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轉接有支撐電磁爐的轉動支架,所述轉動支架包括不同高度的至少兩個支腳并通過支腳調節電磁爐高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高度調整方便簡單,不影響電磁爐外觀,可按照高度調整需求,變換更靈活,保證電磁灶的灶臺始終處于水平狀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
本技術涉及廚房電器,特別是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超薄電磁灶成為了消費者的新寵,也是以后電磁灶的發展方向。可是現在的超薄電磁灶也存在一些問題,由于追求機體的厚度盡可能的薄,導致電磁灶進風口貼近電磁灶安放臺面,其使用環境要求也一定程度的升高。比如不能在濕的臺面或有質量較輕顆粒散布的地方使用,容易將水珠,或細小顆粒吸入電磁灶中導致一定的安全隱患。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裝置,可根據環境要求改變電磁爐進風孔離電磁灶安放臺面的距離,使電磁爐使用更加安全。有些產品通過設置可調整殼體高度的轉動支腳以及在殼體和轉動支腳之間設置保持轉動支腳定位的限位裝置,可實現調整電磁灶高度,節省廚房空間;但是這種結構在使用轉動支腳與電磁灶工作臺面接觸是面接觸,會不容易保持水平,而且沒有防滑結構,不易將電磁灶定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結構簡單,高度調整方便,保證電磁灶的灶臺始終處于水平狀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轉接有支撐電磁爐的轉動支架,所述轉動支架包括不同高度的至少兩個支腳并通過支腳調節電磁爐高度。進一步的,支腳包括相交的長支腳和短支腳,支腳的端部設有防滑墊。進一步的,所述兩根支腳垂直相交,其中一根支腳支撐電磁爐時,另一根支腳抵在底座的下表面上。轉動支架所需要的空間較小。進一步的,所述支腳上設有在另一根支腳支撐電磁爐時與底座的下表面上抵接的支撐面。可提高支撐強度和穩定性。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設有容置轉動支架的容置槽,所述轉動支架轉接在容置槽兩端的槽側壁上,其中一根支腳支撐電磁爐時,另一根支腳抵在容置槽的槽底面上。進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寬度不小于長支腳和短支腳的長度之和。不使用轉動支架時,藏于容置槽中,不影響外觀面。進一步的,所述轉動支架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轉動支架之間通過連接軸連接為一體。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軸設在兩根支腳的相交處。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軸包括連接兩個長支腳的寬連接片和連接兩個短支腳的窄連接片。除了保證連接強度,還能達到擋風效果。進一步的,所述支腳為伸縮桿。按照高度調整需求,調節支腳的長度,變換更靈活。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高度調整方便簡單;不影響電磁爐外觀;可按照高度調整需求,變換更靈活;保證電磁灶的灶臺始終處于水平狀態。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技術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轉動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實施例中兩個轉動支架通過第一種連接軸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所示實施例中兩個轉動支架通過第二種連接軸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所示實施例在使用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I和2所示本技術第一種實施例,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上轉接有轉動支架2,所述轉動支架2包括相交的兩根支腳21,所述支腳包括一根長支腳211和一根短支腳212并通過選用長支腳211或短支腳212支撐電磁爐來調節電磁爐高度。為了起到支撐穩定、防滑的效果,所述支腳21的端部設有防滑墊3。由于本技術中底座I的下表面為平面,所以設置三個轉動支架2保證調整高度后電磁爐仍保持水平狀態。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需要設置。在這里,作為優選結構,所述兩根支腳21垂直相交,即所述長支腳211和短支腳212垂直相交,其中一根支腳21支撐電磁爐時,另一根支腳21抵在底座I的下表面上。也就是說長支腳211支撐電磁爐時,短支腳212抵在底座I的下表面上,相反的,短支腳212支撐電磁爐時,長支腳211抵在底座I的下表面上。轉動支架2可以直接通過轉軸和轉軸座轉接在底座I的下表面上,這樣就意味著在不使用轉動支架2的情況下,電磁爐將由轉軸座或設置其他結構來支撐。因此我們優選下面的結構,在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上設有容置轉動支架2的容置槽11,所述轉動支架2轉接在容置槽11兩端的槽側壁上,其中一根支腳21支撐電磁爐時,另一根支腳21抵在容置槽11的槽底面上,這樣在不使用轉動支架2時,藏于容置槽11中,不影響外觀面,而且是由底座I的下表面直接與電磁爐工作臺面接觸,不需設置其他結構。這個容置槽11就相當于底座I的下表面向上凹進形成,依然是底座I的下表面的一部分,這樣也能避免電磁爐外部的積水或雜物通過這里進入電磁爐內部。為了便于轉動支架2的轉動及隱藏,所述容置槽11的寬度不小于長支腳211和短支腳212的長度之和。實施例二 如圖3至6所示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本實施例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進,所述轉動支架2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轉動支架2之間通過連接軸22連接為一體。而在本實施例中,共設置了兩對轉動支架2,其中一對轉動支架2上的連接軸22設在兩根支腳21的相交處,如圖4所示;另外一對轉動支架2上的連接軸22包括連接兩個長支腳211的寬連接片221和連接兩個短支腳212的窄連接片222,如圖5所示。當然兩個連接軸22也可以均采用圖4所示的結構,或者也可以均采用圖5所示的結構。而這里可以設置容置槽11也可以不設置容置槽11,在本實施例中,底座I的下表面上設置了容置槽11,并且容置槽11也進行了一些變化,將連接軸22也一起容置起來。實施例三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長支腳211為伸縮桿。這樣能夠增大可調高度的范圍。這個結構也可以應用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上述所有實施例中,所述支腳21上設有在另一根支腳21支撐電磁爐時與底座I 的下表面上抵接的支撐面213。這樣能夠增加支腳21支撐電磁爐時的穩定性。超薄電磁灶采用本技術的結構后可以適合更多的工作場合。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技術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技術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均應屬于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轉接有支撐電磁爐的轉動支架(2),所述轉動支架包括不同高度的至少兩個支腳(21)并通過支腳調節電磁爐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轉接有支撐電磁爐的轉動支架(2),所述轉動支架包括不同高度的至少兩個支腳(21)并通過支腳調節電磁爐高度。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腳包括相交的長支腳(211)和短支腳(212 ),支腳的端部設有防滑墊(3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支腳垂直相交,其中一根支腳支撐電磁爐時,另一根支腳抵在底座的下表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腳上設有在另一根支腳支撐電磁爐時與底座的下表面上抵接的支撐面(213)。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設有容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澤春,徐世敏,高朝崗,
申請(專利權)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