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將相鄰設置的第1窗戶及第2窗戶可遮蔽及開放地覆蓋。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具備:導引支承機構,具有沿著第2窗戶遮簾的拉出收存方向配設的導軌和能夠沿著導軌移動的可動部件;齒條部件,連結著可動部件,并且能夠沿著導軌移動;中繼傳遞機構,具有相對于第1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連動而可旋轉地連結的第1錐齒輪、和以與第1錐齒輪嚙合的形態配設的第2錐齒輪,通過它們的嚙合,將卷取軸部件的旋轉作為使齒條部件沿著導軌移動的力傳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將車輛的窗戶可遮蔽及開放地覆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
技術介紹
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具備以任意的角度相互相對而配置的兩個卷取軸的窗戶遮簾裝置。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窗戶遮簾裝置中,公開了兩個與一個卷取軸的旋轉連動而使另一個卷取軸旋轉的結構。在第I結構中,在一個卷取軸上結合著螺紋心軸,在該螺紋心軸上擰合著心軸螺 母。并且,如果為了使一個片體開閉而使卷取軸旋轉,則擰合在螺紋心軸上的心軸螺母沿著螺紋心軸的軸向移動,由此使另一個片體開閉。在第2結構中,一個卷取軸和另一個卷取軸經由錐齒輪可同步旋轉地連結。安裝在另一個卷取軸上的片體的前端部被拉伸彈簧向拉出方向施力。并且,如果一個卷取軸向將一個片體拉出的方向旋轉,則另一個卷取軸向將片體拉出的方向同步旋轉。由此,卷繞在另一個卷取軸上的片體被拉伸彈簧的拉伸力拉出。此外,如果一個卷取軸向將另一個片體卷取的方向旋轉,則另一個卷取軸同步旋轉而將片體卷取。專利文獻I :特開2003 - 182358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但是,根據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第I結構,由于需要將一個卷取軸和螺紋心軸配設在同一直線上,所以布局的制約較大。此外,根據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第2結構,是與一個被卷取的片體的旋轉連動而使另一個卷取軸連動的結構,片體的拉出通過拉伸彈簧的拉伸力進行。因此,如果傳遞拉伸彈簧的拉伸力的部分卡住,則能夠發生即使另一個卷取軸旋轉也不能將片體拉出的狀況,片體的拉出動作有可能變得不可靠。所以,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使布局的自由度優良,并且能夠更可靠地進行片體的拉出動作。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第I形態是一種將在車輛中相鄰設置的第I窗戶及第2窗戶可遮蔽及開放地覆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具備第I窗戶遮簾,能夠將上述第I窗戶遮蔽;第I卷取裝置,具有能夠卷取上述第I窗戶遮簾的卷取軸部件,將上述第I窗戶遮簾可拉出收存地卷取到上述卷取軸部件上;第2窗戶遮簾,能夠將上述第2窗戶遮蔽;第2卷取裝置,以相對于上述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的軸交叉的姿勢配設,將上述第2窗戶遮簾可拉出收存地卷取;導引支承機構,具有能夠沿著上述第2窗戶遮簾的拉出收存方向配設的導引路徑部件、和可沿著該導引路徑部件移動地被支承的可動部件;齒條部件,連結著上述可動部件,并且可沿上述導引路徑部件移動地配設,通過沿著上述導引路徑部件內的移動,使上述可動部件沿著上述導引路徑部件移動;中繼傳遞機構,具有相對于上述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連動并可旋轉地連結的第I錐齒輪、和與上述第I錐齒輪嚙合、可與上述齒條部件連動地配設的第2錐齒輪,將上述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的旋轉作為使上述齒條部件沿著上述導引路徑部件移動的力傳遞。第2形態是有關第I形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上述第I錐齒輪和上述第2錐齒輪配設為,以將各自的旋轉軸配設為非正交姿勢的姿勢嚙合;上述齒條部件可沿相對于上述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的軸傾斜的方向移動地設置。第3形態是有關第I或第2形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在上述第2錐齒輪上,一體化著具有與上述第2錐齒輪的旋轉軸一致的旋轉軸的正齒輪;上述正齒輪配設為,與上述齒條部件嚙合。第4形態是有關第3形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在從上述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的軸偏離的位置上,上述正齒輪與上述齒條部件嚙合。 第5形態是有關第I 第4的任一項的形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上述第I錐齒輪直接連結在上述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上。第6形態是有關第I 第5的任一項的形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沿著上述第I卷取裝置設有退讓用導引部件,所述退讓用導引部件導引上述齒條部件中的從上述導引路徑部件伸出的部分。根據第I形態,通過第I錐齒輪與第2錐齒輪的嚙合,由第I卷取裝置的旋轉帶來的力被作為使齒條部件沿著導引路徑部件移動的力傳遞。因此,能夠比較自由地設定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和齒條部件或導引路徑部件的設置姿勢,使布局的自由度優良。并且,由于是對應于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的旋轉而齒條部件沿著導引路徑部件移動、與其連動而將第2窗戶遮簾拉出的結構,所以能夠更可靠地進行片體的拉出動作。根據第2形態,通過調整上述第I錐齒輪與上述第2錐齒輪嚙合的姿勢,容易匹配于第I窗戶及第2窗戶的位置、它們的周邊部件的布局等而適當調整上述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和齒條部件的移動方向而配設。根據第3形態,能夠以比較簡單的結構將第2錐齒輪的旋轉作為使齒條部件移動的力傳遞。并且,通過在第2錐齒輪的旋轉軸上適當調整正齒輪與齒條部件嚙合的位置,能夠自由地變更齒條部件的配設布局。根據第4形態,由于在從第I卷取軸部件的軸偏離的位置、上述正齒輪與上述齒條部件嚙合,所以能夠匹配于第I窗戶及第2窗戶的位置、它們的周邊部件的布局等而配設齒條部件的移動路徑、導引路徑部件等。根據第5形態,能夠以比較簡單的結構實現從第I卷取軸部件向第I錐齒輪的旋轉傳遞。根據第6形態,能夠將齒條部件中的從導引路徑部件伸出的部分用比較緊湊的結構導引。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拉出狀態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表示收存狀態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的側視圖。圖3是表示第2窗戶遮簾裝置的說明圖。圖4是表示遮簾連動機構的部分分解立體圖。圖5是表示遮簾連動機構的內部結構的說明圖。圖6是表示遮簾連動機構的內部結構的說明圖。圖7是表示遮簾連動機構的內部結構的說明圖。圖8是表示第I卷取裝置的卷取軸部件與齒條部件及導軌的配置關系的說明圖。圖9是在從側方觀察的狀態下表示齒條部件相對于第I卷取裝置的伸出狀態的說明圖。·圖10是在從下方觀察的狀態下表示齒條部件相對于第I卷取裝置的伸出狀態的說明圖。圖11是在從側方觀察的狀態下表示安裝在第I卷取裝置上的退讓用導引部件的說明圖。圖12是在從下方觀察的狀態下表示安裝在第I卷取裝置上的退讓用導引部件的說明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整體結構> 以下,對有關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進行說明。圖I是表示拉出狀態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20的側視圖,圖2是表示收存狀態下的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20的側視圖。另外,圖I及圖2表不從車輛內側觀察的狀態。該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20裝入在在車輛中相鄰而設置的窗戶10、12中,構成為,將該窗戶10、12可從車室內側遮蔽及釋放地覆蓋。這里,在車輛中設有大致方形狀的后側窗戶10 (第I窗戶),在從該后側窗戶10更靠車輛的后方側相鄰而設有大致三角狀的后三角窗戶12 (第2窗戶)。該車輛用窗戶遮簾裝置20具備用來將后側窗戶10覆蓋的第I窗戶遮簾機構30、和用來將后三角窗戶12覆蓋的第2窗戶遮簾機構50。并且,與第I窗戶遮簾機構30的拉出收存動作連動,第2窗戶遮簾機構50進行拉出收存動作。在下述中,在說明第I窗戶遮簾機構30及第2窗戶遮簾機構50后,對有關用來使動作連動的遮簾連動機構70的結構進行說明。<第I窗戶遮簾機構> 第I窗戶遮簾機構30具備第I窗戶遮簾32和第I卷取裝置36。第I窗戶遮簾32由布或樹脂片體等形成為能夠將后側窗戶10遮蔽的形狀。這里,第I窗戶遮簾32形成為與后側窗戶10大致相同的大小及形狀。此外,在第I窗戶遮簾32的前端部上,安裝有由樹脂或金屬等形成的大致棒狀的撐條34。在該撐條34上,設有在將第I窗戶遮簾拉出的狀態下能夠鉤掛到存在于后側窗戶10的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小島伸哉,
申請(專利權)人:蘆森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