T槽中同時通過其端面螺紋與盤絲22聯接。通過卸掉聯結螺釘組26和聯結螺釘組9,整個電動卡盤裝置可以整體地從主軸和床頭箱上卸下。本專利技術中的外嚙合齒輪副7,8由軸承組4,6支撐在卡盤座3上,軸承組4,6與主軸同心,齒輪7的一端有一段偏心軸和一段同心軸。本專利技術中的少齒差內嚙合齒輪副11,13中的外齒輪13由軸承14支撐在齒輪7的偏心軸段上,并作為輸入端把運動傳遞給內齒輪11。內齒輪11由軸承組29,30支撐在齒輪7的同心軸段上。本專利技術中的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包括有安置在內齒輪11上供電滑環組12,摩擦片組19,壓環20,一組均布的電磁鐵21,一組均布的導向螺釘32和復位彈簧33。當通過滑環11給電,即電磁鐵組21通電吸附壓環20壓緊摩擦片組19,盤絲22與內齒輪11同步旋轉;當斷電時,壓環20在彈簧組33作用下復位,放松摩擦片組19,盤絲22斷開與內齒輪11聯接。本專利技術中的電磁制動器組件包括有安置在卡盤體外殼10上電磁鐵組16,制動環17以及安置在卡盤端蓋28上導向銷組34。當電磁鐵組16通電,吸合制動環17,這樣卡盤體外殼10與卡盤端蓋28等聯接為一體,反之,電磁鐵組16斷電,制動環17在卡盤端蓋28上的永磁體組18的作用下復位,卡盤端蓋28等斷開與卡盤體外殼10聯接。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卡盤裝置,包括夾持功能單元,不隨主軸旋轉的動力功能單元,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電磁制動器組件以及卡盤體外殼,其特征在于夾持功能單元由通過聯結螺釘組(26)與主軸(1)聯接的卡盤座(3),通過聯結螺釘組(27)與卡盤座(3)聯接的卡盤端蓋(28),由軸承(24)支撐在卡盤座(3)上的盤絲(22),通過其T型鍵安置卡盤端蓋(28)上的T槽中的、并通過其端面螺紋與盤絲(22)聯接的、在盤絲(22)旋轉運動作用下夾緊或松開工件的卡爪(23)等構成;動力功能單元由與主軸(1)同心的軸承組(4,6)支撐在卡盤座(3)上的外嚙合齒輪副(7,8),由軸承(14)支撐在齒輪(7)的偏心軸段上的外齒輪(13),由軸承組(29,30)支撐在齒輪(7)的同心軸段上的、為盤絲(22)提供旋轉動力的內齒輪(11)和卡盤電機等構成;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由內齒輪(11)上供電滑環組(12),壓環(20),一組均布的電磁鐵(21),一組均布的導向螺釘(32)和復位彈簧(33),摩擦片組(19)等構成,能實現盤絲(22)與內齒輪(11)同步旋轉或斷開盤絲(22)與內齒輪(11)聯接;電磁制動器組件由安置在卡盤體外殼(10)上的電磁鐵組(16),安置在卡盤端蓋(28)上導向銷組(34),制動環(17),永磁體組(18)等構成,能實現卡盤端蓋(28)與卡盤體外殼(10)聯接為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卡盤裝置,包括夾持功能單元,不隨主軸旋轉的動力功能單元,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電磁制動器組件以及卡盤體外殼,其特征在于:夾持功能單元由通過聯結螺釘組(26)與主軸(1)聯接的卡盤座(3),通過聯結螺釘組(27)與卡盤座(3)聯接的卡盤端蓋(28),由軸承(24)支撐在卡盤座(3)上的盤絲(22),通過其T型鍵安置卡盤端蓋(28)上的T槽中的、并通過其端面螺紋與盤絲(22)聯接的、在盤絲(22)旋轉運動作用下夾緊或松開工件的卡爪(23)等構成;動力功能單元由與主軸(1)同心的軸承組(4,6)支撐在卡盤座(3)上的外嚙合齒輪副(7,8),由軸承(14)支撐在齒輪(7)的偏心軸段上的外齒輪(13),由軸承組(29,30)支撐在齒輪(7)的同心軸段上的、為盤絲(22)提供旋轉動力的內齒輪(11)和卡盤電機等構成;電磁摩擦離合器組件由內齒輪(11)上供電滑環組(12),壓環(20),一組均布的電磁鐵(21),一組均布的導向螺釘(32)和復位彈簧(33),摩擦片組(19)等構成,能實現盤絲(22)與內齒輪(11)同步旋轉或斷開盤絲(22)與內齒輪(11)聯接;電磁制動器組件由安置在卡盤體外殼(10)上的電磁鐵組(16),安置在卡盤端蓋(28)上導向銷組(34),制動環(17),永磁體組(18)等構成,能實現卡盤端蓋(28)與卡盤體外殼(10)聯接為一體或斷開卡盤端蓋(28)與卡盤體外殼(10)聯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小安,陳昶,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