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包括依次相連接的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器和功率放大電路,其中,所述前置放大器用于輸入信號的增益放大;所述帶通濾波器用于輸入信號的整形輸出;所述功率放大電路用于輸出信號的放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電路的輸入信號為微弱的直流電平,該輸入信號首先經(jīng)過前置放大器輸出,達到1250倍以上的增益放大,再經(jīng)過帶通濾波器進行整形輸出,然后經(jīng)過功率放大電路使該電路的輸出信號具有一定的輸出能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電路易于厚膜化設計,具有體積小、噪聲小、穩(wěn)定性高、工作溫度范圍寬、抗干擾能力和防腐蝕性強、精度高等優(yōu)點,大大提高了產(chǎn)品的可靠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信號檢測變換放大電路,具體涉及一種體積小、工作溫度范圍寬的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電路。
技術介紹
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用于對分系統(tǒng)的單片機或CPU送來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將微弱的直流電平轉(zhuǎn)換為1250倍以上的可控信號,對控制對象進行調(diào)整。和同類型的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相比,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具有噪聲低、精度高的特點,其研究是我國在信號處理方面的重要課題。而常見的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多采用PCB版生產(chǎn),集成電路多為塑封產(chǎn)品或陶瓷封裝的產(chǎn)品,電阻、電容、集成電路多為直插或貼片器件,不僅體積較大,并且工作溫度范圍窄,很多都達不到要求。在某些特殊場合下,這種常規(guī)的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模塊根本無法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工作溫度范圍寬的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電路,以解決現(xiàn)有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電路體積較大、工作溫度范圍窄的問題。為此,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包括依次相連接的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器和功率放大電路,其中,所述前置放大器用于輸入信號的增益放大;所述帶通濾波器用于輸入信號的整形輸出;所述功率放大電路用于輸出信號的放大。所述前置放大器由第一集成電路、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組成;第一電阻的一端接信號輸入端、另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的第2管腳,第二電阻的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的第3管腳、另一端接公共地;第一集成電路的第7管腳接正電源、第4管腳接負電源;第三電阻、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的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的第2管腳,第三電阻和第二電容的另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的第6管腳,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公共地;所述帶通濾波器由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第十電阻和第二集成電路組成;第四電阻的一端接所述前置放大器的第一集成電路的第6管腳、另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的第2管腳,第五電阻的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的第3管腳、另一端接公共地;第二集成電路的第7管腳接正電源、第4管腳接負電源;第六電阻、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的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的第2管腳,第六電阻的另一端接第三電容的一端,第七電阻的另一端接第四電容的一端,第八電阻的另一端接第九電阻和第十電阻的一端;第三電容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集成電路的第6管腳,第九電阻的另一端接第四電容的另外一端和信號輸出端,第十電阻的另一端接公共地;所述功率放大電路由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第四三極管、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十三電阻、第十四電阻、第十五電阻、第十六電阻、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三二極管和第四二極管組成;第一三極管的基極接第二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帶通濾波器的第二集成電路的第6管腳,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接第十一電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極管的基極,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接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第十五電阻和第十六電阻的一端;第十一電阻的另一端接正電源,第十五電阻的另一端接信號輸出端,第十六電阻的另一端接公共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接第十二電阻的一端和第四三極管的基極,第十二電阻的另一端接負電源;第三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接第十三電阻的一端,第十三電阻的 另一端接正電源,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接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和信號輸出端;第四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接第十四電阻的一端,第十四電阻的另一端接負電源;第一二極管的正極接信號輸出端、負極接正電源;第二二極管的正極接負電源、負極接信號輸出端;第三二極管的正極接公共地、負極接正電源;第四二極管的正極接公共地、負極接負電源;第五電容的一端接公共地、另一端接正電源;第六電容的一端接公共地、另一端接負電源。所述第一集成電路和第二集成電路為單運算放大器。本技術電路的輸入信號為IOmV 15mV的微弱直流電平,該輸入信號首先經(jīng)過前置放大器輸出,達到1250倍以上的增益放大,再經(jīng)過帶通濾波器進行整形輸出,然后經(jīng)過功率放大電路使該電路的輸出信號放大進而具有一定的輸出能力。本技術在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器部分都采用低噪聲高精度運算放大器0P07,特別適用于放大傳感器的微弱信號;在功率放大電路部分采用CMOS對管作為驅(qū)動,與常規(guī)的數(shù)字變換器相比,具有輸出驅(qū)動能力強的特點;該電路易于厚膜化設計,具有體積小、噪聲小、穩(wěn)定性高、工作溫度范圍寬、抗干擾能力和防腐蝕性強、精度高等優(yōu)點。大大提高了產(chǎn)品的可靠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包括依次相連接的前置放大器I、帶通濾波器2和功率放大電路3。如圖2所示,其中,前置放大器I用于輸入信號的增益放大,它由第一集成電路NI、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組成;第一電阻Rl的一端接信號輸入端IN、另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2管腳,第二電阻R2的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3管腳、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7管腳接正電源VCC、第4管腳接負電源VEE ;第三電阻R3、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的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2管腳,第三電阻R3和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6管腳,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帶通濾波器2用于輸入信號的整形輸出,它由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lO和第二集成電路N2組成;第四電阻R4的一端接所述前置放大器I的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6管腳、另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2管腳,第五電阻R5的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3管腳、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7管腳接正電源VCC、第4管腳接負電源VEE ;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的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2管腳,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接第三電容C3的一端,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接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接第九電阻R9和第十電阻RlO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6管腳,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接第四電容C4的另外一端和信號輸出端OUT,第十電阻RlO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功率放大電路3用于輸出信號的放大,它由第一三極管Ql、第二三極管Q2、第三三極管Q3、第四三極管Q4、第i^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和第四二極管D4組成;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接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和所述帶通濾波器2的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6管腳,第一三極管Ql的集電極接第十一電阻Rll的一端和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第一三極管Ql的發(fā)射極接第二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第十五電阻R15和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第^^一電阻Rll的另一端接正電源VCC,第 十五電阻R15的另一端接信號輸出端0UT,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接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和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接負電源V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連接的前置放大器(1)、帶通濾波器(2)和功率放大電路(3),其中,所述前置放大器(1)用于輸入信號的增益放大;所述帶通濾波器(2)用于輸入信號的整形輸出;所述功率放大電路(3)用于輸出信號的放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連接的前置放大器(I)、帶通濾波器(2)和功率放大電路(3),其中, 所述前置放大器(I)用于輸入信號的增益放大; 所述帶通濾波器(2)用于輸入信號的整形輸出; 所述功率放大電路(3)用于輸出信號的放大。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低噪聲信號檢測變換放大器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器(I)由第一集成電路(NI)、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組成;第一電阻(Rl)的一端接信號輸入端(IN)、另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2管腳,第二電阻(R2)的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3管腳、另一端接公共地(GND);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7管腳接正電源(VCC)、第4管腳接負電源(VEE);第三電阻(R3)、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的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2管腳,第三電阻(R3)和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6管腳,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所述帶通濾波器(2)由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lO)和第二集成電路(N2)組成;第四電阻(R4)的一端接所述前置放大器(I)的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6管腳、另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2管腳,第五電阻(R5)的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3管腳、另一端接公共地(GND);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7管腳接正電源(VCC)、第4管腳接負電源(VEE);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的一端接第二集成電路(N2)的第2管腳,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接第三電容(C3)的一端,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接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接第九電阻(R9)和第十電阻(RlO)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集成電路(NI)的第6管腳,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接第四電容(C4)的另外一端和信號輸出端(OUT),...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曹萍萍,李曉敏,
申請(專利權)人:天水七四九電子有限公司,天水華天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