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夾持裝置、工件裝卸裝置和上下料裝置;所述夾持裝置包括上下兩個間距可調的頂尖將工件夾持在兩個頂尖之間;所述工件裝卸裝置設置在淬火機床本體橫臂上,包括夾持機械手和翻轉汽缸,所述翻轉汽缸帶動夾持機械手做90度翻轉,將工件從夾持裝置上自動夾裝或卸下;所述上下料裝置包括成品料緩沖鉸鏈和上料架頂桿,分別用于將成品料傳送至成品碼放架和將待加工件傳送給夾持機械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實現自動裝卸料,使用過程中在安全可靠的情況下,提高功效,節省用戶的使用成本,增加用戶的經濟效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裝夾工件自動卸下工件的立式淬火機床,機床的工作方式為立式,工件的淬火方式也為立式。具體地說是能夠自動裝夾工件和自動卸下工件自動淬火的立式淬火機床。
技術介紹
目前,淬火機床主要由中頻電源(或高頻電源、超音頻電源、超高頻電源)、冷卻裝置三大部分組成;其中高頻淬火機床由床身、上下機構、夾緊旋轉機構、淬火變壓器及諧振槽路、冷卻系統、淬火液循環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組成,淬火機床一般都是單工位,在小直徑工件時可以采用雙工位淬火機床。淬火機床從結構上有立式和臥式兩大類,用戶可根據淬火工藝選擇淬火機床,對于特殊零件或特殊工藝,可根據加熱工藝要求設計制造專用淬火機床。由淬火機床與中頻電源(或高頻電源、超音頻電源、超高頻電源)配合,實現由PLC程序控制的感應淬火工藝,常用于齒輪、軸承、軸類零部件、氣門、缸套及各類機械零件的淬火及熱處理。感應線圈和工件之間可分為工件靜止感應器運動或工件運動感應器靜止。現有技術中機床操作都需要人工操作,尚無全自動的淬火機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軸類零件的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夾持裝置、工件裝卸裝置和上下料裝置;所述夾持裝置包括上下兩個間距可調的頂尖將工件夾持在兩個頂尖之間;所述工件裝卸裝置設置在淬火機床本體橫臂上,包括夾持機械手和翻轉汽缸,所述翻轉汽缸帶動夾持機械手做90度翻轉,將工件從夾持裝置上自動夾裝或卸下;所述上下料裝置包括成品料緩沖鉸鏈和上料架頂桿,分別用于將成品料傳送至成品碼放架和將待加工件傳送給夾持機械手。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通過絲桿傳動機構設置在機床本體上,所述兩個頂尖之間也通過絲桿傳動機構調整相互之間距離;上頂尖通過上頂尖汽缸壓緊工件;所述下頂尖通過下頂尖驅動同步帶同步輪組件驅動下頂尖和淬火處理工件勻速旋轉;所述夾持裝置在絲桿的另一側設置有配重塊用于平衡夾持裝置,減輕傳動裝置對絲桿的磨損。所述工件裝卸裝置上設置有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由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氣缸帶動,用于將夾持的工件抬起一個脫開下頂尖的高度。所述上下料裝置的上料架頂桿通過上料架頂出氣缸帶動上下活動將待處理工件頂出。本技術一種自動裝夾工件自動卸下工件的立式淬火機床與現有的立式淬火機床相比實現了只要把待處理的軸類零件或者管類零件整批的放置在預定的工位上,工件裝夾、工件淬火、工件卸料由自動裝夾工件自動卸下工件的立式淬火機床自動完成。使用過程中在安全可靠的情況下,提高功效,節省用戶的使用成本,增加用戶的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自動裝夾工件時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自動拾取工件時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淬火之后的工件放到成品料下落緩沖鉸鏈的局部視圖;圖4為本技術拾取待淬火工件的局部視圖;圖5為本技術上料架落下的局部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包括夾持裝置、工件裝卸裝置和上下料裝置;所述夾持裝置包括上下兩個間距可調的頂尖4、16將工件夾持在兩個頂尖4、16之間;所述工件裝卸裝置設置在淬火機床本體橫臂2上,包括夾持機械手27和翻轉汽缸1,所述翻轉汽缸I帶動夾持機械手27做90度翻轉,將工件從夾持裝置上自動夾裝或卸下;所述上下料裝置包括成品料緩沖鉸鏈35和上料架頂桿24,分別用于將成品料傳送至成品碼放架34和將待加工件傳送給夾持機械手27。所述夾持裝置通過絲桿傳動機構設置在機床本體上,所述兩個頂尖4、16之間也通過絲桿傳動機構調整相互之間距離;上頂尖4通過上頂尖汽缸3壓緊工件;所述下頂尖16通過下頂尖驅動同步帶同步輪組件21驅動下頂尖16和淬火處理工件勻速旋轉;所述夾持裝置在絲桿的另一側設置有配重塊13用于平衡夾持裝置,減輕傳動裝置對絲桿的磨損。所述工件裝卸裝置上設置有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32,由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氣缸33帶動,用于將夾持的工件抬起一個脫開下頂尖16的高度。如圖3、4所示所述上下料裝置的上料架頂桿24通過上料架頂出氣缸23帶動上下活動將待處理工件頂出。本設備工作過程如下淬火處理工件在下頂尖16和上頂尖4之間由上頂尖氣缸壓緊3,機床絲杠伺服馬達11通過主傳動同步帶同步輪組件8機床絲杠7機床絲杠螺母19使淬火處理工件沿著垂直方向移動實現淬火。為了減輕移動部件對機床絲杠7的磨損,安裝配重塊13。同時下頂尖驅動馬達20通過下頂尖驅動同步帶同步輪組件21驅動下頂尖16和淬火處理工件勻速旋轉,目的是是淬火均勻。根據淬火處理工件的長度變化,頂尖絲杠馬達6通過頂尖絲杠14的旋轉和頂尖絲杠螺母18改變上頂尖4與下頂尖16之間的固定距離。機床本體底座22使機床重心朝夾持機械手27方向前移,使機械手工作時候自動裝夾工件自動卸下工件的立式淬火機床重心穩定。當淬火處理工件淬火結束時,機床絲杠7機床絲杠螺母19升至行程的最高處。控制系統通知夾持機械手27通過夾持機械手氣缸26夾緊淬火處理工件上頂尖氣缸3松開、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32、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氣缸33將工件抬起一個下頂尖16脫開的高度、通過夾持機械手27淬火處理工件移動出機床本體。然后,通過翻轉氣缸I和夾持機械手27把淬火處理工件旋轉90°,由垂直變為水平,如圖2所示。如圖3所示卸料時夾持機械手27把淬火處理工件放在成品料下落緩沖鉸鏈35上。成品料下落緩沖鉸鏈35在淬火處理工件重量的壓力下緩慢翻轉,直到淬火處理工件滾落到成品碼放架34上。此時上料架頂出氣缸23、上料架頂桿24將一根待處理的淬火處理 工件頂出等待夾持機械手27夾持,見圖4。夾持過程結束后上料架頂出氣缸23、上料架頂桿收回24,等待下一次頂出,見圖5。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夾持裝置、工件裝卸裝置和上下料裝置; 所述夾持裝置包括上下兩個間距可調的頂尖將工件夾持在兩個頂尖之間; 所述工件裝卸裝置設置在淬火機床本體橫臂上,包括夾持機械手和翻轉汽缸,所述翻轉汽缸帶動夾持機械手做90度翻轉,將工件從夾持裝置上自動夾裝或卸下; 所述上下料裝置包括成品料緩沖鉸鏈和上料架頂桿,分別用于將成品料傳送至成品碼放架和將待加工件傳送給夾持機械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通過絲桿傳動機構設置在機床本體上,所述兩個頂尖之間也通過絲桿傳動機構調整相互之間距離;上頂尖通過上頂尖汽缸壓緊工件;所述下頂尖通過下頂尖驅動同步帶同步輪組件驅動下頂尖和淬火處理工件勻速旋轉;所述夾持裝置在絲桿的另一側設置有配重塊用于平衡夾持裝置,減輕傳動裝置對絲桿的磨損。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裝卸裝置上設置有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由頂尖高度補償進給機構組件氣缸帶動,用于將夾持的工件抬起一個脫開下頂尖的高度。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裝置的上料架頂桿通過上料架頂出氣缸帶動上下活動將待處理工件頂出。專利摘要本技術公布了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夾持裝置、工件裝卸裝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淬火機床自動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夾持裝置、工件裝卸裝置和上下料裝置;所述夾持裝置包括上下兩個間距可調的頂尖將工件夾持在兩個頂尖之間;所述工件裝卸裝置設置在淬火機床本體橫臂上,包括夾持機械手和翻轉汽缸,所述翻轉汽缸帶動夾持機械手做90度翻轉,將工件從夾持裝置上自動夾裝或卸下;所述上下料裝置包括成品料緩沖鉸鏈和上料架頂桿,分別用于將成品料傳送至成品碼放架和將待加工件傳送給夾持機械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春野,鐘昀暉,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梁溪電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