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紅外照明器件,該紅外照明器件包含:呈漏斗狀的透光部及安裝槽;透光部包含的第一端面上設置有安裝槽,第二端面呈矩形,且第二端面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的比值為b比a;安裝槽套設于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LED外;安裝槽的側壁將其套設的紅外LED出射的紅外光折射至透光部,照射至透光部的側壁的紅外光發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紅外光經透光部的第二端面出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裝設有紅外照明器件的紅外監控設備。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紅外照明器件及設備,能夠提高出射的紅外光的率用率,避免出射的紅外光對周邊環境的紅外光污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紅外成像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紅外照明器件及紅外監控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主動式紅外成像領域中的紅外安防設備在夜間進行監控時,主要采用紅外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來對監控區域提供照明,紅外安防設備包含的攝像裝置接收監控區域中物體反射的紅外光,利用物體反射的紅外光使物體成像。現有的紅外安防監控設備通常采用小功率插件式紅外LED、或裝設有透鏡的大功率紅外LED為監控區域提供照明,但上述兩種設備出射的均是軸對稱旋轉光,照射至監控區域的光斑均為圓形光斑,如圖I用黑色線條所標示出的圓形區域,而攝像裝置接收圖像信息的區域一般為矩形區域,如圖I用黑色線條所標示出的矩形區域,這樣就會造成紅外·LED出射的圓形光斑與攝像裝置所接收的圖像信息區域不匹配,從而降低了出射的紅外光的利用率,并且對周邊環境也造成了紅外光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外照明器件,該器件能夠提高出射的紅外光的利用率。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外監控設備,該設備能夠提高出射的紅外光的利用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體是這樣實現的—種紅外照明器件,該紅外照明器件包含呈漏斗狀的透光部及安裝槽;所述透光部包含的第一端面上設置有所述安裝槽,第二端面呈矩形,且第二端面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的比值為b比a ;所述安裝槽套設于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LED外;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將其套設的紅外LED出射的紅外光折射至所述透光部,照射至所述透光部的側壁的紅外光發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紅外光經所述透光部的第二端面出射。上述紅外照明器件中,所述側壁包含兩個第一子側壁和兩個第二子側壁;所述兩個第一子側壁相對,且任一第一子側壁與兩個第二子側壁相交,所述第一子側壁與第二子側壁的交線為棱;所述第一子側壁為棱的一個頂點沿所述安裝槽的一邊滑動、且棱的另一個頂點沿所述第二端口的一邊同向滑動時棱所形成的表面;所述第二側壁為棱的一個頂點沿與所述安裝槽的一邊垂直的另一邊滑動、且棱的另一個頂點沿與所述第二端口的一邊垂直的另一邊同向滑動時棱所形成的表面。上述紅外照明器件中,所述b比a為與第二端面的形狀匹配的攝像裝置所接收的圖像信息區域的相鄰兩邊的比值。上述紅外照明器件中,所述棱為直線、曲線方程的階次大于或等于2的高階曲線、或由直線及至少一條曲線方程的階次大于或等于2的高階曲線拼接而成的曲線。較佳地,所述透光部還包含分布于所述第二端面表面的多個凸起或分布于所述第二端面表面的多個凹槽。上述紅外照明器件中,所述凸起或凹槽沿所述透光部的軸線的方向的縱剖面為三角形、梯形或弧形。上述紅外照明器件中,所述透光部為折射率大于空氣的折射率的透明材料。一種紅外監控設備,該設備包含攝像裝置、基板、多個紅外LED、及至少一個前述任一所述的紅外照明器件;所述攝像裝置包含的鏡頭穿過所述基板包含的一通孔;所述多個紅外LED裝設于所述基板上,且分布于所述鏡頭四周;所述紅外照明器件裝設于所述基板上,且套設于至少一個所述紅外LED外。上述設備中,所述紅外照明器件通過固定于所述安裝槽的支架裝設于所述基板上,或者通過粘貼將所述第一端面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見,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紅外照明器件及裝設有紅外照明器件的紅外監控設備,該紅外照明器件包含呈漏斗狀的透光部及安裝槽;透光部包含的第一端面上設置有安裝槽,第二端面呈矩形,且第二端面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的比值為b比a ;安裝槽套設于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LED外;安裝槽的側壁將其套設的紅外LED出射的紅外光折射至透光部,照射至透光部的側壁的紅外光發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紅外光經透光部的第二端面出射,經第二端面出射的紅外光成矩形光斑,由于攝像裝置所接收的圖像信息的區域為攝像裝置包含的進行光電轉換的傳感器的感光區域,而該感光區域通常為矩形,因此,裝設了紅外照明器件的紅外監控設備出射的矩形光斑能夠與攝像裝置所接收圖像信息的區域進行較佳地匹配。采用本技術的紅外照明器件及設備,能夠提高出射的紅外光的率用率,避免出射的紅外光對周邊環境的紅外光污染。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的紅外監控設備出射的紅外光的成像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實施例一的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實施例一的仰視圖。圖4為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實施例一沿A-A方向的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實施例二的剖視圖。圖6為本技術紅外監控設備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紅外監控設備出射的紅外光的成像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紅外照明器件,該紅外照明器件包含呈漏斗狀的透光部及安裝槽;透光部包含的第一端面上設置有安裝槽,第二端面呈矩形,且第二端面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的比值為b比a ;安裝槽套設于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LED外;安裝槽的側壁將其套設的紅外LED出射的紅外光折射至透光部,照射至透光部的側壁的紅外光發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紅外光經透光部的第二端面出射。本技術的紅外照明器件的側壁包含的棱可為直線、曲線方程的階次大于或等于2的高階曲線、或由直線及至少一條曲線方程的階次大于或等于2的高階曲線拼接而成的曲線;曲線方程的階次大于 或等于2的高階曲線可為圓弧線、雙曲線、拋物線等。本技術的實施例一中的紅外照明器件的棱為拋物線的一部分,本技術的實施例二中的紅外照明器件的第二端面上設置有多個用以增強均勻性的凸起,本技術的紅外照明器件的棱為其他曲線時的實例與實施例一類似,在此不再贅述。本技術的下述實施例中提及的攝像裝置所接收圖像信息的區域為攝像裝置包含的CMOS傳感器或CCD傳感器等能夠將采集到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傳感器的感光區域,本技術的紅外照明器件包含的透明部的第二端面的形狀可根據上述傳感器的感光區域的形狀進行設置,由于現有的上述傳感器的感光區域通常為矩形,因此,技術的下述實施例中提及的紅外照明器件包含的透明部的第二端面的形狀為與攝像裝置包含的進行光電轉換的傳感器的感光區域匹配的矩形。圖2為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實施例一的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實施例一的仰視圖。圖4為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實施例一沿A-A方向的剖視圖。現結合圖2、圖3及圖4,對本技術紅外照明器件的結構進行說明,具體如下本技術的紅外照明器件包含呈漏斗狀的透光部及安裝槽10。透光部包含的第一端面上設置有安裝槽10,透光部包含的第二端面11呈矩形,且第二端面11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的比值為b比a。其中,第二端面11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中的一邊111與另一邊112的比值為b比a,或者第二端面11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中的一邊112與另一邊111的比值為b比a。其中,透光部為折射率大于空氣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酯(PC)。安裝槽10套設于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LED外;安裝槽10位于透光部的第一端面的互相垂直的兩邊分別為一邊101及另一邊102,安裝槽10的一邊101平行于第二端面11的一邊111,安裝槽10的另一邊102平行于第二端面11的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紅外照明器件,其特征在于,該紅外照明器件包含:呈漏斗狀的透光部及安裝槽;所述透光部包含的第一端面上設置有所述安裝槽,第二端面呈矩形,且第二端面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的比值為b比a;所述安裝槽套設于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LED外;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將其套設的紅外LED出射的紅外光折射至所述透光部,照射至所述透光部的側壁的紅外光發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紅外光經所述透光部的第二端面出射。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紅外照明器件,其特征在于,該紅外照明器件包含呈漏斗狀的透光部及安裝槽; 所述透光部包含的第一端面上設置有所述安裝槽,第二端面呈矩形,且第二端面包含的互相垂直的兩邊的比值為b比a ; 所述安裝槽套設于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LED外; 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將其套設的紅外LED出射的紅外光折射至所述透光部,照射至所述透光部的側壁的紅外光發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紅外光經所述透光部的第二端面出射。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外照明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含兩個第一子側壁和兩個第二子側壁; 所述兩個第一子側壁相對,且任一第一子側壁與兩個第二子側壁相交,所述第一子側壁與第二子側壁的交線為棱; 所述第一子側壁為棱的一個頂點沿所述安裝槽的一邊滑動、且棱的另一個頂點沿所述第二端口的一邊同向滑動時棱所形成的表面; 所述第二側壁為棱的一個頂點沿與所述安裝槽的一邊垂直的另一邊滑動、且棱的另一個頂點沿與所述第二端口的一邊垂直的另一邊同向滑動時棱所形成的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外照明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比a為與第二端面的形狀匹配的攝像裝置所接收的圖像信息區域的相鄰兩邊的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廣偉,金升陽,劉明新,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