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轉矩工具,其具有工具桿(2)和設置在工具桿(2)的一個端部區段上的把手(3),在把手(3)和/或工具桿(2)內設置張緊單元(13),通過該張緊單元能調節相應的松開力矩,所述張緊單元(13)包括能在工具桿(2)的縱向方向(X)上移動的絲桿螺母(16)以及包括絲桿(15),該絲桿具有外螺紋,絲桿螺母(16)通過相應的內螺紋與該外螺紋嚙合,絲桿螺母(16)至少間接地與顯示元件耦合,通過顯示元件能顯示調節出的松開力矩,所述絲桿螺母(16)通過調節單元(18)與顯示元件耦合,絲桿螺母(16)和顯示元件彼此的相對位置能通過調節單元(18)在縱向方向(X)上改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特征的轉矩工具、尤其是轉角扳手/轉矩扳手。
技術介紹
螺紋連接要求施加確定的擰緊力矩,以確保構件可靠且耐久的連接。為了傳遞要求的轉矩,使用專用的螺旋工具,作為以轉角扳手或轉矩扳手形式的轉矩工具,其作用方式如下在達到多數情況下可調節的松開力矩時為使用者發出可感覺到的和/或聲學的信號。為此,轉矩工具具有多數情況下設置在內側的張緊單元,通過該張緊單元可調節能傳遞的擰緊力矩。張緊單元為此包括可彈簧加載的松開機構。在達到松開力矩時該松開機構多數情況下例如通過翻轉而突然撤回先前調節出的彈簧力。為此所需的螺旋彈簧設置在松開機構和絲桿螺母之間。通過絲桿螺母的移動,螺旋彈簧相應壓縮或放松。絲桿螺母本身支承在絲桿上,通過絲桿圍繞自身軸線的旋轉,可移動絲桿螺母。由于絲桿螺母的相應位置是螺旋彈簧預緊的量度,所以絲桿螺母與適合的顯示元件耦合。US 4541313 A公開了一種轉矩工具,其具有工具桿和設置在工具桿的一個端部區段上的把手。在工具桿的與把手相反的端部上設有工具頭,其具有設有棘輪的從動多邊形。在把手中設置張緊單元,借助該張緊單元,相應的松開力矩可通過把手相對于工具桿的旋轉進行調節。張緊單元為此具有可在工具桿縱向方向上移動的絲桿螺母,該絲桿螺母用于預緊設置在松開機構和絲桿螺母之間的螺旋彈簧。把手具有一個包圍工具桿的顯示元件,其具有設有內齒部的環繞的凸緣。在凸緣和工具桿之間設置不可相對于工具桿旋轉的帶外螺紋的中間環。把手的位于凸緣區域中的部分具有兩個朝向內部的并且相對置的凸塊,彈性構造的凸緣被凸塊擠出其位置,并且設置在該區域中的內齒部與中間環的外齒部哨合。內齒部和外齒部具有數量不同的齒數,因此把手、尤其是凸塊的旋轉使顯示元件以如此產生的傳動比相對于把手進行旋轉。DE 20 2004 006 740 Ul公開了一種具有兩部分式的顯示元件的轉矩工具。這兩部分劃分在此被區分為針對不同國家的計量單位并且在色彩上彼此不同。除了相應松開力矩可在不同國家進行調節外,尤其是通過色彩相配來降低計量單位的潛在的混淆危險。DE 20 2010 002 176 Ul公開了一種螺絲刀形式的轉矩工具,其相應的松開力矩也可通過張緊單元進行調節。另外,張緊單元具有在工具桿縱向方向上可移動的絲桿螺母,該絲桿螺母至少間接地與顯示元件耦合。通過顯示元件可顯示當前調節出的松開力矩。尤其是在制造轉矩工具時或在轉矩工具所需的維護范疇中出現校準的問題。在此視覺上的顯示元件必須與實際的由螺旋彈簧引起的松開力矩的大小一致。尤其是與絲桿螺母耦合的顯示元件為此具有夾緊配合座,因此顯示元件可相對于絲桿螺母移動。這在轉矩3工具的接近完成的狀態中通過穿過把手的打開的自由端部進行。在實踐中,通過構造得相應長的工具使顯示元件從其位置中在工具桿縱向方向上移動,直到測量到的松開力矩與顯示的松開力矩一致。除了例如通過轉矩工具掉落引起顯示元件的不希望的移動外,尤其是顯示元件的過遠的移動構成問題。在此情況下大多需要以較高的花費來抓住顯示元件,以便使顯示元件從其位置反方向移回。在此背景下,特別是轉矩工具的顯示元件的調節還存在改進余地。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改進上述類型的轉矩工具,使得顯示元件相對于絲桿螺母的可調節性得以簡化且精確,并且顯示元件的調節出的位置在轉矩工具掉落時仍固定。按本專利技術該任務通過根據權利要求I的特征的轉矩工具、尤其是轉角扳手/轉矩扳手得以解決。據此提出一種轉矩工具,其具有工具桿和設置在工具桿的一個端部區段上的把手。在把手和/或工具桿中設置張緊單元,通過該張緊單元可調節相應的松開力矩。所述張緊單元為此包括可在工具桿縱向方向上移動的絲桿螺母,該絲桿螺母至少間接地與顯示元件耦合。通過顯示元件可顯示當前調節出的松開力矩。按本專利技術,所述絲桿螺母通過調節單元與顯示元件耦合。在此,絲桿螺母和顯示元件彼此的相對位置可通過調節單元在工具桿的縱向方向上改變。特別的優點在于將絲桿螺母和顯示元件連接起來的調節單元,通過該調節單元可固定及可改變顯示元件相對于絲桿螺母的精確位置。絲桿螺母和顯示元件之間的通過調節單元預定的相對距離使得該距離例如即使在轉矩工具意外掉落時也不會改變。此外,顯示元件相對于絲桿螺母的、通過調節單元可改變的相對位置使得顯示元件能夠簡單地進行調節,因而無需借助工具使顯示元件克服壓配合座的保持力進行移動。由此也以有利的方式有效避免顯示元件相對于絲桿螺母移動過遠。從屬權利要求2至13的主題構成本專利技術基本方案的有利擴展。優選顯示元件構造成圓柱形的。在其圓柱形構造中,顯示元件在其外圓周上具有至少一個刻度。顯示元件的圓柱形構造使得顯示元件能夠簡單地集成在工具桿的大多情況下同樣構造成圓柱形的區段的區域中。尤其是在把手設置在工具桿的端部區段上的情況下,所述構造成圓柱形的顯示元件能夠以有利的方式圍繞工具桿并且設置在工具桿和把手之間。有利的是,顯示元件具有用于調節單元的接納區域。作為替換方案,該接納區域也可設置在絲桿螺母上。調節單元本身可旋轉地支承在接納區域中。調節單元在接納區域中的可旋轉地支承,意味著調節單元雖然可圍繞其縱軸線旋轉,但卻被有效地保持在接納區域中,防止沿其縱軸線方向的移動。換句話說,調節單元不能在其縱軸線方向上相對于接納區域移動。因此以有利的方式通過使調節單元例如圍繞其縱軸線旋轉來改變絲桿螺母和顯示元件之間的相對位置。接納區域在此構成固定點,調節單元不可相對于該固定點移動。為了使調節單元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絲桿螺母和顯示元件之間的相對移動,調節單元優選具有設有外螺紋的螺紋區段。與此相對,顯示元件具有設置在其上的內螺紋。作為替換方案,內螺紋也可設置在絲桿螺母上。調節單元的外螺紋此時與該內螺紋嚙合。因此,兩個螺紋的升角使得朝調節單元的縱軸線方向的移動成為可能,該移動直接通過調節單元在接納區域中的旋轉來實現。因此可以以有利的方式通過調節單元的旋轉增大或縮短絲桿螺母和顯示元件之間的距離。旋轉運動通過升角向縱向方向運動的轉換和由此產生的傳動比,使顯示元件能夠相對于絲桿螺母進行極其精確的調節。本專利技術規定,顯示元件具有突出部,所述內螺紋設置在該突出部中。作為替換方案,絲桿螺母也可具有突出部,此時內螺紋設置在絲桿螺母的突出部中。因此可以以有利的方式通過調節單元的旋轉有針對性地且受控地改變接納區域和突出部之間的距離。為了能夠盡可能簡單地相對于絲桿螺母調節顯示元件,規定調節單元具有工具接合區域。因此,可在接近完成轉矩工具時在把手中通過可與工具接合區域耦合的工具來調節顯示元件。例如可通過把手端側的開口將為此所需的工具插入到把手中,并且使工具與工具接合區域耦合。調節單元的如此從轉矩工具之外導入的旋轉在轉矩工具之內引起顯示元件相對于絲桿螺母的直接的位置改變。因此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從轉矩工具之外調節之前測量到的松開力矩,此時通過顯示元件直接在視覺上監控顯示的值。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規定,顯示元件具有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這兩個刻度以在視覺上不會直接關聯的程度在顯示元件上彼此隔開。由此在視覺上已明確分開了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鑒于顯示元件的圓柱形構造,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在顯示元件的圓周方向上彼此隔開。本專利技術規定,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具有彼此不同的、尤其是針對不同國家的、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轉矩工具、尤其是轉角扳手/轉矩扳手,其具有工具桿(2)和設置在工具桿(2)的一個端部區段(A)上的把手(3),在把手(3)和/或工具桿(2)內設置張緊單元(13),通過該張緊單元能調節相應的松開力矩,所述張緊單元(13)包括能在工具桿(2)的縱向方向(X)上移動的絲桿螺母(16)以及包括絲桿(15),該絲桿具有外螺紋,絲桿螺母(16)通過相應的內螺紋與該外螺紋嚙合,絲桿螺母(16)至少間接地與顯示元件(9、9a)耦合,通過顯示元件能顯示調節出的松開力矩,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螺母(16)通過調節單元(18)與顯示元件(9、9a)耦合,絲桿螺母(16)和顯示元件(9、9a)彼此的相對位置能通過調節單元(18)在縱向方向(X)上改變。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T·拜爾特,
申請(專利權)人:哈蔡特沃克霍曼澤維有限責任兩合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