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器,特別是一種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驅動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EL冷光源驅動器在功能實現上,全部為硬件電路實現,需要根據實現目的來設計驅動電路,雖然設計出來的電路應用簡單,但是體積大、質量重、設計復雜、移植性差,設計出來的電路只能針對特定的要求應用,導致其設計生產成本增加,浪費資源。因此, EL冷光源驅動器的改進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情況,為解決現有技術之缺陷,本技術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驅動器,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全部為硬件電路實現,體積大、質量重、設計復雜、移植性差,設計出來的電路只能針對特定的要求應用的問題。本技術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殼體和殼體內的驅動電路,殼體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裝有輸入端子和輸出端子,殼體前部裝有電源指示燈、信號指示燈,所述的驅動電路包括三極管Ql和電壓轉換器1C,輸入端子上的信號輸入端與三極管Ql的基極相連,三極管Ql的發射極接電阻Rl的一端和電壓轉換器IC的HON腳,三極管Ql的集電極接輸入端子的電源正極輸入端以及電感線圈LI 一端、電容C2 —端和電壓轉換器IC的VDD腳,電容Cl兩端分別接電壓轉換器IC的Capl腳、Cap2腳,電壓轉換器IC的輸出腳EL1、EL2接輸出端子,電壓轉換器IC的VSS腳與電源指示燈LEDl、信號指示燈LED2、電阻R1、電容C2的另一端及輸入端子的電源地輸入端并聯接地,電壓轉換器IC的Coil腳接電感線圈LI的另一端,信號指示燈LED2經電阻R2接三極管Ql的發射極和電壓轉換器IC的HON腳,電源指示燈LEDl經電阻R3接輸入端子的電源正極輸入端。本技術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驅動器,包括殼體和殼體內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殼體(3)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裝有輸入端子(1)和輸出端子(2),殼體(3)前部裝有電源指示燈LED1、信號指示燈LED2,所述的驅動電路包括三極管Q1和電壓轉換器IC,輸入端子(1)上的信號輸入端(6)與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三極管Q1的發射極接電阻R1的一端和電壓轉換器IC的HON腳,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輸入端子(1)的電源正極輸入端(4)以及電感線圈L1一端、電容C2一端和電壓轉換器IC的VDD腳,電容C1兩端分別接電壓轉換器IC的Cap1腳、Cap2腳,電壓轉換器IC的輸出腳EL1、EL2接輸出端子(2),電壓轉換器IC的VSS腳與電源指示燈LED1、信號指示燈LED2、電阻R1、電容C2的另一端及輸入端子(1)的電源地輸入端(5)并聯接地,電壓轉換器IC的Coil腳接電感線圈L1的另一端,信號指示燈LED2經電阻R2接三極管Q1的發射極和電壓轉換器IC的HON腳,電源指示燈LED1經電阻R3接輸入端子(1)的電源正極輸入端(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驅動器,包括殼體和殼體內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殼體(3 )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裝有輸入端子(I)和輸出端子(2 ),殼體(3 )前部裝有電源指示燈LED1、信號指示燈LED2,所述的驅動電路包括三極管Ql和電壓轉換器1C,輸入端子(I)上的信號輸入端(6)與三極管Ql的基極相連,三極管Ql的發射極接電阻Rl的一端和電壓轉換器IC的HON腳,三極管Ql的集電極接輸入端子(I)的電源正極輸入端(4)以及電感線圈LI 一端、電容C2 —端和電壓轉換器IC的VDD腳,電容Cl兩端分別接電壓轉換器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偉偉,高慶華,劉海波,鄭征,汪衍景,陳磊,李然月,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