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硅鐵鐵水包內襯。在硅鐵生產過程中一直沿襲傳統工藝,采用定型耐火材料。砌鑄的硅鐵鐵水包內襯,原硅鐵生產用的鐵水包結構是由鋼殼和內襯兩部分組成,其內襯的外包襯的襯壁和襯底用普通粘土磚砌筑,緊貼外包襯襯壁的內包襯為高鉛磚,然后在內包襯內壁及外包襯底部涂一層高鉛質涂料;這種鐵水包結構存在很多缺點1、粘土磚的消耗量大;2、砌筑勞動強度大;3、由于粘土磚砌筑時的縫隙大、扣包、打包引起粘土磚松動、剝落而被損壞,易造成漏包事故,因而一方面易造成人身安全和爐前出鐵設備的損壞,另一方面是每漏一次包損失至少在萬元以上;4、由于局部燒穿也會造成漏包現象;5、鐵水粘包比較嚴重,不利于降低單位電耗,并且包的同轉速度加快;6、鐵水包和包咀消耗量大,一般每包的使用包齡為15-25爐。針對磷酸鹽泥槳砌筑,在使用過程中有所改觀,但收效并不明顯。而采用澆注料澆注成型在煉鋼工藝過程中作內襯已得到廣泛應用,但在硅鐵鐵水包襯澆注料整體打結尚未見應用。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熱穩定性好、耐浸蝕性強和抗穿透性高、使用中內襯粘鐵粘渣少、無裂紋及剝落、使用壽命長、產品表面質量高的新型硅鐵鐵水包內襯。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一種新型硅鐵鐵水包內襯,包括外包襯、內包襯和耐火涂層;其中外包襯的襯壁由澆注料一次澆注成型,其襯底由澆注料一次澆注成型/由粘土磚制成;在外包襯內壁貼有內包襯;在內包襯上涂有耐火涂層。耐火涂層為焦粉和/或耐火土。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本技術采用澆注料作包襯,因而具有較高的熱震穩定性、耐浸蝕性和抗穿透性,使用中內襯粘鐵粘渣少,無裂紋及剝落;本技術與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硅鐵鐵水包內襯,包括外包襯(1)、內包襯(2)和耐火涂層(3);其特征在于外包襯(1)的襯壁由澆注料一次澆注成型,其襯底由澆注料一次澆注成型/由粘土磚制成;在外包襯(1)內壁貼有內包襯(2);在內包襯(2)上涂有耐火涂層(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師鈺,宋養家,常本恩,張光普,張光川,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鐵合金廠,河南省耕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2[中國|甘肅]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