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墨轆用加工刀具,包括直徑相異的大小兩根圓管。小圓管同軸地穿入大圓管中,大圓管與小圓管之間在直徑方向設置有與大圓管和小圓管分別固定連接的連接塊。大圓管和小圓管的同一軸向端緣,沿圓周方向分別設置有其刃口朝向同一圓周方向的連續排列的鋸齒狀刀塊。利用該刀具可一次完成色帶用零件墨轆的加工,且可以獲得較高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平滑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色帶墨轆用加工刀具,其中的墨轆是打印機色帶產品中用于儲藏油墨并在旋轉狀態下以接觸摩擦方式使色帶著墨的零件,其形狀通常呈現為徑向中部帶有軸向圓孔的柱狀圓餅。
技術介紹
墨轆是色帶產品中常見的一種用于補充上墨的圓柱體零件,其材質一般為海綿或毛氈,其大小、密度多種多樣,加工方法也各有不同。一般厚度較薄的墨轆,多采用沖切的方法加工。而對于厚度較厚、密度較大(≥0.3g/cm3)的墨轆用沖切的方法難以實現其精度要求。如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一種色帶產品所用的于海綿質料坯7上加工得到的圓柱體狀的墨轆6,其徑向中部開設有沿軸向貫通墨轆6的圓形通孔601。此墨轆6為海綿材質,密度為0.3g/cm3,厚度18mm,外圓柱面直徑33.8mm,圓形內孔601的直徑6mm。作為色帶產品的零構件,其圓柱度、外圓柱面與內圓孔的同軸度均需滿足較高的標準。對于前述墨轆6,可以采用沖切方法或高壓水切割方法予以加工。沖切法通過沖模沖斷海綿纖維獲得墨轆毛坯。高壓水切割法通過高壓水柱切割海綿纖維獲得墨轆毛坯。采用沖切的方法難于保證墨轆毛坯的圓柱度、同軸度。另一方面,采用高壓水切割方法加工墨轆時,由于液體流速高,易造成切割速度過快,以及水柱偏離走刀線,因此,需要放慢切割速度才能基本滿足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而且,高壓水機的生產成本昂貴,零部件損毀率極高,導致墨轆加工成本升高。以國內中等精度的高壓水切割機為例,其水柱的進刀切割速度一般為500mm~1000mm/min。而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將水柱對準墨轆坯料輪廓線逐點移動切割,因此,實際生產中加工好一個海綿圓柱體墨轆零件,通常需耗用時間約為一分鐘。核算成本,包含電費、水費、折舊費、易損零件費、人工費等在內,約為0.80元/個。由此,不難看出,高壓水切割方法的加工效率偏低,加工成本偏高,難于滿足生產需求。為了降低成本,國內有廠家采用機加工方法來加工此類海綿圓柱體墨轆。加工過程一般為先用鉆頭和孔鋸加工出零件基本尺寸,再放于磨床上精磨,以達到要求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在海綿材質上用一般鉆頭鉆出的孔是相當粗糙的;而孔鋸一般用于加工木材家具上較大的通孔,此類通孔的精度要求較低,且其針對的對象是通孔的內壁構造狀況。所以用孔鋸加工出來的圓柱體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圓柱度以及外圓柱面與內圓孔的同軸度是達不到色帶產品的使用要求的,需用磨床對其圓柱體外表面、內圓孔進行精加工。相對于高壓水加工方法,機加工方法設備較簡單,加工成本較低。但是生產工序更為復雜,尺寸精度受多次加工定位的影響較大,同時磨削加工產生的大量微小顆粒會堵塞海綿的毛細孔,降低海綿吸/放油墨的活性。因此帶有很大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加工色帶產品之墨轆的簡易刀具,利用該刀具制備墨轆時,墨轆外圓柱面和內圓孔的圓柱度以及墨轆外圓柱面與內圓孔之間的同軸度可以在切割完畢就達到墨轆產品標準。根據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所開發的墨轆用加工刀具,包括直徑相異的大小兩根圓管。小圓管同軸地穿入大圓管中,大圓管與小圓管之間在直徑方向設置有與大圓管和小圓管分別固定連接的連接塊。大圓管和小圓管的同一軸向端緣,沿圓周方向分別設置有其刃口朝向同一圓周方向的連續排列的鋸齒狀刀塊。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其大圓管鋸齒刀塊的外圓周直徑最好是大于大圓管外圓周直徑。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其小圓管鋸齒刀塊的內圓周直徑最好是小于小圓管內圓周直徑。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優選其大圓管鋸齒刀塊的外圓周直徑大于大圓管外圓周直徑。小圓管鋸齒刀塊的內圓周直徑小于小圓管內圓周直徑。優選地,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于柱狀坐標系中,在平行于大圓管中軸,與大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大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大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一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為30°~50°;在平行于小圓管中軸,與小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小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小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一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均30°~50°。選擇性地,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于柱狀坐標系中,在平行于大圓管中軸,與大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大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大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二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為10°~30°;在平行于小圓管中軸,與小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小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小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二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為10°~30°。更好地,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在柱狀坐標系中,在平行于大圓管中軸,與大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大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大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一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為30°~50°;在平行于小圓管中軸,與小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小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小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一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均30°~50°;在平行于大圓管中軸,與大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大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大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二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為10°~30°;在平行于小圓管中軸,與小圓管之鋸齒刀塊相交,而且平行于與刃口對應的小圓管圓周切線之截面上,小圓管鋸齒刀塊的側邊之二在刃口部位的切線與小圓管中軸橫截面的夾角為10°~30°。擇優地,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沿小圓管中軸指向鋸齒刀塊的方向,大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大圓管內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位于大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大圓管外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之外。小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小圓管內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位于小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小圓管外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之外。較好地,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沿小圓管中軸指向鋸齒刀塊的方向,大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大圓管內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位于大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大圓管外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之外。小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小圓管外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位于小圓管鋸齒刀塊對應于小圓管內圓柱面的刃口邊沿之外。更好地,前述墨轆用加工刀具,大小圓管鋸齒刀塊之刃口軸向邊緣均位于同一小圓管軸向橫截面上。對稱于小圓管中軸的兩個大圓管鋸齒刀塊刃口在小圓管軸向橫截面上的投影線與大圓管直徑重合。對稱于小圓管中軸的兩個小圓管鋸齒刀塊刃口在小圓管軸向橫截面上的投影線與小圓管直徑重合。本專利技術的墨轆用加工刀具,包括大小兩根圓管。小圓管同軸地穿入大圓管中,大圓管與小圓管之間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大圓管和小圓管的同一軸向端緣設置連續排列的鋸齒刀塊。這種結構方式,由于大小圓管上的鋸齒刀塊在機床驅動下同時圍繞機床平臺提供的同一旋轉軸作圓周運動,并在機床平臺提供的同一軸向做線性運動,因此,其軸向線性運動可以保證墨轆獲得其外圓柱面和內圓孔各自的圓柱度,其軸向線性運動與旋轉運動的疊加可以保證墨轆獲得其外圓柱面與內圓孔之間的同軸度??梢?,應用本專利技術墨轆用加工刀具制備的墨轆,可以實現較高的墨轆外圓柱面和內圓孔圓柱度,以及墨轆外圓柱面與內圓孔之間的同軸度。此外,在上述基礎上,對大小圓管鋸齒刀塊采用傾斜布置的方式,可以使鋸齒刀塊刃口與海綿等原材料之間保持極小的接觸面,以提高接觸點的壓強,獲得較大的切割力,減小海綿纖維之間的切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墨轆用加工刀具,包括直徑相異的大小兩根圓管,所述小圓管同軸地穿入所述大圓管中,所述大圓管與所述小圓管之間在直徑方向設置有與所述大圓管和所述小圓管分別固定連接的連接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圓管和所述小圓管的同一軸向端緣沿圓周方向分別設置有其刃口朝向同一圓周方向的連續排列的鋸齒狀刀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楠,韋孟站,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天威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