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及其制造方法,該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可導電的上模具及可導電的下模具;在該下模具中置放鈦金屬粉末;下壓該上模具;在該上、下模具上通電;持續下壓該上模具以接觸該下模具;在該上、下模具上持續通電達預定時間;斷開電壓;以及移開該上模具并取出桿頭擊球面。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及其制造方法容易批量生產,并且不會浪費貴重的金屬材料;在批量生產時非常容易復制出相同的曲面或凹凸結構;并且所用的設備占用空間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模具電擊燒結的技術以形成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及其制成品。
技術介紹
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由于需要承受極大的沖擊力,因此必須以極高強度的金屬制成。另一方面,由于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通常為曲面而非平面,因此在制造上相當復雜。特別是由于高強度的金屬的熔點非常高,因此高爾夫球桿的球桿擊球面通常無法以鑄造法制造。現有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通常是利用極高硬度的刀具,通過車床或銑床以切削成所需的曲面。然而這種現有技術會切削并浪費許多貴重金屬。此外,這種切削的技術也不易加快生產速度以達到批量生產。于是,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能夠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產能并且實現批量生產,另外本專利技術不會浪費貴重的金屬材料。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其在批量生產時非常容易復制出相同的曲面或凹凸結構。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可導電的上模具及可導電的下模具;在該下模具中置放鈦金屬粉末;下壓該上模具;在該上、下模具上通電;持續下壓該上模具以接觸該下模具;在該上、下模具上持續通電達預定時間;斷開電壓;以及移開該上模具并取出桿頭擊球面。上述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其中該上模具及該下模具以石墨材料制成。上述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其中該下模具的頂面周圍設有抵接于該上模具的底面的絕緣墊片。上述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其中該鈦金屬粉末的粒徑小于40μm。上述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其中該通電的電壓的范圍在一萬伏特至五十萬伏特之間。上述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進一步包括沖壓由該上、下模具內取出的該桿頭擊球面的步驟。上述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桿頭擊球面的一側形成多個組裝孔的步驟。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根據上述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桿頭擊球面,包括本體部,具有燒結的結構;以及擊球曲面,其形成于該本體部的頂面。上述的桿頭擊球面,其中該擊球曲面具有凹凸結構。本專利技術的容易批量生產,并且不會浪費貴重的金屬材料;在批量生產時非常容易復制出相同的曲面或凹凸結構;并且所用的設備占用空間小,不像現有技術的切削機器一樣需要較大的空間。配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如下的詳細說明,但是下面的說明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對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范圍作任何的限制。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制造方法中置入金屬粉末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制造方法中模具加壓并通電的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組裝于高爾夫球桿的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上模具 10 上模腔 12下模具 20 下模腔 22絕緣墊片24 鈦金屬粉末 30桿頭擊球面 32本體部 322擊球曲面320高爾夫球桿 100桿身102桿頭104螺孔106螺絲 108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并參閱圖2及圖3,圖2和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制造方法的示意圖。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有下列的步驟。首先,如圖1中步驟41所述,提供一可導電的上模具10及一可導電的下模具20。其中該上模具10及該下模具20是由可導電且耐高電壓的材料制成的,例如可以由石墨材料制成。該上模具10及該下模具20根據所需的桿頭擊球面的形狀,各自加工形成一上模腔12及下模腔22。其中該下模具20的頂面周圍設有一抵接于該上模具10的底面的絕緣墊片24,以避免該上模具10與該下模具20短路。然后,如步驟42所述,將鈦金屬粉末30置放于該下模具20的下模腔22內。其中該鈦金屬粉末30的粒徑越小越容易制造,然而粒徑越小成本越高。本實施例建議該鈦金屬粉末30的粒徑小于40μm。在步驟43中,垂直下壓該上模具10以在該上、下模具10、20之間壓合該鈦金屬粉末30。由于堆積的該鈦金屬粉末30高出于該下模具20的頂面,該上模具10會先接觸到該鈦金屬粉末30。此時如步驟44所述,在該上、下模具10、20上接通高壓電。本實施例中該通電的電壓的范圍建議在一萬伏特至五十萬伏特之間。此高壓電通過該鈦金屬粉末30時,由于高壓電所產生的瞬間高溫將使得該鈦金屬粉末30表面的氧化物(二氧化鈦)從該上模具10及下模具20之間揮發出去而剩下純鈦金屬粉末。該鈦金屬粉末30由于瞬間高溫而燒結在一起。借此,本專利技術不僅形成具有燒結結構的桿頭擊球面,并且解決了鈦金屬粉末30容易氧化而影響燒結的問題。在步驟45,持續施加一壓力P下壓該上模具10以接觸該下模具20。并且如步驟46所述,在該上模具10、該下模具20上持續通電達一預定時間。上述步驟的目的在于通過施加于該上模具10的壓力P,在燒結的過程中將該鈦金屬粉末30更緊密地壓合在一起。持續通電的時間的長短,由該金屬粉末30的粒徑及待成型物的尺寸而決定。等到該鈦金屬粉末30完全燒結連接在一起后,如步驟47所述,斷開電壓。最后,移開該上模具10并在冷卻后取出桿頭擊球面32。如此,即可獲得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32。以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制造方法所制成的該桿頭擊球面32包括一本體部322,以及在該本體部322的頂面上形成的一擊球曲面320。該本體部322的顯微組織具有燒結的結構,由于熟悉該項技術的人員都能夠清楚此種燒結的結構,并且由于該結構沒有固定的外形,因此不予贅述及圖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優點在于該桿頭擊球面32的該擊球曲面320非常容易形成凹凸結構以加強擊球的特性,例如可以形成多個凸點或凸紋以增加擊球時的抓力。此外,本專利技術在批量生產時非常容易復制出相同的凹凸結構。與現有技術不同,現有技術由于借助切削技術而不易形成所需的凹凸結構。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制造方法在持續施加壓力P下壓該上模具10以接觸該下模具20的步驟45,即可使該桿頭擊球面32產生足夠的密度和結構強度。然而本專利技術還可以進一步包括沖壓由該上、下模具10、20內取出的該桿頭擊球面32。由此可以進一步加強其密度和結構強度。請參閱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組裝于高爾夫球桿的示意圖。該高爾夫球桿100具有一桿身102及一桿頭104。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32可以用螺絲鎖固于該高爾夫球桿100的該桿頭104,或者可以焊接于該高爾夫球桿100的該桿頭104。為用螺絲鎖固于高爾夫球桿100上,該桿頭104形成有多個螺孔106,該桿頭擊球面32的一側也進一步形成多個配合該螺孔106的組裝孔,以通過螺絲108將該桿頭擊球面32鎖固于該桿頭104。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特征及特點一、本專利技術的容易批量生產,并且不會浪費貴重的金屬材料。二、本專利技術的在批量生產時非常容易復制出相同的曲面或凹凸結構。三、本專利技術的所用的設備占用空間小,不像現有技術的切削機器一樣需要較大的空間。然而,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根據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本專利技術所涵蓋的范圍。權利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爾夫球桿的桿頭擊球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提供可導電的上模具及可導電的下模具;在該下模具中置放鈦金屬粉末;下壓該上模具;在該上、下模具上通電;持續下壓該上模具以接觸該下模具; 在該上、下模具上持續通電達預定時間;斷開電壓;以及移開該上模具并取出桿頭擊球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祿山,
申請(專利權)人:李宗隆,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