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包括安裝于溫室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與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的蓄電池、電控裝置,所述的電控裝置經電路轉換開關與多組半導體制冷片的并連連接,每組半導體制冷片的兩面分別連接內部成型有多路導熱管路的第一和第二導溫板,第一導溫板的多路導熱管路經多根導熱管與室外安裝的第一散熱器連接,第二導溫板的多路導熱管路經多根導熱管與室內安裝、后端還裝有排風扇的第二散熱器連接,構成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安裝在溫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蓄能,通過與蓄電池連接的半導體制冷片兩面工作時分別產生的低溫和高溫,經導溫板吸收溫度、通過散熱器排放吸收的溫度,起到為溫室調節溫度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能源利用
,涉及一種太陽能溫室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
技術介紹
植物的成長與氣候和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自然界存在的氣候變化,使得某些花卉和藥用植物只能在一年當中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生長一季,開一次花,結一次果。因此無法滿足人們長年和數量上的需求。為了給這些花卉和藥用植物提供適合的生長環境,增加花開次數、更多的繁殖結果。人們大都是采用溫室大棚來養育植物,通過溫室提供常年適合植物生長的恒溫環境,減低外界季節氣候變化對植物的影響。而為了保持溫室的溫度和濕度所進行的恒溫控制,是需要相當大電力能源來支撐恒溫系統運行的。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或寒冷的,溫室里開啟空調調節溫度所消耗的電能相當大,在開啟的同時還會向大氣中排放廢氣污染環境。因此現有的溫室大棚采用空調調節溫度的方式不符合世界環境組織提出的低碳減排要求和規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符合于低碳減排要求和規定的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它通過安裝在溫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蓄能,通過與蓄電池連接的半導體制冷片兩面工作時分別產生低溫和高溫,經導溫板的吸收和散熱器的排放,起到為溫室調節溫度和濕度的作用,它改變了傳統溫室消耗大量能源實現恒溫的方式,解決了現有溫室恒溫技術存在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方面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包括安裝于溫室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與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的蓄電池、電控裝置,所述的電控裝置經電路轉換開關與多組半導體制冷片的并連連接,每組半導體制冷片的兩面分別連接內部成型有多路導熱管路的第一和第二導溫板,第一導溫板的多路導熱管路經多根導熱管與室外安裝的第一散熱器連接,第二導溫板的多路導熱管路經多根導熱管與室內安裝、后端還裝有排風扇的第二散熱器連接,構成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其特征還在于,所述電控裝置的電路轉換開關設有連接半導體制冷片轉換正負電極的兩個檔位。所述導溫板和散熱器的導熱管路內裝有導溫介質。本專利技術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通過安裝在溫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蓄能,通過與蓄電池連接的半導體制冷片兩面工作時分別產生的冷能、熱量,經導溫板吸收半導體制冷片的溫度和通過散熱器排放吸收的溫度,起到為溫室調節溫度的作用,它改變了傳統溫室消耗大量能源實現恒溫的方式,為溫室提供適合植物常年生長的恒溫環境,減低外界季節氣候變化對植物的影響。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導溫板結構分解示意圖。圖中,I.太陽能電池板,2.蓄電池,3.電控裝置,4.電路轉換開關,5.半導體制冷片,6.導熱管路,7.第一導溫板,8.第二導溫板,9.導熱管,10.第一散熱器,11.第二散熱器,12.排風扇。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一種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如圖I和圖2所示,包括安裝于溫室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I、與太陽能電池板I連接的蓄電池2、電控裝置3,所述的電控裝置3經電路轉換開關4與多組半導體制冷片5的并連連接,每組半導體制冷片5的兩面分別連接內部成型有多路導熱管路6的第一和第二導溫板7、8,第一導溫板7的多路導熱管路6經多根導熱管9與室外安裝的第一散熱器10連接,第二導溫板8的多路導熱管路6經多根導熱管9與室內安裝、后端還裝有排風扇12的第二散熱器11連接,構成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所述導溫板和散熱器的導熱管路內裝有導溫介質。本專利技術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通過安裝在溫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板I發電蓄能,通過與蓄電池2和電控裝置3連接的電路轉換開關4接通半導體制冷片5,通電工作的半導體制冷片5以正極產生低溫、負極產生高溫的方式分別向外傳遞溫度。在高溫季節,電路轉換開關4將太陽能電池板I發出電的正極,或蓄電池2電源的正極與下接點連接,負極和半導體制冷片5的上接點連接,此時連接負極的半導體制冷片5上面產生高溫,經第一導溫板7吸收半導體制冷片的高溫溫度,再通過與第一導溫板7中多路導熱管路6連接的導熱管9中導溫介質快速吸收傳導,經第一散熱器10將吸收到的高溫排放到室外大氣中去;而連接正極的半導體制冷片5下面產生低溫,與其緊密連接的第二導溫板8吸收半導體制冷片5產生的低溫溫度,再通過與第二導溫板8中多路導熱管路6連接的導熱管9中導溫介質快速吸收傳導,被第二散熱器11吸收,通過第二散熱器11后端裝有的排風扇12向溫室排放冷氣,起到為溫室調節溫度的作用,它改變了傳統溫室消耗大量能源實現恒溫的方式,為溫室提供適合植物常年生長的恒溫環境,減低外界季節氣候變化對植物的影響。本專利技術的電控裝置3的電路轉換開關4設有連接半導體制冷片5轉換正負電極的兩個檔位。當季節發生變化時,溫室需要提高室溫時,通過調整電控裝置3電路轉換開關4的檔位,讓太陽能電池板I發出電的正極,或蓄電池2的正極與半導體制冷片5的上接點連接,負極與半導體制冷片5的下接點連接,那么,半導體制冷片5下面產生高溫,與其緊密連接的第二導溫板8吸收半導體制冷片5產生的高溫溫度,通過與半導體制冷片5與第二導溫板8中多路導熱管路6連接的導熱管9中導溫介質快速吸收傳導,被第二散熱器11吸收,通過第二散熱器11后端裝有的排風扇12將第二散熱器11散發的熱量向溫室排放,起到為溫室調節溫度的作用。而半導體制冷片5上面產生低溫,則由與其緊密連接的第一導溫板7吸收,再通過與第一導溫板7中多路導熱管路6連接的導熱管9中的導溫介質吸收傳導,經第一散熱器10將吸收的低溫散發排放到室外大氣中去。4本專利技術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能量運行,大大節約了能源,而且無廢氣排放,非常符合世界環保組織和國家提出的低碳減排要求及規定。上述實施方式只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例,不是用來限制專利技術的實施與權利范圍,凡依據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保護范圍所述的內容做出的等效變化和修飾,均應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包括安裝于溫室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1)、與太陽能電池板(1)連接的蓄電池(2)、電控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控裝置(3)經電路轉換開關(4)與多組半導體制冷片(5)的并連連接,每組半導體制冷片(5)的兩面分別連接內部成型有多路導熱管路(6)的第一和第二導溫板(7、8),第一導溫板(7)的多路導熱管路(6)經多根導熱管(9)與室外安裝的第一散熱器(10)連接,第二導溫板(8)的多路導熱管路(6)經多根導熱管(9)與室內安裝、后端還裝有排風扇(12)的第二散熱器(11)連接,構成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能耗太陽能溫室恒溫系統,包括安裝于溫室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I)、與太陽能電池板(I)連接的蓄電池(2)、電控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控裝置(3)經電路轉換開關(4)與多組半導體制冷片(5)的并連連接,每組半導體制冷片(5)的兩面分別連接內部成型有多路導熱管路(6)的第一和第二導溫板(7、8),第一導溫板(7)的多路導熱管路(6)經多根導熱管(9)與室外安裝的第一散熱器(10)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印強,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能寶光電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