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西南樺的淺水育苗法,將裝有基質的育苗盤放入育苗池中,應用土壤水分運移的原理,達到澆水之目的,從而克服了傳統培育方法之不足。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可減少西南樺芽苗培育的人工管護,降低其管理難度,節約育苗成本;可顯著縮短西南樺芽苗的培育周期,降低病害發生率,提高出苗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林木壯苗培育領域,特別涉及西南樺的育苗方法。
技術介紹
西南樣alnoides Buch)為樣木科(Betulaceae)樣木屬高大落葉喬木,樹高可達30m,胸徑可達Im以上,別名為蒙自樺木、西樺、樺桃木。西南樺樹干通直圓滿,適應性強,耐貧瘠,生長迅速;其木材屬中高檔木材,黃褐色或紅褐色,紋理結構細致,重量和硬度適中,主要用于制作中高檔家具和木地板、航空膠合板和裝飾膠合板貼面。西南樺廣泛分布于我國熱帶、南亞熱帶以及部分中亞熱帶地區,西南樺人工林在廣東、廣西和云南推廣面積15萬公頃以上,成為該區域主要造林樹種之一。目前培育西南樺苗木,普遍采用兩段式育苗法,即第一階段播種培育芽苗,第二階段將芽苗上袋培育容器苗。在西南樺苗木的生產實踐中,林農、技術人員遇到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一階段,即芽苗培育階段。因為西南樺種子細小,芽苗生長緩慢且嫩弱,育苗管理操作要求細致,尤其是水分管理要求十分精細。由于播種時要求覆土厚度僅約O. 1cm,澆水時水珠過大易沖濺種子或芽苗,容易使基質板結,而且澆水難以均勻,往往造成中間過濕而周邊澆水不夠的現象;澆水量也很難把握,水分過多則導致芽苗易感染病菌,過干易致芽苗干枯死亡。許多林農、技術人員培育西南樺芽苗未能成功,究其原因,即在于芽苗培育階段的水分管理要求比較嚴格,而不同環境、基質等條件下芽苗的水分管理存在差異,尚不能進行量化管理,大多憑個人經驗判斷,具體操作時多因不能夠完全掌握基質的水分狀況而導致育苗失敗。另外,傳統芽苗培育方法的育苗周期長,芽苗的出苗率和整齊度差異較大,費工、費時,這將給下一階段的容器苗培育管理和苗木質量產生極大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不足,提供一種西南樺的淺水育苗法。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西南樺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對基質和育苗盤分別進行消毒處理;2)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使基質低于育苗盤邊緣O.5±0. Icm ;3)將已裝基質的育苗盤放入育苗池中,向池中注水,保持水位高于基質O.3±0. Icm,連續浸水兩天;4)第三天將水排干,播種;5)播種后,立即進行消毒,并適時浸水,保持基質濕潤;6)待芽苗出齊后,第I個月每7 10天施肥I次,以后每半月施肥一次;7)芽苗出齊后,每10 15天噴灑防病藥劑,注意噴藥與施肥必須錯開,不能同一天;8)播種后60 75天即可移苗。優選的,上述基質為黃心土,或其與珍珠巖、蛭石、有機基質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其中有機基質是松樹皮、慪制鋸末和碳化鋸末的混合物。更優的,上述基質為黃心土和蛭石的混合物,其體積比為1:1。優選的,步驟I)消毒前,先對基質進行篩選,使基質最大粒徑< 4mm。優選的,步驟2)裝入育苗盤的基質厚度為5. 0±0. Icm0優選的,步驟3)育苗盤浸水期間,每天更換一次水。優選的,步驟5)浸水時,使基質下部I. 0±0. Icm沒入水中,待基質完全濕潤后即排水。優選的,步驟6)中施肥第一個月施尿素,第二個月施復合肥。每次施肥在浸水后進行。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育苗方法,可減少人工管護,降低管理難度,節約西南樺的育苗成本;本專利技術育苗方法,可顯著縮短西南樺的育苗周期,提高出苗率,同時降低病害發生率。附圖說明圖I是育苗裝置示意圖2是育苗盤及水分管理示意附圖中1育苗池;2育苗盤;3進水管;4排水管;5育苗盤高度(盤內高度5.5cm);6基質高度(低于育苗盤邊緣O. 5±0. Icm) ;7除鹽處理水位高度(高于盤內基質表面O. 3±0. Icm) ;8育苗過程中水位高度(高于盤內基質底部I. 0±0. 1cm)。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西南樺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對基質和育苗盤分別進行消毒處理;2)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使基質低于育苗盤邊緣O.5±0. Icm ;3)將已裝基質的育苗盤放入育苗池中,向池中注水,保持水位高于基質O.3±0. Icm,連續浸水兩天;4)第三天將水排干,播種;5)播種后,立即進行消毒,并適時浸水,保持基質濕潤;6)待芽苗出齊后,第I個月每7 10天施肥I次,以后每半月施肥一次;7)芽苗出齊后,每10 15天噴灑防病藥劑,注意噴藥與施肥必須錯開,不能同一天;8)播種后60 75天即可移苗。優選的,上述基質為黃心土,或其與珍珠巖、蛭石、有機基質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其中有機基質是松樹皮、慪制鋸末和碳化鋸末的混合物。更優的,上述基質為黃心土和蛭石的混合物,其體積比為1:1。優選的,步驟I)消毒前,先對基質進行篩選,使基質最大粒徑< 4mm。優選的,步驟2)裝入育苗盤的基質厚度為5. 0±0. Icm0優選的,步驟3)育苗盤浸水期間,每天更換一次水。優選的,步驟5)浸水時,使基質下部1.0±0. Icm沒入水中,待基質完全濕潤后即排水。優選的,步驟6)中施肥第一個月施尿素,第二個月施復合肥。每次施肥在浸水后進行。本專利技術應用土壤水分運移的原理,將裝有基質的育苗盤放入育苗池中,通過基質自身的毛細管張力將水分自動運移至基質表面,整個過程水分自下而上運移,無重力水產生,基質吸水均勻,達到澆水之目的,從而克服了傳統培育方法之不足。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育苗池可以是小拱棚或大棚溫室,優選為全光照自動調節的溫室;本專利技術所述育苗盤的底部需有小孔,以使基質從苗盤底部孔洞自然吸收水分。播種后至芽苗出齊之前,務必保持基質濕潤,一般2 3天浸水處理一次;芽苗出齊后,每周視天氣狀況,根據基質的干濕程度確定浸水次數。每次浸水以基質表面濕潤為度,不宜長期浸水處理。芽苗出齊后應加強病害管理,噴灑防病藥劑采用O. 1%多菌靈和O. 1%甲基托布津交替處理;當然,據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還可以采用其它藥劑。育苗期間,若發現有個別苗盤病害嚴重時,需將其移出育苗池進行殺菌處理,以防止其它苗盤的苗木受到感染。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參照圖I,育苗裝置包括育苗池I ;育苗池I中放置有育苗盤2 ;育苗池設有進水管3和排水管4,通過進水管3向池中注水、排水管4排除池中水進行芽苗培育期間的水分管理。參照圖2,育苗盤的盤內高度5為5. 5cm ;盤內裝入的基質高度6為低于育苗盤邊緣O. 5±0. Icm ;除鹽處理水位高度7為高于盤內基質表面O. 3±0. Icm ;育苗過程中水位高度8為聞于盤內基質底部I. 0±0. 1cm。如無特殊說明,實施例中所用肥料、消毒劑、防病藥劑的濃度均以其水溶液的質量百分比表示。實施例I(I)基質配置與裝盤基質選為黃心土,將基質進行篩選,過篩或手工去除粒徑較大的部分,篩選最佳粒徑為I 3mm之間,最大粒徑不能超過4mm。裝盤前對育苗盤進行清洗、消毒。裝基質時,在盤的底部墊一層干凈報紙,以防基質從育苗盤底部孔洞漏出,基質低于育苗盤邊緣O. 5±0. 1cm,厚度為5.0±0. 1cm,且將基質表面鋪平。(2)基質裝盤后的處理與播種將已裝基質的育苗盤放入育苗池中,然后向池中注水,保持池中水位高于育苗盤中基質0.3±0. 1cm,讓基質從育苗盤底部孔洞自然吸收水分;育苗盤基質浸水兩天,每天更換一次水,進而起到對基質進行除鹽處理的作用;第三天排干池中水進行播種,將西南樺種子均勻撒播于育苗盤中,在其表面蓋上一薄層基質,約不可見種子即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西南樺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對基質和育苗盤分別進行消毒處理;2)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使基質低于育苗盤邊緣0.5±0.1cm;3)將已裝基質的育苗盤放入育苗池中,向池中注水,保持水位高于基質0.3±0.1cm,連續浸水兩天;4)第三天將水排干,播種;5)播種后,立即進行消毒,并適時浸水,保持基質濕潤;?6)待芽苗出齊后,第1個月每7~10天施肥1次,以后每半月施肥一次;?7)芽苗出齊后,每10~15天噴灑防病藥劑,注意噴藥與施肥必須錯開,不能同一天;?8)播種后60~75天即可移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西南樺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對基質和育苗盤分別進行消毒處理;2)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使基質低于育苗盤邊緣O.5±0. Icm ;3)將已裝基質的育苗盤放入育苗池中,向池中注水,保持水位高于基質O.3±0. Icm,連續浸水兩天;4)第三天將水排干,播種;5)播種后,立即進行消毒,并適時浸水,保持基質濕潤;6)待芽苗出齊后,第I個月每7 10天施肥I次,以后每半月施肥一次;7)芽苗出齊后,每10 15天噴灑防病藥劑,注意噴藥與施肥必須錯開,不能同一天;8)播種后60 75天即可移苗。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南樺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為黃心土,或其與珍珠巖、蛭石、有機基質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其中有機基質是松樹皮、慪制鋸末和碳化鋸末的混合物。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西南樺的育苗方法,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志剛,林開勤,郭俊杰,曾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