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子出料機構,在安裝座上呈豎直滑動安裝有升降架,在升降架上轉動架設有輥子軸,在輥子軸上固定有輸送輥與驅動鏈輪,在輸送輥后側的升降架轉動安裝有左右兩排從動輥;在安裝座上固定有壓緊架,在壓緊架的頂端部轉動架設有壓緊樞軸,在壓緊樞軸上固定有樞軸框架與氣缸杠桿,在樞軸框架上轉動安裝有壓緊輪軸,在壓緊輪軸上固定有壓緊輪;在壓緊架上固定有氣缸座,在氣缸座上鉸接安裝有壓緊氣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氣缸頭。本發明專利技術提高了管子出料的效率,使用方便靈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子出料機構,本專利技術屬于機械設備
技術介紹
本專利技術作出以前,在已有技術中,對管子出料大多采用輥道進行輸送,這樣不僅位置無法固定,而且管子容易滾動,出料輸送很不方便,很難滿足生產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確保出料輸送過程中管子位置固定、提高管子出料效率的管子出料機構。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管子出料機構,在安裝座上呈豎直滑動安裝有升降架,在升降架上轉動架設有輥子軸,在輥子軸上固定有輸送輥與驅動鏈輪,在輸送輥后側的升降架轉動安裝有左右兩排從動輥,左右兩排從動輥形成V形的輸送槽,從動輥與輸送輥配合;在安裝座上固定有壓緊架,在壓緊架的頂端部轉動架設有壓緊樞軸,在壓緊樞軸上固定有樞軸框架與氣缸杠桿,在樞軸框架上轉動安裝有壓緊輪軸,在壓緊輪軸上固定有壓緊輪;在壓緊架上固定有氣缸座,在氣缸座上鉸接安裝有壓緊氣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氣缸頭,氣缸頭與所述的氣缸杠桿相鉸接。在升降架上固定有絕緣墊,在絕緣墊上固定有所述的軸承座。在安裝座固定安裝有滾動軌道,滾動軌道的長度方向呈豎直方向設置;在升降架上轉動安裝有升降滾輪,升降滾輪與滾動軌道配合。在升降架左右兩側的安裝座上固定有廢料槽。在升降架上固定有翻轉氣缸,在升降架上上轉動安裝有翻轉樞軸,在翻轉樞軸上固定有坯料出口滾動臺與連接軸,連接軸與翻轉氣缸的端部相鉸接。本專利技術可對管子柱面V型槽對稱支撐,這樣確保了出料輸送過程中管子位置固定,提高了管子出料的效率;輸送壓緊機構和出料系統可移動框架可以通過氣缸作升降運動,這樣可對管子起到壓緊作用,這樣更好的控制管子出料時的輸送;使用方便靈活。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左視圖。圖4是圖2的A— A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該管子出料機構,在安裝座I上呈豎直滑動安裝有升降架2,在升降架2上轉動架設有輥子軸4,在輥子軸4上固定有輸送輥5與驅動鏈輪6,在輸送輥5后側的升降架2轉動安裝有左右兩排從動輥3,左右兩排從動輥3形成V形的輸送槽,從動輥3與輸送輥5配合;在安裝座I上固定有壓緊架7,在壓緊架7的頂端部轉動架設有壓緊樞軸8,在壓緊樞軸8上固定有樞軸框架9與氣缸杠桿10,在樞軸框架9上轉動安裝有壓緊輪軸11,在壓緊輪軸11上固定有壓緊輪12 ;在壓緊架7上固定有氣缸座13,在氣缸座13上鉸接安裝有壓緊氣缸14,壓緊氣缸14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氣缸頭15,氣缸頭15與所述的氣缸杠桿10相鉸接。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絕緣墊16,在絕緣墊16上固定有所述的軸承座3。在安裝座I固定安裝有滾動軌道17,滾動軌道17的長度方向呈豎直方向設置;在升降架2上轉動安裝有升降滾輪18,升降滾輪18與滾動軌道17配合。在升降架2左右兩側的安裝座I上固定有廢料槽19。 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翻轉氣缸20,在升降架2上轉動安裝有翻轉樞軸21,在翻轉樞軸21上固定有坯料出口滾動臺22與連接軸23,連接軸23與翻轉氣缸20的端部相鉸接。本專利技術采用內六角螺釘將滾動軌道固定在安裝座I上,用內六角螺釘將廢料槽19固定在安裝座I的兩側,用內六角螺釘將坯料擋板24固定在安裝座I上,用內六角螺釘將升降氣缸25固定在安裝座I上;軸承座3、絕緣墊16和絕緣套筒26通過六角頭螺栓、平墊圈、彈簧墊圈與六角螺母固定在升降架2上,輥子軸4通過鍵與輸送輥5配合,輥子軸4通過鍵與驅動鏈輪6配合,翻轉樞軸21轉動安裝在升降架2上;從動輥6套在輥子軸上,輥子軸與輥子軸支撐塊配合并通過內六角沉頭螺釘固定在坯料出口滾動臺22上,翻轉樞軸21與自潤滑軸套配合夾緊,并與軸襯配合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坯料出口滾動臺22上,軸連接件通過鍵將連接軸23和翻轉樞軸21連接起來;坯料出口滾動臺22通過翻轉樞軸21放在軸支架上;翻轉氣缸20通過螺母與連接軸23連接,用內六角螺釘和彈簧墊圈將氣缸耳軸支撐和氣缸耳軸支撐座固定在升降架2上;將升降滾輪18安裝在升降架2上,升降架2通過升降滾輪18與滾動軌道17配合,升降氣缸通過螺母將升降架2連接起來,用內六角螺釘將滑動導軌末端擋板固定在滾動軌道17上;最后用內六角螺釘將壓緊架7固定在安裝座I上。本專利技術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 電動機通過減速機減速,減速機輸出軸帶動驅動鏈輪6轉動,通過鏈傳動把扭矩傳遞給輥子軸4,從而使得輸送輥5轉動,進而使得管子沿出料方向運動;同時,壓緊輪12下壓,坯料出口滾動臺22通過翻轉氣缸20可以做升降運動,二者共同起到管子定位和夾緊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管子出料機構,其特征是在安裝座(I)上呈豎直滑動安裝有升降架(2),在升降架(2)上轉動架設有輥子軸(4),在輥子軸(4)上固定有輸送輥(5)與驅動鏈輪(6),在輸送輥(5)后側的升降架(2)轉動安裝有左右兩排從動輥(3),左右兩排從動輥(3)形成V形的輸送槽,從動輥(3)與輸送輥(5)配合;在安裝座(I)上固定有壓緊架(7),在壓緊架(7)的頂端部轉動架設有壓緊樞軸(8),在壓緊樞軸(8)上固定有樞軸框架(9)與氣缸杠桿(10),在樞軸框架(9)上轉動安裝有壓緊輪軸(11),在壓緊輪軸(11)上固定有壓緊輪(12);在壓緊架(7)上固定有氣缸座(13),在氣缸座(13)上鉸接安裝有壓緊氣缸(14),壓緊氣缸(14)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氣缸頭(15),氣缸頭(15)與所述的氣缸杠桿(10)相鉸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機構,其特征是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絕緣墊(16),在絕緣墊(16)上固定有所述的軸承座(3)。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機構,其特征是在安裝座(I)固定安裝有滾動軌道(17),滾動軌道(17)的長度方向呈豎直方向設置;在升降架(2)上轉動安裝有升降滾輪(18),升降滾輪(18)與滾動軌道(17)配合。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機構,其特征是在升降架(2)左右兩側的安裝座(I)上固定有廢料槽(19)。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機構,其特征是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翻轉氣缸(20),在升降架(2)上上轉動安裝有翻轉樞軸(21),在翻轉樞軸(21)上固定有坯料出口滾動臺(22 )與連接軸(23 ),連接軸(23 )與翻轉氣缸(20 )的端部相鉸接。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子出料機構,在安裝座上呈豎直滑動安裝有升降架,在升降架上轉動架設有輥子軸,在輥子軸上固定有輸送輥與驅動鏈輪,在輸送輥后側的升降架轉動安裝有左右兩排從動輥;在安裝座上固定有壓緊架,在壓緊架的頂端部轉動架設有壓緊樞軸,在壓緊樞軸上固定有樞軸框架與氣缸杠桿,在樞軸框架上轉動安裝有壓緊輪軸,在壓緊輪軸上固定有壓緊輪;在壓緊架上固定有氣缸座,在氣缸座上鉸接安裝有壓緊氣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氣缸頭。本專利技術提高了管子出料的效率,使用方便靈活。文檔編號B65G13/07GK102910411SQ20121043332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專利技術者陳飛, 吳云強, 李秀成, 龔國華, 周怡, 殷佳燕, 周洪根, 曹益民, 錢軍 申請人:無錫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子出料機構,其特征是:在安裝座(1)上呈豎直滑動安裝有升降架(2),在升降架(2)上轉動架設有輥子軸(4),在輥子軸(4)上固定有輸送輥(5)與驅動鏈輪(6),在輸送輥(5)后側的升降架(2)轉動安裝有左右兩排從動輥(3),左右兩排從動輥(3)形成V形的輸送槽,從動輥(3)與輸送輥(5)配合;在安裝座(1)上固定有壓緊架(7),在壓緊架(7)的頂端部轉動架設有壓緊樞軸(8),在壓緊樞軸(8)上固定有樞軸框架(9)與氣缸杠桿(10),在樞軸框架(9)上轉動安裝有壓緊輪軸(11),在壓緊輪軸(11)上固定有壓緊輪(12);在壓緊架(7)上固定有氣缸座(13),在氣缸座(13)上鉸接安裝有壓緊氣缸(14),壓緊氣缸(14)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氣缸頭(15),氣缸頭(15)與所述的氣缸杠桿(10)相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飛,吳云強,李秀成,龔國華,周怡,殷佳燕,周洪根,曹益民,錢軍,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