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發動機氣缸體珩鉸主軸孔圓柱度的方法,在裝夾氣缸體的底面定位塊上安裝液壓缸,使活塞桿端部緊壓在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外表面,再用內徑千分表檢測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根據該變形量的大小重新調整液壓缸從而調整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夾緊力,直到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再開動機床珩鉸氣缸體的主軸孔。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在裝夾氣缸體的底面定位塊上安裝液壓缸,使其對氣缸體兩側施加壓力,從而減小氣缸體主軸孔的夾緊變形,進而達到提高氣缸體珩鉸主軸孔圓柱度的目的。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氣缸體主軸孔的圓柱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發動機機械
,更具體的說是涉及。
技術介紹
發動機氣缸體主軸孔一般都采用鏜-精鏜-珩鉸的方法加工。氣缸體主軸孔加工精度要求比較高,尤其對氣缸體主軸孔圓柱度、同軸度要求很高,所以對最后的珩鉸加工工序要求很高。首先要保證珩鉸刀有較高的圓度、剛度,珩鉸刀的金剛石磨條較為銳利,防止加工過程中氣缸體主軸孔受珩鉸刀金剛石磨條擠壓變形的問題;其次要防止氣缸體主軸孔夾緊變形,發動機氣缸體珩鉸主軸孔時一般都采用在氣缸體頂面夾緊的夾緊方式,由于發動機氣缸體結構剛性的原因,夾緊氣缸體時因受夾緊力作用,氣缸體主軸孔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夾緊變形,這樣氣缸體主軸孔珩鉸加工完松開夾緊后,氣缸體主軸孔就會因彈性力 作用恢復原狀,因此無法保證發動機氣缸體主軸孔圓柱度精度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的,在裝夾氣缸體的底面定位塊上安裝液壓缸,使其對氣缸體兩側施加壓力,從而減小氣缸體主軸孔的夾緊變形,進而達到提高氣缸體珩鉸主軸孔圓柱度的目的。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氣缸體主軸孔的圓柱度。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在裝夾氣缸體的兩個底面定位塊上沿底面定位塊的長度方向均勻安裝兩對以上的液壓缸,該液壓缸的缸體與底面定位塊的長度方向垂直,且該液壓缸的活塞桿朝向底面定位塊的外側,在該活塞桿的端部連接有與活塞桿垂直的夾塊;第二步,將氣缸體底部的兩側分別對應上述兩個底面定位塊并安放在該底面定位塊上,調整位于氣缸體頂部的頂面夾緊塊使其將氣缸體固定在底面定位塊上;第三步,通過節流閥同步調整所有的液壓缸,使活塞桿端部的夾塊緊壓在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外表面,再用內徑千分表檢測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根據該變形量的大小重新調整液壓缸從而調整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夾緊力;第四步,重復第三步直到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再開動機床珩鉸氣缸體的主軸孔。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所述安裝在底面定位塊上的液壓缸的對數與氣缸體的缸數相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采用液壓缸緊壓氣缸體兩側,用以平衡氣缸體所受到的夾緊力,減小氣缸體主軸孔的夾緊變形量,從而保證珩鉸主軸孔的圓柱度,這種方法不僅簡單實用、保證了氣缸體能牢固的固定在機床上,而且能有效的提高珩鉸主軸孔的圓柱度。附圖說明圖I是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方法的氣缸體裝夾示意圖;圖2是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方法放置好氣缸體后的俯視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氣缸體,2-主軸孔,3-底面定位塊,4-頂面夾緊塊,5-液壓缸缸體,6_活塞桿,7-夾塊。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和功能,以下結合附圖和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詳 細說明,但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圖I和圖2分別是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方法的氣缸體裝夾示意圖和放置好氣缸體I后的俯視示意圖,如圖中所示,該氣缸體I為四缸發動機的氣缸體I,在將氣缸體I裝夾到機床上之前,需要在放置氣缸體I的兩個底面定位塊3上分別安裝四個相同規格的液壓缸,且兩個底面定位塊3上的液壓缸對應。在兩個底面定位塊3上設有與其長度方向垂直的孔,液壓缸缸體5安裝在這些孔內,并使活塞桿6朝向底面定位塊3的外側,在活塞桿6的端部連接有與其垂直的夾塊7,用以夾緊氣缸體I底部兩側外表面;安裝好液壓缸后,將氣缸體I底部的兩側分別對應上述兩個底面定位塊3并安放在該底面定位塊3上,調整位于氣缸體I頂部的頂面夾緊塊4使其將氣缸體I固定在底面定位塊3上,然后通過節流閥同步調整所有的液壓缸,使活塞桿6端部的夾塊7緊壓在氣缸體I底部兩側的外表面,再用內徑千分表檢測主軸孔2孔徑的夾緊變形量,根據該變形量的大小重新調整液壓缸從而調整氣缸體I底部兩側的夾緊力,然后再用內徑千分表檢測主軸孔2孔徑的夾緊變形量,重復上述步驟直到主軸孔2孔徑的夾緊變形量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再開動機床珩鉸氣缸體I的主軸孔2,這樣即可保證珩鉸主軸孔2的圓柱度。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例和附圖所示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之一,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專利技術,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髓的條件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做的任何變動,都屬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裝夾氣缸體的兩個底面定位塊上沿底面定位塊的長度方向均勻安裝兩對以上的液壓缸,該液壓缸的缸體與底面定位塊的長度方向垂直,且該液壓缸的活塞桿朝向底面定位塊的外側,在該活塞桿的端部連接有與活塞桿垂直的夾塊; 第二步,將氣缸體底部的兩側分別對應上述兩個底面定位塊并安放在該底面定位塊上,調整位于氣缸體頂部的頂面夾緊塊使其將氣缸體固定在底面定位塊上; 第三步,通過節流閥同步調整所有的液壓缸,使活塞桿端部的夾塊緊壓在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外表面,再用內徑千分表檢測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根據該變形量的大小重新調整液壓缸從而調整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夾緊力; 第四步,重復第三步直到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再開動機床珩鉸氣缸體的主軸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高發動機氣缸體珩鉸主軸孔圓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在底面定位塊上的液壓缸的對數與氣缸體的缸數相同。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在裝夾氣缸體的底面定位塊上安裝液壓缸,使活塞桿端部緊壓在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外表面,再用內徑千分表檢測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根據該變形量的大小重新調整液壓缸從而調整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夾緊力,直到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再開動機床珩鉸氣缸體的主軸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在裝夾氣缸體的底面定位塊上安裝液壓缸,使其對氣缸體兩側施加壓力,從而減小氣缸體主軸孔的夾緊變形,進而達到提高氣缸體珩鉸主軸孔圓柱度的目的。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氣缸體主軸孔的圓柱度。文檔編號B23Q3/08GK102909583SQ201110223808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5日專利技術者嚴明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發動機氣缸體珩鉸主軸孔圓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在裝夾氣缸體的兩個底面定位塊上沿底面定位塊的長度方向均勻安裝兩對以上的液壓缸,該液壓缸的缸體與底面定位塊的長度方向垂直,且該液壓缸的活塞桿朝向底面定位塊的外側,在該活塞桿的端部連接有與活塞桿垂直的夾塊;第二步,將氣缸體底部的兩側分別對應上述兩個底面定位塊并安放在該底面定位塊上,調整位于氣缸體頂部的頂面夾緊塊使其將氣缸體固定在底面定位塊上;第三步,通過節流閥同步調整所有的液壓缸,使活塞桿端部的夾塊緊壓在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外表面,再用內徑千分表檢測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根據該變形量的大小重新調整液壓缸從而調整氣缸體底部兩側的夾緊力;第四步,重復第三步直到氣缸體主軸孔孔徑的夾緊變形量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再開動機床珩鉸氣缸體的主軸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明,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