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退化林分改造技術,特別涉及一種低效云杉幼林的改造方法。
技術介紹
在川西亞高山林區的采伐跡地上,主要采用云杉(/7Zcea asperaia)進行人工造林,營造了大面積的人工純林。但由于撫育措施不力和灌木及闊葉先鋒樹種侵入人工幼林,造成了林內灌木茂密、通風較差、光照不足,從而導致了人工幼林林木死亡率高、生長緩慢、林分更新困難的狀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川西亞高山低效幼齡云杉林的改造方法,將低效幼齡云杉林改造為優質云杉林,使林地中的立地條件和林木生長得到改善,從而提高云杉林的林分質量和經濟效益。本專利技術的川西亞高山低效云杉幼林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撫育疏伐 通過疏伐、透光撫育、清除灌木和雜草等措施,改善林分的種類組成和光照條件;伐除受害木,受害木數量較多時,要適當保留受害較輕的林木,使林分郁閉度至少保持在O. 4以上;于每年雨季前清除分叉木、彎曲木、折損木、病蟲害木、衰弱木等;清除云杉樹冠投影外O.5 m范圍內的灌木和雜草,但保留云杉的幼齡個體以及有培育前途的闊葉樹種,將清除的樹木枝條和灌木殘體清運出林外,在清運時,需要避免造成幼樹損傷;對云杉進行修枝,保留樹冠占全樹高的1/2左右,保留主干上的粗大側枝,但與主梢競爭的側梢需要修除,以促進主干生長; (2)補植 為了蓄水保水,選擇春雨來臨前在川西亞高山低效云杉幼林中撫育間伐后的空地中挖穴整地;采用人工植苗,在3月初至4月初選擇陰天、雨后或土壤墑情較好時進行植苗,苗穴規格40 cm X 40 cm X 40 cm,株行距I m X I. 5 m ;苗木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川西亞高山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撫育疏伐通過疏伐、透光撫育、清除灌木和雜草等措施,改善林分的種類組成和光照條件;伐除受害木,受害木數量較多時,要適當保留受害較輕的林木,使林分郁閉度至少保持在0.4以上;于每年雨季前清除分叉木、彎曲木、折損木、病蟲害木、衰弱木等;清除云杉樹冠投影外0.5?m范圍內的灌木和雜草,但保留云杉的幼齡個體以及有培育前途的闊葉樹種,將清除的樹木枝條和灌木殘體清運出林外,在清運時,需要避免造成幼樹損傷;對云杉進行修枝,保留樹冠占全樹高的1/2左右,保留主干上的粗大側枝,但與主梢競爭的側梢需要修除,以促進主干生長;(2)補植為了蓄水保水,選擇春雨來臨前在川西亞高山低效云杉幼林中撫育間伐后的空地中挖穴整地;采用人工植苗,在3月初至4月初選擇陰天、雨后或土壤墑情較好時進行植苗,苗穴規格40?cm?×?40?cm?×?40?cm,株行距1?m?×?1.5?m;苗木采用本地培育的健壯、無病蟲害、4年生云杉苗;(3)補植苗木的撫育在植苗后的一個月和以后每個季度末,對新植苗木周圍0.4?m范圍內新長出的雜草和灌木進行清除,以利于苗木的生長;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川西亞高山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撫育疏伐 通過疏伐、透光撫育、清除灌木和雜草等措施,改善林分的種類組成和光照條件;伐除受害木,受害木數量較多時,要適當保留受害較輕的林木,使林分郁閉度至少保持在0.4以上;于每年雨季前清除分叉木、彎曲木、折損木、病蟲害木、衰弱木等;清除云杉樹冠投影外O.5 m范圍內的灌木和雜草,但保留云杉的幼齡個體以及有培育前途的闊葉樹種,將清除的樹木枝條和灌木殘體清運出林外,在清運時,需要避免造成幼樹損傷;對云杉進行修枝,保留樹冠占全樹高的1/2左右,保留主干上的粗大側枝,但與主梢競爭的側梢需要修除,以促進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作民,繆寧,汪明,劉興良,楊昌旭,馮秋紅,李茂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四川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