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礦井下的液壓動篩跳汰機,包含有具有分選出塊煤的上端分選腔(101)、分選出矸石的下端分選腔(102)和分選出細煤的篩板腔(103)的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用于排出塊煤和矸石的輸送裝置,具有與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的上端分選腔(101)、下端分選腔(102)和篩板腔(103)的分別連通前腔體(13)、中腔體(14)和后腔體(15)的槽體(1),因此提高了篩板的運動穩定性,降低了對矸石和煤塊的顆粒度的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液壓動篩跳汰機,尤其是一種用于礦井下的液壓動篩跳汰機。
技術介紹
液壓動篩跳汰機作為矸石與煤塊的分離裝置,在國內外被廣泛地使用,因此液壓動篩跳汰機是一種重要的礦山設備,特別隨著煤礦的綠色開采,在礦井中就要對煤塊分選,把煤矸石分選出后再回填到礦井中,用于礦井下的動篩跳汰機是一項新的礦山設備,現有井下跳汰機主要有兩種空氣式跳汰機、機械動篩跳汰機。空氣式跳汰機由于其篩板是固定在機體中,物料的分層與移動是靠壓縮空氣帶動槽體內的水,由篩板下面向上通過篩板鼓動在篩面上的物料運動,來實現松散、分層并移動。其缺點是要專門配備一個大功率的空氣壓縮機,增加了設備的投資和操作人員;物料的分層、移動和松散效果差,篩選效果差,且效率低。機械動篩跳汰機的篩板的跳汰是由電機、減速器帶動曲柄連桿機構來驅動的,其缺 點是機械傳動效率低;篩板跳汰的振幅、頻率只有在停機的情況下,通過調節擺桿絲杠的長度和更換皮帶輪,改變傳動比來實現,調節不便,且要經過多次調節,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振幅、頻率,嚴重地影響了生產效率,且要配備多套皮帶、皮帶輪,增加了投資并不便于管理。現在還沒有一種用于礦井下的液壓動篩跳汰機。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礦井下的液壓動篩跳汰機,因此降低了開采成本,保證了礦井安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具有分選出塊煤的上端分選腔、分選出矸石的下端分選腔和分選出細煤的篩板腔的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用于排出塊煤和矸石的輸送裝置,具有與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的上端分選腔、下端分選腔和篩板腔的分別連通前腔體、中腔體和后腔體的槽體。在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工作時,塊煤進入到前腔體中,矸石進入到中腔體中,細煤通過篩板進入到后腔體中,達到洗選目的,由于設計了槽體和輸送裝置,在原煤生產時,利用礦井的井水和液壓泵站,在礦井中就可以分選原煤,使矸石不升井,因此降低了開采成本,保證了礦井安全。本專利技術設計了,輸送裝置設置為刮板輸送機,槽體設置有上側口、下側口、前腔體、中腔體和后腔體,在槽體中依次設置有前腔體、中腔體和后腔體,上側口和下側口分別設置在后腔體的上下端,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和刮板輸送機設置在槽體中,刮板輸送機設置為兩組并一端分別前腔體和中腔體的底端,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的上端分選腔的出腔口設置為與前腔體連通,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的下端分選腔的出腔口設置為與中腔體連通,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的篩板腔設置與后腔體連通,上側口設置為與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入料口連通。本專利技術設計了,槽體設置為沿刮板輸送機的中心線延伸到刮板輸送機的上端,在槽體上設置有水位自動控制裝置,在槽體的側面設置有溢流箱。本專利技術設計了,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設置為包含有搖臂、搖臂驅動裝置、篩板、排矸裝置、溢流堰板和溢流堰調節裝置,搖臂的一端設置為與槽體鉸接并另一端設置為通過搖臂驅動裝置與槽體聯接,篩板設置在搖臂上,在搖臂的上側面設置有溢流堰板,在溢流堰板與搖臂之間的端口上分別設置有排矸裝置和溢流堰調節裝置,溢流堰調節裝置設置為與溢流堰板聯接,排矸裝置設置為與搖臂聯接。本專利技術設計了,搖臂驅動裝置設置為包含有支承架、液壓缸、連接座、磁位移傳感器和緩沖彈簧,支承架分別設置為在槽體的兩側端并設置為與槽體聯接,液壓缸設置為通過連接座與支承架鉸接,連接座設置在液壓缸的固定端缸體的中間部位,液壓缸的固定端缸體設置為與連接座聯接并伸縮端缸體設置為與搖臂聯接,在液壓缸上設置有磁位移傳感器,在槽體的側板上設有緩沖彈簧,緩沖彈簧設置為與搖臂接觸聯接,在支承架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邊框并液壓缸設置在支承架的兩個邊框中間。··本專利技術設計了,篩板設置為倒梯形截面的篩條與框架組成的篩孔呈長方形、順物流方向排列的裝置。本專利技術設計了,排矸裝置設置為包含有鏈輪、排矸輪、鏈條、張緊裝置、液壓馬達和小鏈條,排矸輪設置在搖臂的側側,排矸輪設置為與大鏈輪聯接,液壓馬達設置在槽體上,液壓馬達的輸出軸設置為與小鏈輪聯接,小鏈輪設置為通過鏈條與大鏈輪聯接,在鏈條上設置有張緊裝置。本專利技術設計了,溢流堰調節裝置設置為包含有油缸、可調閘板和支座,支座設置為溢流堰板聯接,油缸設置為與支座聯接,可調閘板設置為與油缸。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示意圖 圖2為搖臂驅動裝置3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排矸裝置5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溢流堰調節裝置7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附圖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槽體I和刮板輸送機8,槽體I設置有上側口 12、下側口 17、前腔體13、中腔體14和后腔體15,在槽體I中依次設置有前腔體13、中腔體14和后腔體15,上側口 12和下側口 17分別設置在后腔體15的上下端,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和刮板輸送機8設置在槽體I中,刮板輸送機8設置為兩組并一端分別前腔體13和中腔體14的底端,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的上端分選腔101的出腔口設置為與前腔體13連通,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的下端分選腔102的出腔口設置為與中腔體14連通,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的篩板腔103設置與后腔體15連通,上側口 12設置為與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入料口連通。在本實施例中,槽體I設置為沿刮板輸送機8的中心線延伸到刮板輸送機8的上端,在槽體I上設置有水位自動控制裝置,在槽體I的側面設置有溢流箱11。在本實施例中,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設置為包含有搖臂9、搖臂驅動裝置3、篩板4、排矸裝置5、溢流堰板6和溢流堰調節裝置7,搖臂9的一端設置為與槽體I鉸接并另一端設置為通過搖臂驅動裝置3與槽體I聯接,篩板4設置在搖臂9上,在搖臂9的上側面設置有溢流堰板6,在溢流堰板6與搖臂9之間的端口上分別設置有排矸裝置5和溢流堰調節裝置7,溢流堰調節裝置7設置為與溢流堰板6聯接,排矸裝置5設置為與搖臂9聯接。在本實施例中,上端分選腔101是指溢流堰板6上側面與槽體I壁之間組成的腔體,下端分選腔102是指溢流堰板6下側面與篩板4內端面之間組成的腔體,篩板腔103是指用于放置篩板4的腔體。在本實施例中,搖臂驅動裝置3設置為包含有支承架31、液壓缸32、連接座33、磁位移傳感器34和緩沖彈簧35,支承架3 I分別設置為在槽體I的兩側端并設置為與槽體I聯接,液壓缸32設置為通過連接座33與支承架3 I鉸接,連接座33設置在液壓缸32的固定端缸體的中間部位,液壓缸32的固定端缸體設置為與連接座33聯接并伸縮端缸體設置為與搖臂9聯接,在液壓缸32上設置有磁位移傳感器34,在槽體I的側板上設有緩沖彈簧35,緩沖彈簧35設置為與搖臂9接觸聯接,在支承架3 I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邊框并·液壓缸32設置在支承架3 I的兩個邊框中間。當液壓缸32的柱塞伸縮至規定位置時,磁位移傳感器34便向液壓操縱裝置發出信號,控制柱塞不再伸長或收縮,油缸進油口切換為出油口,在搖臂重力的作用下將油缸內油排除,并開始下一個工作程序,使搖臂9帶動篩板4實現跳汰作業。在本實施例中,篩板4設置為倒梯形截面的篩條與框架組成的篩孔呈長方形、順物流方向排列的裝置。在本實施例中,排矸裝置5設置為包含有鏈輪52、排矸輪51、鏈條53、張緊裝置54、液壓馬達56和小鏈條55,排矸輪5 I設置在搖臂9的側側,排矸輪5 I設置為與大鏈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礦井下的液壓動篩跳汰機;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分選出塊煤的上端分選腔(101)、分選出矸石的下端分選腔(102)和分選出細煤的篩板腔(103)的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用于排出塊煤和矸石的輸送裝置,具有與液壓動篩跳汰機本體(2)的上端分選腔(101)、下端分選腔(102)和篩板腔(103)的分別連通前腔體(13)、中腔體(14)和后腔體(15)的槽體(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金生,陳德勇,李正訓,趙九洲,姜德芳,于天雷,褚樹紅,仝康,由永旭,郭遠峰,呂娜,卞春偉,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泰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