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屬種植、養殖技術領域。其技術要點:以丘陵山區林地資源為依托,選擇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高的杜仲樹和適合杜仲樹下生長的茶樹及家禽土雞進行合理種植和養殖,其步驟是:將山坡整理成帶狀水平梯地,在水平梯地靠坡處進行深溝吊槽,溝槽內埋青、施肥,填熟土后,選擇無性系茶苗,栽植于施肥填土后的深溝吊槽上;在水平梯地外側處每間隔2m處打一宕,?并在宕內施肥,填熟土后,選擇優質無性系杜仲樹苗,栽植于施肥填土后的宕上;沿山坡四周設置護欄,樹苗成活后,將土雞散養于山坡樹林內。有效防止了林地水土流失,提高了林地保水保肥能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林地生物多樣性和經濟收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屬種植、養殖
技術介紹
我國人口眾多,土地稀缺,且又是個丘陵多山的國度。目前,丘陵山區主要以種植林木為主,林木幼林期由于地表裸露面大,水土流失嚴重,保水保肥能力削弱,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團粒結構差,致使林木生長周期長,收益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林地水土流失,提高林地保水保肥能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生物多樣性和經濟收入的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其特征在于其以丘陵山區林地資源為依托,選擇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高的杜仲樹和適合杜仲樹下生長的茶樹及家禽土雞進行合理種植和養殖,其步驟是I)整坡吊槽將山坡整理成帶寬I. 5-2m的水平梯地,在水平梯地靠坡1/3處進行深溝吊槽,溝深70cm,寬50cm ;在水平梯地外側1/4處每間隔2m處打一巖,巖長寬深分別為 50cm*50cm*70cm ;2)施肥填土 深溝吊槽內依次埋青、施土雜肥、餅肥和復合肥,上層填熟土 ;巖內依次施農家肥和餅肥,上層填熟土 ;3)栽植種苗選擇苗高40-50cm的無性系茶苗,雙行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深溝吊槽上,行距與株距分別為30cm ;選擇苗高I. 8m以上,分枝角度小、枝葉稀疏、產花量高的優質無性系杜仲樹苗,分別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宕上,郁閉度控制在O. 3-0. 35 ;4)圍欄養雞沿山坡四周設置護欄,上述樹苗成活后,即可將家禽土雞散放于山坡樹林內養殖。其技術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采用杜仲樹下套種茶樹,茶樹下面散放家禽土雞,高低互補,既充分利用了光能、空間,大幅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林地生物的多樣性和經濟收入;又構建和維持了穩定的生態平衡系統樹形高大、樹冠稀疏的杜仲樹正好為喜陰的茶樹提供了遮蔽日光強度的作用,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合適的光照強度、光質和濕度、溫度環境,提高了茶葉的品質,家禽土雞在樹下采食昆蟲、雜草和樹葉等,一方面節省了飼料,減少了植物的蟲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土雞的體質、肉質和產蛋率及蛋質,土雞的糞便正好為杜仲樹和茶樹提供了上好的肥料,進一步改善了林地的土壤質量,促進了樹木的生長;同時,由于樹木的覆蓋面積大,林地保水保肥的能力和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均達到了逐步提高,水土流失現象達到了有效控制,為流轉林提供了合適的土壤條件。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以丘陵山區林地資源為依托,選擇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高的杜仲樹和適合杜仲樹下生長的茶樹及家禽土雞進行合理種植和養殖,其步驟是I)整坡吊槽將山坡整理成帶寬I. 5-2m的水平梯地,在水平梯地靠坡1/3處進行深溝吊槽,溝深70cm,寬50cm ;在水平梯地外側1/4處每間隔2m處打一巖,巖長寬深分別為 50cm*50cm*70cm。2)施肥填土 每畝深溝吊槽內依次埋青1500公斤,中層施土雜肥2000公斤、餅肥2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上層填熟土,厚約10厘米;每畝巖內依次施農家肥3000公斤,餅肥100公斤,上層填熟土,厚約10厘米。3)栽植種苗選擇苗高40-50cm的無性系茶苗,雙行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深溝吊槽上,行距與株距分別為30cm,每畝栽植種苗4000株左右;選擇苗高I. 8m以上,分枝 角度小、枝葉稀疏、產花量高的優質無性系杜仲樹苗,分別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宕上,每畝300-350株,郁閉度控制在O. 3-0. 35。 4)圍欄養雞沿山坡四周設置護欄,樹苗成活后,即可將家禽土雞散放于山坡樹林內養殖。5)后期管理林園要注意定型修剪、培養樹冠,鋪草防凍;茶樹3年后即可采摘,每年春茶前、后及夏茶后,分別淺耕I次,追肥I次,秋茶后進行I次深耕,配施基肥;杜仲生長至5 6年后,根據杜仲樹郁閉情況,適時進行間伐剝皮。權利要求1.一種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其特征在于其以丘陵山區林地資源為依托,選擇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高的杜仲樹和適合杜仲樹下生長的茶樹及家禽土雞進行合理種植和養殖,其步驟是 1)整坡吊槽將山坡整理成帶寬I.5-2m的水平梯地,在水平梯地靠坡1/3處進行深溝吊槽,溝深70cm,寬50cm ;在水平梯地外側1/4處每間隔2m處打一宕,宕長寬深分別為50cm*50cm*70cm ; 2)施肥填土深溝吊槽內依次埋青、施土雜肥、餅肥和復合肥,上層填熟土 ;宕內依次施農家肥和餅肥,上層填熟土; 3)栽植種苗選擇苗高40-50cm的無性系茶苗,雙行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深溝吊槽上,行距與株距分別為30cm ;選擇苗高I. 8m以上,分枝角度小、枝葉稀疏、產花量高的優質無性系杜仲樹苗,分別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宕上,郁閉度控制在O. 3-0. 35 ; 4)圍欄養雞沿山坡四周設置護欄,樹苗成活后,即可將家禽土雞散放于山坡樹林內養殖。全文摘要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屬種植、養殖
其技術要點以丘陵山區林地資源為依托,選擇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高的杜仲樹和適合杜仲樹下生長的茶樹及家禽土雞進行合理種植和養殖,其步驟是將山坡整理成帶狀水平梯地,在水平梯地靠坡處進行深溝吊槽,溝槽內埋青、施肥,填熟土后,選擇無性系茶苗,栽植于施肥填土后的深溝吊槽上;在水平梯地外側處每間隔2m處打一宕, 并在宕內施肥,填熟土后,選擇優質無性系杜仲樹苗,栽植于施肥填土后的宕上;沿山坡四周設置護欄,樹苗成活后,將土雞散養于山坡樹林內。有效防止了林地水土流失,提高了林地保水保肥能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林地生物多樣性和經濟收入。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870644SQ20121037127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專利技術者李文華, 李涵昊 申請人:岳西縣湖鄉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山林立體綜合種養法,其特征在于其以丘陵山區林地資源為依托,選擇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高的杜仲樹和適合杜仲樹下生長的茶樹及家禽土雞進行合理種植和養殖,其步驟是:1)整坡吊槽:將山坡整理成帶寬1.5?2m的水平梯地,在水平梯地靠坡1/3處進行深溝吊槽,溝深70cm,寬50cm;在水平梯地外側1/4處每間隔2m處打一宕,宕長寬深分別為50cm*50cm*70cm;2)施肥填土:深溝吊槽內依次埋青、施土雜肥、餅肥和復合肥,上層填熟土;宕內依次施農家肥和餅肥,上層填熟土;3)栽植種苗:選擇苗高40?50cm的無性系茶苗,雙行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深溝吊槽上,行距與株距分別為30cm;選擇苗高1.8m以上,分枝角度小、枝葉稀疏、產花量高的優質無性系杜仲樹苗,分別栽植于上述施肥填土后的宕上,郁閉度控制在0.3?0.35;4)圍欄養雞:沿山坡四周設置護欄,樹苗成活后,即可將家禽土雞散放于山坡樹林內養殖。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文華,李涵昊,
申請(專利權)人:岳西縣湖鄉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